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018

第18章 难道我有失忆症(1)

4.难道我有失忆症

身体本来没有病,内心的多疑却

是一种大病,只有解开这个症结,生

命才会和谐。

小虎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过去记忆力一直很好,学习成绩也是班里前十位。但由于最近几次的连考成绩很不理想,他的心情差极,晚上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不停地做梦,白天困得要死。

并且,经常胡思乱想,尤其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翻来覆去地想个没完,然后又生闷气。脾气也大了不少,动不动就发火,一点都控制不住自己。

吃饭也跟以前不一样了,一整天不吃饭也不会觉得饿,看见饭就躲。

现在小虎的记忆力差极了,整天好像魂不守舍,丢三落四,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以前几分钟就可以记住的英语单词,现在几天都难以记住。

于是他想:“是不是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有过贫血,后天患甲状腺功能不足等,影响了我的记忆力。还是我得了失忆症、焦虑症或是精神病呢?”

小凯心烦死了。

记忆力不好的原因很多,可能与先天有关,也可能与后天环境有关。从小凯现在这些表现来看,应该是思想负担太重,思虑过度,脑力自然下降,记忆力也一定会大受影响。所以,小凯不妨可以去作心理咨询或打心理热线电话求助,以减轻自己的压力。思虑无,脑子清,记忆力当然恢复了。

疑病症的心理症结

小虎的“失忆症”倒不要紧,他心理的病却必须医治才行。因为他患上了一种叫“疑病症”的心理疾病。

疑病症是神经症的一种,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症的障碍。患者对自身的健康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疾病,但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医生对疾病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常不能消除患者对自身健康固有的成见。

疑病症的起因与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格缺陷有一定关系。错误的传统观念,既往的经历,如亲友死于某种严重的疾病,以及医生不恰当的言语,尤其是医源性影响,值得重视,某些病人在就医过程中长期不能确诊、反复检查、或诊断错误、或治疗失当、或被迫接受手术等,都有可能促使疑病观念的产生。

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较易出现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的病状,如心悸、潮热等。对这些生理现象过分敏感、关注,甚至曲解,是疑病性不适产生的原因之一。

有些病例的疑病症状产生于长期过度紧张、疲劳或受到挫折之后。这时的病人身份有利于患者摆脱困难,取得心理平衡。如果患者的疾病行为得到亲友和医务人员的支持和强调,则各种症状可进一步固定下来。

孤僻、内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动十分关注,是有自意倾向等人格特征,可为疑病症的发作提供重要条件。

疑病症的具体临床表现为:患者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害怕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或认为自己已经患了严重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这类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十分警觉,身体功能任何微小变动如心跳、腹胀等都会引起患者注意,而这些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都使患者特别关注,不自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了严重疾病的证据。在警觉水平程度的基础上,一般轻微的感觉也会引起患者明显不适或严重不安,感到难以忍受,从而使患者确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尽管各种检查结果并不支持患者的推测,医生也耐心解释,再三保证患者没有严重疾病,但患者往往对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对医生的解释感到失望,仍坚持自己的疑病观念,到各医院反复要求检查或治疗。由于患者的注意全部或大部分集中于自身的健康问题,以至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常受到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