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005

第5章 如何面对身高的烦恼(1)

第一部分 自我意识的崛起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是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等等,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1.如何面对身高的烦恼

自卑像一把潮湿的火柴,再也燃不起

兴奋的火花。勇敢地抬自己的头,要走向

世界,就先超越自己吧。

张亮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原本是一个活泼阳光的小男孩,由于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飞长的身高,而自己还是停留在一米五一,他的自卑和不平衡油然而生,他从此不愿与同学或朋友见面,不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他寄希望于考上名牌大学,并将此看作唯一的出路。但是,强烈的自卑与自尊交织的心理让他无法平静,在路上或商店偶然遇到一个同学,都会好几天无法安心,他痛苦极了。为了考试,为了将来,他每每端起书本,却又因极度的厌倦而毫无成效。据他自己说“一看到书就头疼,一个英语单词记不住两分钟;读完一篇文章,头脑仍是一片空白;最后,连一些学过的常识也记不住了。我的智力已经不行了,这可恶的环境让我无法安心,我恨我自己,我恨每一个人。”

的确,对于男孩子来说,只有1.51的身高,会很有压力,但是,据说拿破仑是个矮子,也不过就是如此数量级的个头,查查史料,也没发现他有自卑得不敢见人或一心吊单杠吃“增长乐”想长高的记录。

想一想个子矮的伟人,他们精神达到的高度让我们不得不仰视他们。其实,“世俗的偏见”并不见得有多大——“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阴影”倒是关键中的关键,它使你不能以很好的心态接纳自己。有一首歌叫“我很丑但我很温柔”。你很矮但你又如何呢?赵传不自卑,但愿你也不自卑。

是谁吞噬了我们的自信心

所谓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是其本身具有某些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说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我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心灵笼罩着永不消散的愁云。

那么自卑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 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

学龄前儿童不知道什么叫自卑,因为他还未产生自我意识,还不知道评价“自我”。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形成,然而他还不能一下子成熟。不成熟的表现就是过高或过低地要求“自我”,过低要求自我的人,得过且过,也不知道自卑。问题出在过高要求自我的人的身上,他们要求自己必须十全十美,必须时时处处超过别人,可现实中的自我谁也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他们就自卑起来。据研究,自卑的人的智力水平和身材水平大都是中等或中上。可见,自卑的人之所以瞧不起自己,是主观评价标准太高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