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方广大庄严经
32049800000014

第14章 感梦

尔时佛告诸比丘。诸天劝发菩萨已。菩萨是时现梦于输檀王。王于梦中乃见菩萨。剃除须发行出宫门。无量诸天围绕而去。时王从梦寤已问内人言。太子今者为在宫耶。为出游观。内人答言。太子在宫无所游观。王心尚疑菩萨已去。怅然忧恼如箭入心。作是思惟。如我所梦事相既尔。定知太子必当出家。复作是念。从今以往更勿复许太子游观。令诸婇女诱以五欲生其爱著。

时输檀王为菩萨故造三时殿。一者温暖以御隆冬。二者清凉以当炎暑。三者适中不寒不热。更造重门使难开闭。开闭之时须五百人。开闭之声闻四十里。所有善知天文极闲相法及五通仙皆悉穷问。遣其先记。如是等人皆云太子于吉祥门逾城而出。王闻是已转增忧恼。诸比丘。后于一时菩萨即便欲出游观。乃命驭者汝可严驾我当暂出。驭者奏王。今日太子欲出游观。王闻是已即时遣使扫饰园林。复敕所司平除道路。香水洒地散众名花。于宝树间悬缯幡盖。真珠璎珞次第庄严。金银宝铃处处垂下。和风摇动出微妙音。从城至园周匝莹饰。精丽清净犹若天宫。复使路边无诸可恶衰老疾病及以死尸。聋盲喑哑六根不具。非吉祥事并令驱逐。

尔时菩萨与诸官属。前后导从出城东门。时净居天化作老人。发白体羸肤色枯槁。扶杖伛偻喘息低头。皮骨相连筋肉销耗。牙齿缺落涕唾交流。或住或行乍伏乍偃。菩萨见已问驭者言。此曰何人。形状如是。

时净居天以神通力。令彼驭者报菩萨言。此老人也。又问何谓为老。答曰。凡言老者曾经少年渐至衰朽。诸根萎熟气力绵微。饮食不销形体枯竭。无复威势为人所轻动止苦剧余命无几以是因缘故名为老。又问。此人独尔一切皆然。驭者答言。一切世间皆悉如是。菩萨又问。如我此身亦当尔耶。驭者答言。凡是有生若贵若贱皆有此苦。尔时菩萨愁忧不乐。谓驭者曰。我今何暇诣于园林纵逸游戏。当思方便免离斯苦。即便回驾还入宫中。时输檀王问驭者言。今日太子园林游戏欢乐以不。驭者答言。大王当知。太子出城行至中路。忽于道上有一老人。气力衰微身体困极。太子见已即便还宫。

时输檀王作是思惟。此是我子出家之相。阿斯陀仙所言殆实。于是更增五欲而娱乐之。诸比丘。复于一时净居诸天。既见菩萨还处五欲。作是思惟。我今应当更为菩萨示现事相。使得觉悟令速出家。

尔时菩萨复召驭者而告之言。我今欲往园林游观。汝速为我启奏大王。严办车从我当暂出。王闻是已召集诸臣而告之曰。太子前者出城东门。道逢老人中路而反愁忧不乐。今复求出欲诣园林。宜应从城至园悉令清净。悬缯幡盖烧香散花。勿使粪秽不净及老病死诸不吉祥在于衢路。所司受敕严丽过前。尔时菩萨与诸官属。前后导从出城南门。时净居天化作病人。困笃萎黄上气喘息。骨肉枯竭形貌虚羸处于粪秽之中受大苦恼。二人瞻侍在于路侧。又问驭者。此为何人。报菩萨言。此病人也。又问何谓为病。答曰。所谓病者皆由饮食不节嗜欲无度。四大乖张百一病生。坐卧不安动止危殆。气息绵惙命在须臾。以是因缘故名为病。又问此人独尔一切当然。驭者答言。一切世间皆悉如是。又言如我此身亦当尔耶。驭者答言。凡是有生若贵若贱皆有此苦。尔时菩萨愁忧不乐。谓驭者曰。我今何暇诣于园林纵逸游戏。当思方便免离斯苦。即便回驾还入宫中。时输檀王问驭者言。今日太子出城游观欢乐以不。驭者答言。大王当知。太子出城行至中路。忽于道侧见一病人。气力绵惙受大苦恼。太子见已即便还宫。

时输檀王作是思惟。此是我子出家之相。阿斯陀仙言不虚也。于是更增五欲而娱乐之。诸比丘。复于一时净居诸天。既见太子还受五欲作是思惟。我今应当更为菩萨示现事相。使得觉悟令速出家。

尔时菩萨复召驭者而告之言。我今欲往园林游观。汝可严驾我当暂出。驭者又奏大王。王闻是已谓驭者曰。太子前出东南二门。见老病已还来忧愁。今者宜令从西门出。我心虑其还不喜悦。宜遣内外庄严道路。香花幡盖倍胜于前。勿使老病死等不祥之事在于道侧。所司受敕严饰倍前。尔时菩萨与诸官属。前后导从出城西门。时净居天化作死人卧于舆上香花布散。室家号哭而随送之。菩萨见已心怀惨恻。问驭者曰。此是何人而以香花庄严其上。复有众多眷属而哀泣之。

时净居天以神通力。令彼驭者报菩萨言。此死人也。又问何谓为死。答曰。夫言死者神识去身命根已谢。长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恩爱别离永无重睹。命终之后精神独行归于异趣。恩爱好恶非复相知。如此死者诚可悲也。又问唯此人死一切当然。报菩萨言。凡是有生必归于死。菩萨闻已转不自安而作是言。世间乃有如此死苦。云何于中而行放逸。我今何暇诣于园林。当思方便求离此苦。即便回驾还入宫中。

