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进入社会生活之前,有必要进行自我审视,只有了解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但要正确地了解自己,一定要有独到的眼光。
人心难测,知人难,其实认识自己更难,所以古人说:“人贵在自知之明”,认识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但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做人的一个最起码要求。认识自己,就好像多了一双睿智的眼睛,时时给自己添一点远见、一点清醒、一点对自己更为透彻的体察与认知。有了这份认知,可以少干很多日后追悔莫及的事情。
每个人都要了解一下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也许解不出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或记不住如此多的外文单词,但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独特的专长,能知人善任、排难解忧,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也许在数理化方面差一些,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却是能手;也许连一张椅子都画不好,但却有一幅动人的好嗓子……
认识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并且能扬长避短,给自己确定奋斗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工作或一门学问刻苦认真地做下去,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只有在认识了自己之后才能自信起来,坚定起来,成为有韧性有战斗力的强者。认识自己,充实自己,这样就不会哀叹:世界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点。
有两件学林轶闻很值得我们深思。一是著名的史学家方国瑜,他小时除刻苦攻读学堂课程外,还利用节假日跟从和德谦先生专攻诗词。他钦佩李白,仰慕苏轼,企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诗人。但一晃六七年过去了,却始终未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诗词。1923年,他赴京求学,临行时和德谦先生诵玉阮亭“诗有别才非先学也,诗有别趣非先理也”之句以赠,看出他生性质朴,缺乏“才”、“趣”,不能成为诗人,但如能勤勉,“学理”可就,将能成为一个学人。方国瑜铭记导师之言,到京后,师从名家,几载治史,小有成就,后来著成《广韵声汇》和《困学斋杂著五种》两书。从此他立定志向,终生致力于祖国的史学研究。
著名史学家姜亮夫也有类似经历。20世纪20年代,他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当时他极想成为“诗人”,把自己在成都高等师范读书时所写的400多首诗词整理出来,去请教梁启超先生。不料梁启超毫不客气地指出他圃于“理性”而无才华,不适宜于文艺创作。姜亮夫回到寝室用一根火柴将“小集子”化成灰烬。诗人之梦醒了,从此他埋头攻读中国历史、语言、楚辞学、民俗学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与自己的素质相对应的目标,凭着自己素质上的信号找到这一目标后,才能攻其一点,攻出成果。
一个人要做到转弱为强,首先要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而如何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人为镜”,从比较中认识自己。通过处世方法、处事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与同伴比较,找出自己的位置。这种比较虽然带有主观色彩,但却是认识自己的常用方法。应注意的一点是,在比较时,要寻找环境和条件相近的人比较,这样比较结果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二是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借助别人对自己的中肯意见来认识自己。人人都会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且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怎样评价自己。当然他人评价比自己的主观认识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周围人的评价有较大的相似性,则表明自我认识能力较好、较成熟,如果客观评价与自己的评价相差过大,则表明自我认知上有偏差,需要调整。然而,对待别人的评价也要有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以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只注意某一方面的评价,应全面听取,综合分析,恰如其分地对自己做出评价与调节。
三是通过生活经历了解自己。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性格或能力上的特点,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来发现个人的特点,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性格、才能和优势,不妨寻找机会表现一番,从中得到验证。
当在前进的道路上迷茫的时候,首先做的不应当是讨论生活本身的公平与否,讨论自己机遇的好坏与否,这个时候最应当做的是研究自己,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信念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
“认识自己”被公认为希腊哲人最高智慧的结晶。只有不断认识自己、批判自己和改造自己的人,其智慧才能升华,机遇才能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