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个精打细算但不小气的人,有赖于父母的引导。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财务问题,比如带着孩子到饭店吃饭时,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如何能吃得好又吃得省,在决定点餐前也可让孩子比较一下价位、菜色,让孩子列出自己的意见。如此一来,精打细算的精神就能培养出来,而全家又能吃得愉快,一举两得。
2.将家里的钱进行“私有化”改革
为了让孩子花钱知道心疼,你和丈夫可以将家里的钱来一次“私有化”改革。方法很简单,将全家的钱分成三份:丈夫的、你的和孩子的。当然,孩子的钱不要凭空划到他的账户上,而要看孩子每个月对家庭做了哪些贡献,比如是否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等,然后根据贡献大小分配“工资”,这些“工资”就是孩子的私有财产了。因为是按劳分配,所以孩子分到的零花钱也算是自己的“血汗钱”了,这样就完成了“私有化”的改革。
在“改革”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感受到自己的钱财来之不易,而且还能感受到这钱确是属于自己的。我们说过,对来之不易的私产任何人都是会倍加珍惜的,并且因此不会乱花钱。如果有一天,你与孩子一起去逛街,临行时可以对他说:“我们俩人自己要花自己的钱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哦。”这时,你用眼睛瞟瞟孩子,可能会发现他比以前要吝啬多了:小心地打开自己的钱袋,权衡再三,多带些呢,还是少带些呢?最后多数都会少带,或者干脆一文不带了。此时你会发现,他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花起“公家”的钱来没完没了了。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渐渐学会如何打理自己的钱财了。
当然,和孩子逛街,因为“自己有钱”,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买不买全由自己来做主,所以孩子可能也会将自己的钱花光。但是你要给孩子灌输这样一个观念:不花就省下,花光了就只能干瞪眼,妈妈不会因此就提前给你零花钱。看到孩子“手头紧”,千万不能“心太软”,又给他们几十元随意花,或者提前给他们零花钱,这样的后果是:改革会失败,孩子又会变成花钱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