时输檀王问驭者言。今日太子出游园苑欢乐以不。驭者答言。大王当知。太子出城忽于路侧有一死人。卧于床上四人举舆。眷属悲号。太子见已惨然不乐。遂于中路即便还宫。时输檀王作是思惟。此是我子出家之相。阿斯陀仙无虚谬也。于是更增五欲而娱乐之。诸比丘。复于一时净居诸天。既见太子还于宫内处在五欲作是思惟。我今应为菩萨更现事相令速出家。尔时菩萨复召驭者而告之言。今日欲往园林游观。汝可严驾我当暂出。驭者又奏父王。王闻是已谓驭者曰。太子前出三门见老病死愁忧不乐。今者宜令从北门出。严饰道路香花幡盖使胜于前。勿得更有老病死等非吉祥事在于路侧。所司受敕严好过前。尔时太子与诸官属。前后导从出城北门。时净居天化作比丘。著坏色衣剃除须发。手执锡杖视地而行。形貌端严威仪庠序。太子遥见问是何人。

时净居天以神通力。令彼驭者报菩萨言。如是名为出家人也。太子即便下车作礼因而问之。夫出家者何所利益。比丘答言。我见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故舍亲族处于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是故名为出家之法。于是菩萨深生欣喜赞言。善哉善哉。天人之中唯此为上。我当决定修学此道。既见是已登车而还。时输檀王问驭者言。太子出游宁有乐不。答言。大王当知。太子。向出至于中路。皆悉严好无诸不祥。忽有一人著坏色衣剃除须发执持应器杖锡而行。容止端严威仪详审。太子即便下车作礼。言语既毕严驾而归。竟亦不知何所论说。时输檀王闻此语已。心自念言。阿斯陀仙言无虚谬。于是更增微妙五欲而娱乐之。佛告诸比丘。时净居天欲令菩萨速疾出家。重与父王作七种梦。一者梦见有帝释幢众多人舁从迦毗罗城东门而出。二者梦见太子乘大香象徒驭侍卫从迦毗罗城南门而出。三者梦见太子乘驷马车从迦毗罗城西门而出。四者梦见有一宝轮从迦毗罗城北门而出。五者梦见太子在四衢道中扬桴击鼓。六者梦见迦毗罗城中有一高楼太子于上四面弃掷种种珍宝。无数众生竞持而去。七者梦见离城不远忽有六人举声号哭。时输檀王作是梦已。心大恐惧忽然而觉。命诸大臣而告之曰。我于夜中作如是梦。汝宜为我唤占梦人令解斯事。

时净居天化作一婆罗门。著鹿皮衣立在宫门之外。唱如是言。我能善解大王之梦。诸臣闻奏召入宫中。时输檀王具陈所梦语婆罗门。如此之梦是何祥也。婆罗门言。大王当知。所梦帝幢众人舁出城东门者。此是太子当为无量百千诸天围绕出家之像。

大王当知。所梦太子乘大香象徒驭侍卫从城南门出者。此是太子既出家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以十力之像。

大王当知。所梦太子乘驷马车从城西门出者。此是太子既出家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四无畏之像。

大王当知。所梦宝轮从城北门出者。此是太子既出家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像。

大王当知。所梦太子在四衢道中扬桴击鼓者。此是太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诸天传闻乃至梵世之像。

大王当知。所梦高楼太子于上弃掷宝物无数众生竞持而去者。此是太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诸天人八部之中当雨法宝。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种种诸法之像。

大王当知。所梦去城不远忽有六人举声号哭者。此是太子既出家已。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外道六师心生忧恼之像。

尔时化人为输檀王解彼梦已白言。大王。宜应欣庆勿生愁恼。所以者何。此梦吉祥获大果报。作是语已忽然不现。

时输檀王闻婆罗门解梦因缘。恐畏太子出家学道。于是更增五欲之具。

是时耶输陀罗亦梦二十种可畏之事。忽然觉悟中心惊悸惶怖自失。菩萨问言。何所恐惧。耶输陀罗啼哭而言。太子。我向梦见一切大地周遍震动。复见一鲜白大盖常庇荫者车匿辄来夺我将去。复见有帝释幢崩坏在地。复见身上璎珞为水所漂。复见日月星宿悉皆陨坠。复见我发为执宝刀者割截而去。复见自身微妙端正忽成丑陋。复见自身手足皆折。复见形容无故赤露。复见所坐之床陷入于地。复见恒时共太子坐卧之床四足俱折。复见一宝山四面高峻为火所烧崩摧在地。复见大王宫内有一宝树被风吹卧。复见白日隐蔽天地黑暗。复见明月在空众星环拱。于此宫中忽然而没。复见有大明烛出迦毗罗城。复见此护城神端正可喜住立门下悲号大哭。复见此城变为圹野。复见城中林木泉池悉皆枯竭。复见壮士手执器仗四方驰走。太子。我梦如是心甚不安。将非我身欲有夭丧。将非恩爱与我别离。此是何征为凶为吉。

尔时菩萨闻是语已心自思惟。出家时到表是征祥。乃令此妃见如斯梦。慰喻耶输陀罗言。妃今不应怀此恐惧。所以者何。梦想颠倒无有实法。设令梦见帝憧崩倒日月陨落。于妃之身何所伤损。车匿持盖将去。既曰梦夺。皆为虚妄。但自安寝不假忧愁。其夜菩萨自得五梦。一者梦见身席大地头枕须弥手擎大海足践渤澥。二者梦见有草名曰建立从脐而出其杪上至阿迦腻吒天。三者梦见四鸟从四方来毛羽斑驳承菩萨足化为白色。四者梦见白兽头皆黑色咸来屈膝舐太子身。五者梦见有一粪山状势高大菩萨身在其上周匝游践不为所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