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特点
1.可以爬得更远。
2.会花很多时间在观察,并思索那是什么东西。
3.有过中线的能力,就是说经常会把一只手伸到身体的另一侧去做动作。但感觉统合不良的孩子这种能力很差。
4.学习了解一些用具,以及如何使用它们,如用勺子吃饭和喝水,拿笔乱画等。
5.学会站起来。这是一切重力移动、筋肉以及关节感觉统合的最后结果。
6.能够独立行走。(二)生长发育
第十个月:生长发育
体重:8.80~9.44千克
身高:72.3~73.8厘米
头围:44.5~45.7厘米
胸围:44.4~45.6厘米
牙数:0~6颗
第十一个月:生长发育
体重:9.02~9.65千克
身高:73.70~75.65厘米
头围:44.85~46.0厘米
胸围:44.7~45.9厘米
牙数:2~8颗
第十二个月:生长发育
体重:9.32~9.85千克
身高:75.1~76.8厘米
头围:45.15~46.6厘米
胸围:45.05~46.3厘米
牙数:2~8颗
(三)感知觉能力的测试与评估
271~300天测试
认知能力
认识新的身体部位
A:大拇指和小拇指(或者两处新部位)(10分)。
B:认识大拇指(或者一个新的部位)(5分)。
C:认识一个手指(或另一个新的身体部位)(5分)。
D:不认识新部位(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拉绳取物
A:拉绳取环或取到玩具(10分)。
B:直接去够取环或玩具(5分)。
C:无目的乱抓(2分)。
记分:5分为及格。
精细动作
捏取葡萄千或爆米花
A:用食指和拇指捏取(10分)。B:大把抓(5分)。
C:用手掌拨(3分)。D:不理会不抓取(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在1分钟之内把小球(花生米、豆子)放入瓶中
A:4个(12分)。B:3个(9分)。
C:2个(6分)。D:1个(3分)。
记分:9分为及格。
语言能力
有意识地称呼亲人
A:爸爸和妈妈(10分)。
B:爸爸妈妈中的任何一个人(5分)。
C:无人时乱叫(2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用动作表示语言:再见、谢谢、握手、鼓掌、碰头、亲亲、虫虫飞、蝴蝶飞、小鸟飞、挤眼睛、咂嘴等
A:能够表示7种(15分)。B:能够表示5种(12分)。
C:可以表示3种(9分)。D:可以表示2种(6分)。
E:只能表示1种(3分)。
记分:12分为及格。
社交能力
喜欢小朋友,同人打招呼如招手、点头、笑、摇身体、跺脚、尖叫等
A:能用以上3种形式进行表示(9分)。
B:能用以上2种形式进行表示(6分)。
C:只能用以上1种形式进行表示(3分)。
D:不会或者是不理会(0分)。
记分:9分为及格。
自理能力
用杯子喝水
A:不用大人扶持略有洒漏(9分)。
B:要大人扶持(5分)。
C:不会用杯子喝水(0分)。
记分:9分为及格。
穿衣
A:自己能分别把两只胳膊伸入两个衣袖(6分)。
B:自己会伸入一侧(4分)。
C:被大人拿着胳膊放入袖内(2分)。
记分:6分为及格。
大肌肉运动
爬行
A:手与足协调快爬(10分)。B:手与膝协调慢爬(8分)。
C:腹部靠床匍行(6分)。D:俯卧打转(3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扶站时
A:能蹲下捡物(10分)。B:蹲下但是捡不着(8分)。
C:不敢蹲下(3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学走
A:大人牵着一只手走(12分)。B:大人双手牵着走(10分)。
C:在学步车内走(8分)。D:扶物行走(6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结果分析:
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2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
301~330的测试
认知能力
按吩咐捡出图片、书页、字卡
A:一次能捡出4张(12分)。B:一次能捡出3张(10分)。
C:一次能捡出2张(7分)。D:一次只能捡出1张(4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精细动作
盖上杯子盖
A:能够盖正杯子盖(5分)。
B:能够盖上,但往往盖不正(3分)。
C:乱放,盖不到杯子上(0分)。
记分:5分为及格。
用手揭开纸包取食物
A:能够用手指打开(10分)。B:用手指撕开(5分)。
C:要大人打开(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从大瓶中取糖果
A:用1只手的食指抠出(10分)。
B:双手抱着瓶子倒出(8分)。
C:打翻瓶子取出(4分)。
D:让大人拿取(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从图形板中
A:1次能抠出3个图形块(9分)。
B:1次能抠出2个图形块(6分)。
C:1次能抠出1个图形块(3分)。
D:把抠出的3个图形块放回去,恢复原状(12分)。
记分:9分为及格。
语言能力
回答:“你几岁啦?”
