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赢在预见
32049400000007

第7章 把握形势顺势而为

在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人才辈出,社会形势日新月异,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学会审时度势地判断形势,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古人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应该从细微的先兆中认清以后的发展趋势。

势有大小之分。大者,国家政局的变化,世界格局的重组等;小者,市场的需求,自身的优势等。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大到国家人事更迭,小到基层人员去留,都会对自己有一定影响。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都会对人有直接的关系。看准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方向努力则事半功倍。比如俞敏洪的成功,就是顺应了全国性的英语热和出国潮这种“趋势”。反之,比如说,国家正准备对某行业制定政策进行限制、准备淘汰某种产品,有人偏偏赶在这时撞了进去,那才真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要钻”,其结果一定是鸡飞蛋打,一事无成。

阿曼德·哈默,1898年5月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他的祖辈是俄罗斯人,经营造船业。后来,一场天灾毁掉了他家的财产。1875年,哈默的祖父携带全家到了美国。

1917年,哈默在修完两年的医学预科之后考上了哥伦比亚医学院,此时他父亲的小药厂陷入了困境,父亲要他接管制药厂,但不许他退学,哈默接受了,当时,哈默刚刚19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因为战争造成了食物的紧张,美国政府下令不许用谷物酿酒。哈默知道了这个信息之后,预测到威士忌酒马上就要成为缺门货。当时美国酿酒厂的股票为每股90元,而且以一桶烈性威士忌酒作为股息,哈默立即买下了5 500股,并因此得到了作为股息的5 500桶烈性威士忌酒。

果然,市场上很快便短缺威士忌酒,哈默不失时机地把桶装威士忌酒改为瓶装,并贴上了“制桶”的商标卖出。于是,哈默的“制桶”牌威士忌酒大受欢迎,买酒的人排起了长龙般的队。当哈默的5 500桶卖出2 500桶的时候,一位叫艾森柏格的化学工程师前来拜访哈默,这位客人讲,如果在威士忌酒中加上80%的廉价土豆酒,数量可增加5倍,而且这种混合酒的味道也不错。

哈默遵照这位工程师的建议做了试验和科学的分析,证实他说得不错。于是,哈默将所剩的3 000桶威士忌酒变成了15 000桶,并把这种酒定为“金币”商标。在当时缺酒的年代,“金币”酒照样十分畅销。哈默用这3 000桶威士忌掺入价钱极便宜的土豆酒,赚了更多的钱。不久,他干脆买下了一间土豆酒厂,并且大量地生产土豆酒,继续大量地生产“金币”混合酒,获得了很高的利润。

不久,美国政府从1944年8月1日起决定谷物开放,不再限制用谷物酿酒了。这对哈默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但是,哈默立即又对形势做了分析,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会马上结束,即使马上结束了,美国的经济也不会很快地好转起来,因此,谷物的开放时间并不会很长。哈默为了验证预测是否正确,请了一批经济学家及有关人士对这个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大家的看法与他的结论完全一致。于是他决心继续廉价收购无人问津的土豆来生产酒,以供混配“金币”酒使用。果然不出哈默所料,“谷物开放”只持续了一个月就宣告失败了,哈默“金币”酒比以前更为畅销了。

哈默获得了成功。哈默成功的要诀何在?这与他能够审时度势地判断形势有着很大的关系,哈默生产威士忌酒自始至终都注意到了社会发展的动向,从抓紧时机购买股息以获得威士忌酒到廉价收购土豆,都说明哈默有较强的预见能力、能够审时度势地把握时机。

“时势”中的“时”,就是时机成熟与否的问题。时机成熟了去做某一件事就容易成功;若时机不成熟,就先别去做,即使做了成功的概率也不大。势顺而用力易,势逆而用力难。时与势处处存在,关键在于人的判断能力,所以,必须学会审时度势,看准某一事物将来可能向何处发展,抓住现在的时机做好准备,根据时势发展巧妙进行安排,一旦时机出现,一举取得成功。

形势所赋予人们的机遇往往是决定性的成功因素。一个人纵有通天本领,如果处于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他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好的形势犹如东风,此时顺势而动恰如顺风扬帆,可以事半功倍。所以,要把握命运,预测未来,顺应形势,趋利避害。这是古往今来成功者的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