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158

第158章 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怎么办(3)

就业迷茫产生的原因则是目标的缺失,即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该做什么工作。在我国,学生在高中、初中、乃至小学的目标就是升学,尤其是初三、高三就是为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而奋斗,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考入大学后目标突然没了。基础教育的前面是大学,大学的更前面就是社会,社会的广度与深度给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社会的就业现实也给个人的发展制造了巨大的困难,也就是上段所说的“就业市场的变化莫测往往令大学生们又不知所从”。就业市场上有很多条路,也没有一条路是顺畅的,学生们对自己的兴趣又不甚了解(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内容整齐划一),所以带来了大学生的就业迷茫。

综上所述,大学生普遍感到迷茫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就业、学习目标,既没有远期目标也没有近期目标。更深入地去思考,就业、学习目标对大学生来说为什么会如此重要?人的一生所要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学习和就业,那为什么它们对大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来探寻问题的答案。

(1)成年初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寻找自我

人体的生理成熟大体从11、12岁到18、19岁,即20岁以前,生理达到完全成熟。按照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和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人的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这是人的发展的第五阶段,即青年期。这一阶段的任务便是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自我同一感”是艾里克森的“人的八个阶段”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所谓“自我同一感”是个体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是个体在寻找自己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理想、职业、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思考和选择。

20岁以后,个体开始进入青年后期,即成年初期,到24、25岁前后结束,是由青年期过渡到成年期的最后阶段,我们经常将这一阶段称为人的“生理断奶期”。从年龄上看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即第六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