A:竖起食指表示“我1岁”(10分)。
B:乱竖指头表示(8分)。
C:不表示(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称呼别人
A:会称呼4个人(18分)。B:会称呼3个人(15分)。
C:会称呼2个人(10分)。D:会称呼1个人(6分)。
E:不会(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社交能力
依恋大人
A:母亲或照料人抱别的孩子时拉扯着要抱自己(12分)。
B:靠在母亲或照料人身边不离开(10分)。
C:靠到父亲或其他人身边(8分)。
D:母亲离开时不在乎(4分)。
记分:12分为及格。
自理能力
穿裤子
A:能自己把腿伸入裤筒内(9分)。
B:大人握住腿将其伸入裤筒内(3分)。
C:不肯穿裤子(0分)。
记分:9分为及格。
脱鞋袜
A:自己用脚瞪去鞋袜(10分)。B:蹬去鞋子(5分)。
C:让大人帮助脱掉鞋袜(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大肌肉运动
学走
A:在大人之间放手走1~2步(15分)。
B:自己扶家具来回走(10分)。
C:大人一手牵着走(8分)。
D:在学步车内走(2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登高
A:自己用手足爬上高处或台阶(5分)。
B:大人牵着手能上一级台阶(3分)。
C:不敢登上高处(0分)。
记分:5分为及格。
结果分析:
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2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
331~365天的测试
认知能力
认识身体部位
A:能够认识6个部位(12分)。
B:能够认识5个部位(10分)。
C:能够认识4个部位(8分)。
D:能够认识3个部位(6分)。
E:能够认识2个部位(4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指图(动物、水果、用品、车辆等)
A:1次能够指出8幅(14分)。
B:1次能够指出6幅(12分)。
C:1次能够指出4幅(8分)。
D:1次能够指出2幅(4分)。
E:1次只能指出1幅(2分)。
记分:12分为及格。
精细动作
配大小瓶盖
A:正确配上大小瓶盖(10分)。B:正确配上1个(5分)。
C:配上1个,放歪(3分)。D:未配上(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蜡笔画
A:能在纸上画出痕迹(10分)。
B:能在纸上点上小点儿(5分)。
C:空中乱画(3分)。
D:不会握笔(0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1分钟内投豆子(小丸)入瓶中
A:能够投入6个(12分)。B:能够投入5个(10分)。
C:能够投入4个(8分)。D:能够投入3个(6分)。
E:能够投入2个(4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模仿拿着细线使蜡丸摇晃(蜡丸被细线拴着)
A:可以摇成圆圈(9分)。B:只能前后晃荡(5分)。
C:不会摇动(0分)。
记分:9分为及格。
语言能力
模仿动物叫:描、狗、羊、鸭、鸡、牛、虎等
A:能够模仿6种动物的叫声(12分)。
B:能够模仿5种动物的叫声(10分)。
C:能够模仿4种动物的叫声(8分)。
D:能够模仿3种动物的叫声(6分)。
E:能够模仿2种动物的叫声(4分)。
记分:10分为及格。
社交能力
用动作表演一首儿取
A:能够做4种动作(12分)。B:能够做3种动作(9分)。
C:能够做2种动作(6分)。D:只能够做1种动作(3分)。
记分:12分为及格。自理能力
用勺子
A:能用勺子盛饭并送入嘴里1一2勺(5分)。
B:能用勺子盛饭,但不能送入嘴里(4分)。
C:勺子凸面向上盛不到东西(2分)。
D:乱叫不盛饭(0分)。
记分:5分为及格。
戴帽子
A:能把帽子放到头顶上拉正(8分)。
B:能把帽子在头顶上放稳(6分)。
C:帽子在头顶上放不稳掉下来(4分)。
D:不会(0分)。
记分:6分为及格。
大肌肉活动
学站
A:不扶物能站稳3秒(9分)。B:扶物站稳(5分)。
C:牵着站(3分)。
记分:9分为及格。
会走
A:自己独立走10步(15分)。B:自己独立走5步(12分)。
C:自己独立走1~2步(9分)。D:需要大人牵着走(6分)。
记分:9分为及格。
结果分析:
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2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
(四)感知觉训练与潜能开发
运动能力的训练与潜能开发
大运动
站
当宝宝会独立坐、会爬行以后,就会主动要想学站,想自己站起来。如果训练得好的话,9个月的宝宝就能够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了。
