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057

第57章 为何要“巴结”父母的亲友(1)

14.为何要“巴结”父母的亲友

偏执者往往知识上的极端贫乏,

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

闭,思维上的主观唯心。其实,不妨

换个思维想一想,多设身处地思考问

题,就能开阔自己的世界。

小宇今年17岁,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在学习上,他的一直成绩很好,从来没有让父母担心过。

最近,他远在台北的舅公回来探亲,住在外婆家。打从舅公来了后,他的父母总带着他去外婆家玩,可是,小宇从小就没有见过舅公,跟舅公没有什么话可说,每次去,都很尴尬。

所以,小宇心理很烦,就直截了当地对父母说:“我不去巴结,想去你们自己去吧!”由此,父母老是指责他铁石心肠、一点也不懂人情世故。小宇也很是闷郁,“是我错了吗?”

其实,现在的孩子都是小人精,什么都懂。做父母的不要以为孩子都傻乎乎,不开窍。但在这件事上,首先得看究竟是小宇疑人偷斧、冤枉了父母,还真的把父母的心思看个真真切切了。

如果小宇的父母直的有“巴结”之心,还不如自己上阵,免得孩子因为不情愿而办糟了事,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孩子的心灵更纯净些;而对于小宇来说,应该懂得起码的人情世故,能尽心则当尽心,还可以当是人际交往的一场实战,不要将所有的人际交往都看成是庸俗而功利的,毕竟你的父母只是要你去看看久违的老人而已。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难道不去就一定是正确的做法吗?

偏执者的心理

案例中的小宇,由于和舅公无话可说很尴尬,所以,心理很烦,于是很主观地认为父母是利用她在巴结舅公,这多少是由于主观意识和偏执心理在作怪。

偏执是指人的意见、主张等过火,多存在于青少年中。有了偏执心理的人,往往走极端,死不回头,还自以为是,分明是自己做错了,却总觉得是别人不对。当自己不能和别人取一致意见时,从来不反思自己的对错,而总是去探究别人做错了什么。

偏执是不可小视的人格缺陷。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