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040

第40章 如何面对父母的轻视(3)

⊙ 富贵病

多见于社会的“款爷”和“富豪”。由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较为显赫,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例如对生活的厌倦,对孤独的感慨,对财富与生命安全的忧虑等。为了解除这些烦恼,有些人不是将财产投入再生产,而是在享东中寻找刺激中。在刺激中寻找欢乐,这也是一种空虚行为。

⊙ “混日子”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太行为。所谓“混日子“就是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把社会责任推诿给别人,自己则等“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混混儿”心里自然也是空虚的。

找到你生活的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言。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被空虚所乘机侵袭的人,无一例外地是那些对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对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们或是消极失望,以冷漠的态度对待 生活,或是毫无朝气,遇人遇事便摇头。为了摆脱空虚,他们或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或无目的地游荡、闲逛,耽于某种游戏,之后却仍是一片茫然,无谓地消磨了 大好时光。空虚带给人的,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摆脱空虚感呢?从下面的寓言中我们或许能感悟到真谛:神孜孜不倦地造人,一个一个地造出来又一个一个的被魔吃掉。有一天,魔终于忍不住了,暴怒地对神吼道:“你不要再造人了,再造人,我连你一起吃了!”神的眼里淌出了泪,说:“可我总得有事做呀!否则我会很寂寞的。”魔沮丧地垂下了头,低声说:“我也是。”

我们每天重复地做着许多事其实就是为了逃避空虚。 空虚是无尽的黑暗,是纠缠的恐怖,是没有血肉的空空袍袖,是理也不清,断也不断的蛛丝铰结的网。所以要逃离空虚,于是,有人一圈圈孤独地散步,有人拖着鼠标在网络里游荡……

现实生活中,摆脱空虚感可以采用以下5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