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168

第168章 我为何如此焦虑(3)

(1)学习紧张心理对学习有积极作用。学习紧张是因学习而产生,又反过来影响学习的过程和成绩。紧张并不是不良心理状态,适当的紧张有利于水平的发挥而取得好成绩,如老师对作业的检查,临考前的复习等。老师应当利用学习紧张心理去促进学生去更好地学习,把紧张作为学习的动力。但过分的紧张就会形成焦虑,学习焦虑反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2)焦虑对学习的不良影响。过分的紧张则会影响水平的发挥。会不同程度引起学生的烦躁不安、心神不定、心慌头昏,甚至使学生一见书本、一进课堂就感到头痛心慌。学习焦虑是因学习而产生,又反过来影响学习的过程和成绩。有过分的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害怕学习,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对学习有厌烦心理而不愿意去学习,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放弃。据调查,有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中等生,他们一方面担心学习成绩不好而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又因焦虑心理而无法去克服困难,中等生因与优等生的差距而焦虑,担心学习成绩下降被人瞧不起产生急躁情绪。少数优等生也会因为成绩不领先而产生焦虑心理,导致他们在学习中对考分患得患失,忽视能力的培养,总担心如果考不好老师和同学怎么看,家长又会如何看,其结果是越急越学不好。

过分的学习焦虑对学习过程和成绩的影响是直接的,不仅影响着学习过程,导致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且影响着学生原有水平的发挥。由于紧张心理使一些学生造成学习错误,不能静心学习和考试,使本来能学好却学不好,会做的题因紧张做不出。

(3)焦虑对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心理健康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是良好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焦虑形成的不良性格和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在集体中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自卑心理、恐惧情绪使他们远离集体,总担心别人瞧不起他,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更多地表现出冲动、急躁,对各种活动缺乏信心和兴趣,不善交际、经不起挫折、狭隘猜疑、胆小怕事,这种不良的学习心理逐渐形成心理障碍并影响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出现不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