书城文学幼儿文学鉴赏
32066900000016

第16章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2]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

[3]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

[4]杜汉生,师范美育引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12.

[5]陈帼眉编写,幼儿教育心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6.

[6]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7]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12.

[8]陈汉才,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南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7.

[9]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10]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90-9.

[11]周兢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2]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

[13]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2.

[14]王泉根主编,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

[15]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16]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12.

[17]祝士媛,低幼儿儿童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

[18]梅子涵、方卫平等,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天津:新蕾出版社,2002-11.

[19]黄书雄,文学鉴赏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

[20]黄云生主编,儿童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

[21]〔英〕玛利安·怀特黑德著,何敏、郭良菁译,早期语言与读写能力的培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6.

[22]〔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11.

[2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9.

[24]魏饴、刘海涛主编,文艺鉴赏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5]杜书瀛主编,文艺美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1.

[26]陈子典主编,新编儿童文学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7]侯玉珍编著,阅读鉴赏评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4.

[28]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幼儿文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9]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

[30]张奇编著,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31]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

[32]张美妮、巢扬,幼儿文学概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2.

[33]蒋风主编,幼儿文学教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

[34]陈子典主编,儿童文学大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1.

[35]林文和主编,文学鉴赏,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7.

[36]彭斯远,儿童文学散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5.

[37]故事大王编辑部,故事大王谈故事写作,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8.

[38]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主编,儿童戏剧研究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7.

[39]张美妮、巢扬主编,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西安:未来出版社,1998-4.

[40]梅果主编,幼儿文学创作与赏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41]陕西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儿童文学十八讲,西安:陕西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9.

[42]陈家生主编,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43]庄涛等主编,写作大辞典,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44]祝士媛、张美妮主编,幼儿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10.

[45]〔日〕上笙一郎,郎樱、徐铭民译,儿童文学引论,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

[46]浦漫汀、梅沙主编,儿童文学教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47]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合编,儿童文学评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7.

[48]郑光中主编,幼儿文学ABC。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6.

[49]韦苇,外国童话史,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12.

[50]〔日〕松原达哉著,王树本等译,从零岁开始的教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51]〔日〕木村久一著,唐欣译,早期教育与天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2]〔日〕铃木镇一著,刘孟洲、张锁栓译,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3]〔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罗亦超译,睿智的父母之爱,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4]滕永葆,幼儿的发展与教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5]洪汛涛,儿童·文学·作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56]洪汛涛,童话艺术思考,太原:希望出版社,1988.

[57]洪汛涛,童话学讲稿,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

[58]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59]陈伯吹等著,作家谈儿童文学,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

[60]龙协涛编,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1]艾克曼辑录,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62]彭吉象,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3]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5]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7]〔美〕H。加登纳著,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68]〔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9]王长俊,诗歌美学,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70]〔法〕狄德罗,张冠尧、桂裕芳译,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1]杨实诚,儿童文学美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72]金燕玉编著,儿童文学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73]〔瑞士〕麦克斯·吕蒂著,张田英译,童话的魅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74]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