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无需太苛求
32050500000012

第12章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现在的人,从小就娇生惯养惯了,丧失了吃苦的能力。

美国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大企业家的千金小姐,在大学期间白天上课,晚上外出打工,以赚取学杂费。有人认为她的父母有些“不近人情”,但这位企业家的回答是:“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的艰辛,让她经受一点生活的磨练。这样,她长大以后才能知道怎样把握自己,如何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既然本来不需要吃苦的人,都有意使自己吃些苦,那么对于需要吃苦,而且必须吃苦的人来说,就更不必抱怨生活的苦难了。

实际上,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这几乎是一条成功的铁律。

香港富豪霍英东出生时,家里穷得无法形容,苦得难以言述。在苦难中长大成人的他,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做加煤的工作,做了不久便被老板炒鱿鱼了。

霍英东天资聪明,人又勤奋,为什么会被解雇呢?原因是他家贫,长期营养不良,体重只有90多斤,瘦骨嶙峋,根本无法负荷夜以继日的体力劳动。

他后来回忆说:“早上时体力还可以,但到了晚上我就感到身心疲惫不堪。我当时一日三餐,都是吃不饱的。”后来霍英东在启德机场当苦力,每天有七角半工资及半磅米配分。

他说:“为了省钱,每天清晨5时就由湾仔步行至天星码头,坐一角钱船过九龙,再骑脚踏车往启德机场。”

可是由于体力不足,他在扛货时,一只手指被压断了。工头看他可怜,便安排他做修车学徒。但他爱好冒险,擅自驾车,不小心撞上了另一部货车,于是又被解雇了。

此后,霍英东曾应征做铁匠,却因为太瘦弱而没有成功。于是便上船做锅钉的工作,但很快再次被炒鱿鱼。接下来,他又到太古糖厂做试糖的工作。

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并没有击垮霍英东,而是磨练了他的意志,培育了他的坚强。将近而立之年时,他终于时来运转,在朝鲜战争期间将中国大陆急需的物资与药物运送过来,短短几年间就发了一大笔财。不久,他又向地产业进军,并参与航运业、娱乐业经营,终于跻身华人超级富豪的行列。

霍英东在发达之后,仍然长期不改吃苦的本色。他不抽烟、不喝酒,从不喜欢吃得过饱,主粮是芋头和粟米,每天都坚持游泳。虽然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依旧腰板挺直、行动敏捷,双目炯炯、精力过人。坎坷悲惨、多苦多难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经历,造就了霍英东后来的人生辉煌。

追求享乐是人的天性,但经历苦难才是人生的必然。人如果不经过挫折、苦难、挣扎,就不可能脱颖而出。

一位好心的老人,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带回家。过了几天,蛹壳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老人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就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蝴蝶为什么会死去?原因是蝴蝶失去了成长的必要过程。蝴蝶的成长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

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不经过挣扎,挫折,磨练是很难脱颖而出的。吃苦贵在先,吃苦是人生的一种本钱,一份财富。

台湾的电脑家兼诗人范光陵先生,在美国获得斯顿豪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获得犹他州立大学的哲学博士,后来又专攻电脑,很早就写出了一本‘电脑和你’的通俗读物,畅销于台湾和东南亚。他又在国际上奔走呼号,推动成立了电脑协会,举办电脑讲座,召开电脑国际会议,到处发表关于电脑的演讲。由于他在这方面的贡献,泰国国王亲自向他颁发电脑成就奖,英国皇家学院也授予他国际杰出成就奖。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刚毕业到美国时也是靠打工吃苦才熬下来的。

刚开始时,他在一家叫汤姆陈的餐馆,做一份打杂的活。倒垃圾,刷厕所,洗盘碗,切洋葱,剥冻鸡皮等等,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餐馆里的人,大大小小全是他的上司,大厨,二厨,连资深杂工都是上司,谁都可以对他指手画脚,动辄训斥或随意作弄。

他在两年里打过各种各样的工,洗盘碗,收盘碗,做茶房端茶送水,卖咖啡,做小工,做收银员,售货员,他曾穷到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整天只喝清水,咽面包屑,但他仍然不停地思索着,摸索着,想找出一条路来。后来工夫不负有心人,他挣了钱,上大学,念研究生,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世界上的事,从来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怕吃苦图安逸,是成不了大事的。试想想,哪位杰出人物不是吃了人间许多的苦方才奋斗出来的?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每天都早起,怕睡过头,他给自己做了一个圆木的枕头,枕这种枕头睡觉,只要稍微动一下,枕头就滚开,头就落在木床上,人就惊醒。司马光把这个枕头叫做警枕,意在警策自己,不可松懈懒惰。以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闻名于世的法国人圣西门,年轻时爱睡懒觉。为了克服这个坏习惯,他让仆人每天早晨向他喊道:“起来吧,伟大事业在等待你。”听见庄严的喊声再想赖床也只好起来了。18世纪法国哲学家布丰,25岁时定居巴黎。他也有晚起的惰性,想克服,终没见效。后来他请了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仆人来监督自己。他和仆人讲明,不管他晚上多迟才睡下,每天早上5点必须把他叫醒,叫不醒可以拖他起床,他要发脾气,仆人可以动武,如果仆人没有做到要受罚。这位仆人忠于职守,终于使布丰每日清晨即起,看书运动。

一个人要想做出成就,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许多优秀的人即不缺乏情商又不缺乏智商,然而他们缺少的是吃苦的精神。这不是社会的责任,也不是环境的错,而是在于自己的责任。在老年时遭受艰难困苦是不幸的,这个道理人们都知道。然而,在少年时未经历艰苦也是不幸的,这个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明白。

卢梭曾说:“谁要是遇到一点点痛苦就不能忍受的话,他注定要遭受更大的痛苦。”

享乐在先,或许令人羡慕,但这只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乐下去。而吃苦在先,也同样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苦下去。只有趁年轻的时候多历经点磨难,我们才能在年老时享受甜美的果实。

只有艰苦奋斗,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取得成功。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在于他能付出多少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话是绝对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