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包容他人、包容自己都是必须的,包容就是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有句俗话,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姑且不论那些宰相是不是都有度量,但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宽广胸怀的人看作是可敬的人。
一个人是否具有“包容”的心胸并非小事。它不但关系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乃至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且关系到事业的兴衰与成败。
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误解是常有的事。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以宽厚的态度待人,绝非软弱无能,而是自信的表现,是正义的行为。尤其是“以德报怨”的高风亮节,可以使人反躬自问,心悦诚服。
《续汉书》中记载了曹腾的父亲曹阴这么一个故事:
他的邻居养了头猪,长得和曹家喂的猪模样相似。有一天,邻家的猪跑丢了,他便到曹家来要,说曹家这头猪就是他家丢的那头猪。曹阴心里知道他搞错了,却不和他争辩,二话没说,就让他把猪牵走了。后来,邻家的猪又自己跑回来了,他这才知道弄错了,心中很惭愧,赶忙把猪赶还曹家。这时曹阴仍是二话没说,只是微笑着接受了。曹阴的态度和气量,对丢猪的邻居是一种无声的感染和教育。
有的人遇事想不开,甚至为芝麻粒那么大点事也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自己折磨自己。也有的人觉得谦让“吃亏”、“窝囊”,因而在非原则矛盾面前,总以强硬的态度出现,甚至大动干戈,结果使矛盾非但不能缓解,而且丢了自己的人格。因而,每一个人都应培养自己“包容”的美德。
1928年,密西西比州有一位黑人教师兼传教士泰勒即将被处死。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密西西比州中流传的谣言说,德军将策动黑人政变。有一天,一群白人青年在教堂外听到泰勒在教堂内说:生命是一场搏斗,黑人们应拿起武器,为争取生存和成功而战。这些白人青年听到了“战斗”、“武器”,激动地冲入教堂,用绳索将泰勒捆住,把他拖到一英里远,推上绞台,燃起木柴,准备绞死。这时有人叫道:“让他说话”。于是泰勒站在绞台上,脖子上套着绳索,开始谈他的人生与理想。
他1907年从爱达荷大学毕业。毕业时,有人请他加入旅馆业,有人肯出钱资助他接受音乐教育,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因为他热衷于一个理想,由于他受到布克·华盛顿的影响,立志去教育他贫困的同胞兄弟。于是,他前往美国南方找到了一个最落后的地方,也就是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偏僻地方,把自己的手表当了1.65美元,就在野外开始办学校。泰勒面对这些准备处死他的愤怒人群,诉说自己如何奋斗、教育那些失学的孩子,想将他们训练成有用的农民、工人、厨师与管家。他也告诉这些白人,在他兴办学校的过程中,一些白人曾送他土地、木材、猪、牛、羊,还有钱,协助他完成教育工作。
当泰勒如此真诚地谈话,特别是他不为自己求情,只为自己的使命请求时,暴民们开始软化了。最后几个老人说,我们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他是在做善事,我们应该帮助他,而不是处死他。并且老人们在人群中为他募捐了52美元,以献给他的教育工作。
事后曾有人问泰勒,你是不是非常怨恨那些准备杀死你的人,有没有想过要报复他们。他的回答是,他当时忙着诉说比自己更重大的事,以至无暇憎恨,更不用说报复了。
人随着在生活中的磨砺,会逐渐认识到包容对这个世界的宝贵。就像基督教教义的变迁:“开始的时候,耶稣告诉人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是后来,他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要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伸出去让他打;如果一个人要你的外衣,你把内衣也给他。虽然不能够提倡无原则的包容,但是这至少说明即使是圣贤,也有被报复心理困扰的时候,其实,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是因为他们最后选择了包容。
对生活多一点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有一句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说明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之中,当以宽大为怀。忍己心之不快,宽他人之小过,是为君子风度,也是交际素质的最全面展现。
多一分包容,我们就多一分快乐;多一分包容,我们也就多一分真诚。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宽大的胸怀,全面展现自身豁达的心胸,这样就会获得朋友,在人生事业上他们就会助你一臂之力。你包容了别人,即使你犯了一些小错,别人也会包容你。
包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上的美德,因为包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包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需要一颗博大的心,更因为生活是需要包容的。生命没有彩排,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们有缘成为家人,有缘成为朋友,有缘成为同事,有缘成为路人,那就应该在相识、相知、相处的日子里,学会包容,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