站立训练
长到8~10个月时,宝宝要站起来了。一般宝宝在8个月左右,可以由大人扶着慢慢站立起来,9个月时能攀扶家具站起来,到了10个月大时就可独自站立了。站立是走的前期,宝宝学会了站再学走,活动力会比直接学走增加几倍。
训练目的:通过站的训练,锻炼宝宝下肢的力量,为独立站起来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方法:
妈妈将宝宝放在高度适中的桌子前或茶几前,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上面,让宝宝站着玩玩具,借此训练宝宝的耐力及稳定性。
仰卧起坐及蹬腿运动也非常适合此阶段的宝宝。
·仰卧起坐:让宝宝躺好,妈妈拉住宝宝的双手让宝宝依次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重复进行,可增强宝宝肌肉的力量。
·蹬腿运动:从宝宝腋下将其抱起,让宝宝在妈妈身上弹跳,既让宝宝高兴,又可促进宝宝腿部的伸展。
·扶站练习:父母可搀扶着宝宝的腋下,给宝宝一点儿外力,让宝宝独立站起;或让宝宝扶着安全合适的桌、掎、沙发、床栏等家具或物品,借助这些支撑物的力量站起来。可以用玩具或小食品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以延长站立的时间。
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训练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扶着支撑物站起来。训练方法是在孩子爬行前方的桌、椅、沙发、床上放上玩具或小食品之类宝宝喜欢的物品,宝宝就可以爬到最喜欢的地方,扶着任何一件支撑物,独自站起来拿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也可以让孩子扶着大人的腿独立站起来,或者是在宝宝的爬行中让宝宝抓住父母的手站起来。
非常提示:训练宝宝站立时,要将宝宝的双腿稍微分开一点儿,以使重心均匀地分布在宝宝的两条腿上,这样才能使宝宝站得更稳。刚开始训练时,不要让宝宝站立时间过长,以3~5分钟为宜。父母是孩子学习站的“拐棍”,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这根“拐棍”的作用。
不要让宝宝独自站在桌子旁边,以免宝宝动手去拉桌布或桌上的东西,从而发生危险。建议宝宝学站时,最好不要在桌子上铺设垂落至桌脚的桌布。家里的冰箱门对刚刚学会站立的宝宝来说是个隐患,妈妈最好能在冰、箱上加个安全装置,防止宝宝随意开启而发生危险。
走出第一步
训练目的:走是婴儿生长发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通过教婴儿学“走”,促使宝宝全身综合运动能力的协调发展,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感觉统合能力。
具体方法:
·扶物站立、迈步。
准备呼啦圈一个或纸箱子一个。
·扶物行走:在宝宝能独自站立的基础上,可以让宝宝扶着椅子、小桌、床栏杆、沙发扶手,由大人保护着就可以练习扶物行走了。一开始,可以让宝宝站在有扶手的家具一端,父母站在另一端并拿着玩具吸引、鼓励宝宝扶着家具挪步,移动身体。
·牵引行走:父母可以在宝宝的前面,拉着宝宝的双手,父母往后退,引着宝宝向前走;也可以用一条长围巾,从宝宝的胸前、腋下穿过,父母在宝宝的后方,拉紧围巾,牵着宝宝往前行走;或者让宝宝扶着小童车,父母慢慢移动童车,让宝宝练习迈步行走。
·独立行走:在孩子能够扶物行走、牵引行走的基础上,让宝宝练习独立行走。训练方法是在孩子站起来后,父母在前方用宝宝喜欢的玩具进行吸引,鼓励宝宝迈步向前走,当宝宝独立走出第一步时,父母要亲吻宝宝,赞扬宝宝;然后再继续鼓励宝宝走出第二步、第三步……
非常提示:
1.宝宝刚开始练习走时,大人应注意保护,尽量不要让宝宝跌倒,当即将跌倒时,大人应立即把宝宝抱起来,以减少宝宝的恐惧心理,促使宝宝乐于行走。
2.让宝宝练习行走最好是在吃饱、排完大小便后,撤去尿布,以减轻宝宝的身体负担。
3.行走训练要在比较柔软的地方如地毯上、草地上或床上进行,宝宝行走的两头都要有人进行保护。
4.训练要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对宝宝的勇敢迈步表示赞扬,进行鼓励,让宝宝建立足够的信心。
