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32051900000058

第58章 蒙军南进,宋朝岌岌可危

赵昀的不作为,使赵氏家族的统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他宠任的外戚贾似道当权,为祸更烈,赵氏家族的统治越发腐朽不堪。

淳佑十一年(1251年),蒙哥继承大蒙古国汗位,境内大治。蒙哥之弟忽必烈早就奉命在金莲川开建府署,统一经略大漠以南地区。忽必烈招贤纳士,积极实施灭亡南宋的战略。忽必烈先派遣手下将领察罕等人屯兵襄、邓一带及蜀口地区,窥伺淮、蜀,一面又在汴京分兵屯田,伺机南下。宝佑元年(1253年),忽必烈又派兀良哈台率军远征云南,对南宋实施侧翼包围。

蒙军虎视眈眈,赵昀却陷入了醉生梦死之中。即位已近30年,年将花甲,朝臣大都不称赵昀心意,身边缺乏栋梁之才,无人替他分忧代劳,一些奸佞小人察言观色,投其所好,逐渐开始窃据政权。

后宫里面,阎贵妃受到极大的宠幸。淳佑九年(1240年)九月,赵昀封阎氏为贵妃。赵昀对阎妃赏赐无度,他动用国库为其修功德寺,比自家祖宗的功德寺还要富丽堂皇,时人称之为“赛灵隐寺”。阎妃在赵昀的宠爱下,骄横专恣,干政乱权。

鉴于唐代严重的宦祸,宋代对此防范很严,“宦官不得干政”已成为宋代的一项祖宗家法。但理宗后期追求享乐,昏庸嗜欲,宦官弄权也随之而起。

内侍董宋臣因引见阎贵妃有功,被阎贵妃推荐给赵昀。宝佑三年(1255年),赵昀任命他督建佑圣观,董宋臣乘机大力逢迎赵昀,修建了梅堂、芙蓉阁、香兰亭,招权纳贿,假公济私,无恶不作,他还将一班艺人领进宫中,弄得赵昀只知玩乐。起居郎牟子才上书劝诫赵昀:“此举坏了陛下三十年自修之操!”赵昀却让人转告牟于才不得告知他人,以免有损皇帝的形象。姚勉以唐玄宗、杨贵妃、高力士为例劝诫赵昀,不料赵昀竟然恬不知耻地回答:“朕虽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

董宋臣、卢允升在阎贵妃的支持下,权势日盛,他们内外勾结,外朝的小人逢迎巴结他们,就受到重用。丁大全就因勾结董、卢二人,贿赂阎贵妃,逐渐成为理宗眼中的红人。丁大全是镇江人,为人猥琐不堪,善于钻营取巧。丁大全得到赵昀的喜欢,从萧山县尉一跃成为台谏要员右司谏。赵昀宠信奸臣,一时朝政大乱。

宝佑六年(1258年)二月,蒙哥派王子阿里不哥留守和林,自己亲率大军攻蜀,派皇弟忽必烈进攻鄂州。

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抵达合州,合州的守将王坚,原是余蚧的部属,蒙哥派遣降人晋国宝到钓鱼城劝降,王坚把晋国宝押到练兵场,斩首示众。劝降不成,蒙哥亲自率领大军进攻钓鱼城,两军展开大战。

二三月间,蒙军连续进攻钓鱼城周围的城堡,都被宋军击退。四月,蒙军曾一度攻至外城,但王坚率军死守,又派兵出击蒙军营寨,再次粉碎了蒙军的进攻。蒙军在七月向钓鱼城发动猛攻,但钓鱼城依旧岿然不动,蒙哥汗反而被炮石击中,回营后死在军中。蒙军丧失了主帅,无法再战,军中诸王大臣用毛驴驮着蒙哥的尸体离开了四川。历时半年的合州保卫战取得了大捷。蒙哥汗死后,蒙古内部忙于争夺汗位,对宋战争无法再打下去了。

进攻鄂州的忽必烈军,本来负有直趋杭州的使命,蒙哥大汗的死讯传来时,忽必烈还没有攻下鄂州。部下劝他早日北归,他说:“我奉命南来,怎能无功而返!”下令继续进军。开庆元年九月,他渡过长江,包围了鄂州。当时临安人人皆知蒙军逼近,赵昀却被蒙在鼓中。丁大全意识到无法遮掩,只得向赵昀申明军情,并请求退休。言官们也相继上书弹劾丁大全堵塞言路、迫害人才、穷竭民力、贻误边防等四条罪状。赵昀只好将他罢官,并将他流放到新州。押送途中,当权的大奸臣贾似道,为了笼络人心,派人把丁大全杀死。

景定元年(1260年),迫于朝野舆论,赵昀又将董宋臣迁出宫中。此时,阎贵妃已经去世,宦官无人撑腰,无法再干预朝政,群小干政的局面结束了。但是,赵昀并没有觉醒,景定年间,他宠任的贾似道当权,为祸更为凶猛,朝政越发腐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