5.最好不用学步车。学步车的使用并不能促进婴儿运动能力的发育,相反与多方面的婴儿运动能力发育迟缓有关。使用过学步车的婴儿与未使用者相比,学会爬行、独自站立和独自行走的时间都比较晚,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6.掌握学步的最佳时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请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有的妈妈会说,同样年龄的宝宝,有的已经会走路了,可我家的宝宝还不能走,只会在地上爬,是不是孩子的发育不好?有的妈妈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很焦急。要知道,过早地学会走路对孩子其实并不好。如果孩子的腿脚还没有发育到可以支撑整个身体的时候,就过早地让孩子下地走路,会给身体发育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八字脚的形成就与过早学走路有关。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应在10~12个月开始学走路,有的宝宝8个月时就开始学走路,也属于正常现象。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如果宝宝想借助某个东西迈步、行走时,预示着宝宝要下地行走了,那么妈妈要积极地予以支持、辅助。
当孩子刚刚能够离开支撑物独自站立时,妈妈切忌急于求成。这时应当让宝宝在支撑物的帮助下,继续练习,当孩子能够离开支撑物,能够独立地蹲下、站起来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时,才真正到了宝宝学走路的最佳时期。完成这些蹲和站的动作,还需要宝宝十分有力的腿部肌肉,妈妈应在学步前适当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以增强腿部力量。
7.学步初期最好让宝宝光脚走路。因为光脚行走可以调节人体的许多功能,如增强大脑的灵活性,使脚底肌肉受到摩擦,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防止幼儿扁平足的发生。
如果怕冷。可以给宝宝穿一双宽松的棉布袜。如果是去室外,可以穿一双由软皮制成的学步鞋,主要是保护脚底,对脚部肌肉的发育不会有任何影响。鞋子可以买得稍大些(以不滑倒为限),这样宝宝的脚就会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地生长。
另外,宝宝穿的鞋子要利于脚的生长,鞋子的长度与孩子实际的脚长应有一指宽的距离。同时家长要经常检查宝宝的鞋子是否合脚,一般2~3个月应换一双新鞋。
宝宝行走的过程
·一步一步向前挪的探索期
初学步的宝宝还不会讲话,其行动只能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当你看到宝宝试图在某个支撑物帮助下迈步的时候,宝宝的探索开始了。像小熊一样的宝宝,从一个支点开始,笨拙地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每挪动一步,眼里的光彩似乎就会多一分。这时妈妈的手、墙角或者一个可以活动的物体,都是宝宝的最爱。学步初期,宝宝会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全然不顾自己只是个探索者,会有跌倒、受伤的危险。
·呵护宝宝,让宝宝顺利度过恐惧期
学步期宝宝的心思说变就变,而且记忆力相当惊人。也许还记得昨天小屁股被跌疼了,也许觉得累了,所以今天怎么也不肯迈步走。这个时期是宝宝的一个恐惧期。这种恐惧是一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可能是怕跌倒,也可能是怕陌生人,遇到这种现象妈妈要好好呵护,不要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而不予理睬,这样会使宝宝感到无助,挫伤宝宝的自信心。摇摇晃晃地走路,很好玩,却也很需要安全感。对宝宝来说,只要恐惧的来源少了,就会相当乐意尝试新的事物。而尝试新的事物,对宝宝以后在处理事情的能力上,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独立行走,告别蹒跚时代
宝宝能独立行走了,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原先鸭子般的蹒跚步伐,变成了平稳的步姿,妈妈欣慰了,但这个时候,妈妈成了多余的人。宝宝已经不再需要妈妈的手、小板凳和墙角等作为扶手,能完全离开妈妈的怀抱了。宝宝不再向别人发号施令,不再用手指着要某某东西,意识到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妈妈只能紧跟其后,成了宝宝的“跟屁虫”。
关于学步车的建议
学步车不利于孩子正常生长发育,这已经被实践所证实了。但是某些特殊家庭或智力低下的婴儿,也可以使用学步车。若让宝宝使用学步车,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步车适用于7~18个月的孩子。过早使用,会影响宝宝其他运动能力的阶段性发展,比如宝宝没有经过爬的过程,就直接过渡到走;宝宝能独立行走后,不要再使用学步车。
2.宝宝放在学步车里的时间,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此外,由于宝宝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练步时间长易形成扁平足。
3.学步车最好在室内使用,远离火炉、插销和热水瓶、餐具等危险物品,忌在门槛、楼梯附近、高低不平的场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不要让学步车成为孩子的临时保姆,宝宝乘坐时,妈妈不得离开。
5.调节好学步车坐垫的高度,以免宝宝摔出去。
6.学步车本身要卫生、牢固。要让婴儿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学步车的各个部位要牢固,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怎么样避免“八字脚”
看到迈着八字脚、翩翩起舞的美丽小天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丽、高贵。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迈着八字脚走路的人,那可就太难看、太使人不舒服了。
八字脚分为“内八字”和“外八字”。“内八字”的人行走时足尖相对、足跟朝外;“外八字”的人则相反,足尖朝外、足跟相对。
八字脚的形成原因还要从幼儿开始学步时谈起。有的妈妈拿会走路的早晚来衡量宝宝的聪明与否,于是就急于让宝宝学走路。由于宝宝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脚部力量不够,学步及站立时,双脚便自然地分开,使脚底面积加宽以增加力度来防止跌倒,结果产生双脚自然分开的姿势。
让学步期间的宝宝穿硬质皮鞋也不科学。由于小儿足部骨骼软,脚踝部力量弱,皮鞋又硬又重,宝宝有一种“带不动”鞋的感觉,久而久之,便扭曲了步态。提醒妈妈们,学步期,穿布鞋是最佳选择。
由于宝宝体内缺钙,骨骼本身的含钙成分就低,再加上行走和站立时对骨骼的压力,容易使双侧骨髋关节出现向外分的现象,形成“外八字”脚。所以,妈妈要注意,不要让缺钙的宝宝早学步,及时供给宝宝充足的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多去户外活动,预防佝偻病。
如果发现宝宝走路时出现八字脚,要及时矫正。先给宝宝摆正步型,然后教他踏着节拍迈步,或用粉笔在地上画两条直线,教宝宝沿着直线走,步伐由小到大,由快到慢,直线的距离可为8~10厘米。宝宝行走时要注意膝盖的方向始终向前方。用这种方法每天锻炼2次,坚持下去必有效果。
精细运动
塞球球
训练目的:通过抓握和放下小球,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动作灵活性。
具体方法:
准备乒乓球大小的小圆球(或直接用乒乓球)若干和一个能塞进小球的大口瓶子。
①大人一手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小圆球(或乒乓球),示范性地慢慢将它们一个一个塞进瓶子里,然后鼓励宝宝模仿。塞完后盖上瓶盖,让宝宝抱着瓶子摇一摇或者滚一滚,让宝宝观察瓶子里小球滚动的样子。
②将瓶中的小球倒出来,再让宝宝将它们塞进瓶子里。根据宝宝的兴趣可以反复练习几次。如果宝宝拿住球不放,可以让宝宝按自己的方法玩一会儿。如果宝宝拿不稳球,大人可以握着宝宝拿球的手帮助其移到瓶口上,直到宝宝能把球塞进瓶子里。
非常提示:训练用的小球质地不要太硬、不要太重,以免掉下来后砸、伤宝宝。另外,大人可以根据宝宝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训练宝宝手指的精细动作。
认知能力的训练与潜能开发
追找玩具
训练目的:练习视觉与动作的协调,培养眼球的追视、观察和探索能力。
具体方法:
准备色彩鲜艳的皮球一个,大小以宝宝单手能握住为好,小毛巾一条。
①大人让宝宝抱一抱皮球,用皮球在宝宝的身上滚动,激发宝宝对皮球的兴趣。再让皮球随意地在地上滚动,引导宝宝追视滚动中的皮球。
②在宝宝高兴的时候,故意将皮球滚到地上(滚动的距离应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引导宝宝爬过去追抱皮球。宝宝追到皮球抱住后,大人应用亲昵的动作给予表扬。
③将皮球放在宝宝的面前,引导宝宝观察皮球,然后用小毛巾盖住皮球,问宝宝:“咦?皮球不见了,宝宝来找找!”然后鼓励宝宝爬过来找,观察宝宝能否揭开小毛巾找到皮球,也可以用宝宝喜爱的别的玩具代替。
非常提示:如果宝宝看不到玩具就不再寻找,大人可以将玩具拿出来给宝宝看,再给宝宝玩。多次游戏以后,宝宝就会记住,看不见的东西并没有消失,以后宝宝就会有兴趣地去寻找从视线中消失的东西,有助于宝宝建立客体永久性概念。
认识五官
训练目的:初步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在亲人的帮助下,听到“鼻子、眼睛、嘴巴”等词以后,能与相应的部位建立初步的联系。
具体方法:
·妈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眼睛,”再指着宝宝的眼睛说:“眼睛,”并握着宝宝的手让宝宝摸摸自己的眼睛,然后做一些动作,如眨一眨眼,让宝宝模仿。用类似的方法训练宝宝认知其他的五官部位。
·妈妈拿出玩具娃娃问宝宝:“娃娃的眼睛在哪里?”然后指着娃娃的眼睛说:“娃娃的眼睛在这里,”然后再问:“宝宝的眼睛在哪里?”引导宝宝摸摸自己的眼睛。
同样的方法让宝宝认知其他五官。
·妈妈抱着宝宝站在镜子面前,问宝宝:“妈妈的眼睛呢?”鼓励宝宝指出镜子中妈妈的眼睛,再问:“宝宝的眼睛呢?”让宝宝指出自己的眼睛。同样的方法让宝宝认知其他五官。
非常提示:随着宝宝认知能力的增加,可以引导宝宝认知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头发、手、胳臂、脚、腿等。
找图片
训练目的:学习将词语和图片形象对应起来。
具体方法:
准备一些彩色看图识字图片。
①给宝宝看彩色图片,指着相应的图片告诉宝宝图片上的东西是什么,如这是苹果,让孩子仔细辨认后再把“苹果”图片混入其他图片中。
②将所有的图片放在宝宝的面前,问宝宝:“苹果在哪里?宝宝找一找!”引导宝宝找出图片,宝宝找出来后,给予鼓励。
③大人可以念一些儿歌,引导宝宝根据儿歌找出相应的图片。
④可以出示一些实物,如苹果、动物玩具给宝宝,然后说出相应物体的名称,让宝宝在实物中寻找。如果找对了,可以用实物作为奖励,加深宝宝的印象。
非常提示:图片和物体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少量到多种,从宝宝身、边最熟悉的东西开始。
坐花轿
训练目的:锻炼平衡能力,享受游戏的快乐。
具体方法:
让宝宝仰卧在小被子或浴巾上,爸爸妈妈分别抓住浴巾的4个角,让浴巾离开床面20厘米。爸爸妈妈同时轻轻左右摇晃浴巾,边摇晃边念儿歌:“小宝宝,坐花轿,摇一摇,壮壮壮,晃一晃,胖胖胖……”宝宝会很喜欢这样的游戏,会开心地笑。
非常提示:摇晃不能超过半分钟,以免宝宝产生眩晕。特别是当父母随着宝宝的笑声而大笑的时候,一定要抓牢浴巾的4个角,以免松手摔伤宝宝。
语言能力的训练与潜能开发
录音
训练目的:把宝宝的发声录下来,引导宝宝发声,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具体方法:
准备录音机和空白磁带。把宝宝的发声和简单的语言录下来,然后放给宝宝听,并告诉宝宝这是你在说话,让宝宝知道是自己的声音。下一次录音的时候,可以用轻柔舒缓的乐曲作为宝宝录音的声音背景。如果宝宝的语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还可以录制一些简单的儿歌,让宝宝跟着学习,再把宝宝学儿歌的声音录制下来,然后再放给宝宝听,以引导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
非常提示:录音时录音机尽量离宝宝近一点儿,以防止杂音过多而影响音质;放录音时,声响不要过大,以免吓着宝宝,或损伤宝宝的听力。
社交能力的训练与潜能开发
与人交往
训练目的:让孩子在与小朋友共同游戏和与大人接触中学习社会交往。
具体方法:
·与小朋友共同游戏。把自己的玩具与小朋友的玩具放在一起,大家一起玩。
·带孩子外出。多接触陌生人,让孩子多认识一些陌生人。让孩子与人打招呼。
非常提示:宝宝们一起玩儿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等待,大家轮着玩,不争抢玩具,礼让比自己小的孩子。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让宝宝学会根据所接触的人性别、年龄来称呼,并学会主动打招呼。
好习惯
训练目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训练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
具体方法:
·自己拿着勺子吃饭。大人盛好饭后,教宝宝如何拿勺子吃,并且不要把饭撒在碗外边。吃饭要吃干净,从小要让宝宝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良好的卫生习惯。宝宝会走以后,要适时地教育宝宝把吃完的糖纸、果皮等废弃物放到指定的地方;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具玩完后要按要求收拾好。
·按时睡觉和起床。父母要给宝宝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并要求宝宝遵守这个时间表。
让宝宝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见了他人要有礼貌,要对宝宝进行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德的教育。
非常提示:要按照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要起表率作用,处处给孩子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