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赢在预见
32049400000044

第44章 抓住机遇下手要快

古诗有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其实我们身边就有机遇,关键要看自己能不能抓住。抓不住,只能说明机缘还不成熟,或者是自己的准备不够充足;抓住了,也许就是各方面具备了走上成功之路的条件。

美国电影《巴顿将军》中有这样一幕情节。

巴顿将军率领大军疾行向前,可是当他们来到一座小桥时,却发现有一辆驴车,拉了一车东西,横在桥中间不走了。它这一不走不打紧,整个大军都无法正常通过了。士兵们急了,推的推,拉的拉,可倔驴就是不挪窝。这时候,巴顿将军走过来了,了解情况后,只说了一句“推它下去。”在巴顿的指挥下,士兵们向车主付足了钱,然后,连驴带车一起推下了桥。大部队顺利通过了桥,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最后赢得了那场战役。

巴顿的这一举动给人以足够的启示。在强手如云的激烈竞争中,机会稍纵即逝,只有抓住先发制人,才能把握成功。

把握机遇讲究先后之分。“先”与“后”是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谁先谁就占先机,就容易获得主动,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错失良机,陷入被动,甚至失败。

杰克和约翰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英国青年,那一年夏天,他们不约而同地去某个海岛上寻找金矿。

到海岛的邮船很少,半个月才有一班。为了赶上这趟船,俩人都日夜兼程,当他们双双赶到离码头还有100米时船已经起锚。

天气炎热,两个人口干舌燥,口渴难耐,这时候正好有人推来一车茶水。杰克只瞟了一眼茶水车,仍然飞快地向邮船跑去,因为邮船已经鸣笛启动了,而约翰看到茶水时则抓起一杯茶水,他想:喝了这杯茶还来得及。

杰克跑到岸边时,船刚刚离岸,于是他纵身一跃,跳了上去。而约翰因为喝茶耽误了几秒钟,等他跑到时,船已经离岸六七米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邮船一点点离去。

杰克到达海岛后,很快就找到了金矿。几年后,杰克成了富翁,而半个月后约翰勉强来到海岛,由于错失良机,最终只得做了杰克手下的一名员工。

机遇就像一艘起锚的船,哪怕相差一步,也会将你撇下,以致无法抵达理想的彼岸。人们往往哀叹机遇难求,而可遇不可求的机遇一旦降临到人的面前时,却常常因为准备不足或疏忽大意,便与之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一个拍卖公司有一次拍卖30多个黄金铺位,从最好的铺位开始,起价30万元。拍卖师话音刚落,一位中年人便把价格抬到了80万元。顿时,整个拍卖场鸦雀无声。竞拍者都吓了一跳,认为中年人发疯了。拍卖师叫道:“80万,有没有超过80万的?80万第一次,80万第二次,80万第三次,成交。”“当啷”一声,一锤定音。中年人拍得第一个铺位后便匆匆离场,显然,他不想再看第二个铺位的拍卖情况了。

第二个铺位虽然稍稍逊色,但开价也是30万元。每个竞拍者都有了心理准备,拍卖师一开价,便有人举出40万元。话音刚落,又有人举出50万元。竞价气氛越来越浓烈,叫价声此起彼伏。最后,第二个铺位的价格升到了100万元,被一个戴眼镜的批发商夺得。一个上午30多个铺位被拍卖一空,最差的铺位也拍出了35万元。

衡量一下,第一个竞拍者成了最大的赢家,和这个铺位相当的拍卖价要130万。后来有人采访了这位竞拍者。竞拍者说:“凭我的经验预测,如果按常规来竞拍这个铺位,至少会超过100万元。这个铺位我志在必得,如果一开始就处于观望状态,显然会处于不利地位。拍卖师一开价,我干脆把价格抬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定位。当时,我也很紧张,害怕有人再抬高价格。幸好别人都没有思想准备,为我节省了不少钱。”

先声夺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如果谁能在时机来临之际就有敏锐的观察、超前的思考、充分的准备,在他人还没有采取行动之前就能及时把握、大胆出击、抢占鳌头,那么幸运之神就会降临到谁的头上。

在机遇出现的时候不要行动迟缓,应顺着机遇带给自己的形势或者潮流,促使自己的事业达到高潮。

小丽大学毕业后的八年里一直在一家公司里做文员。前七年,小丽都在做着一些毫无挑战性的工作,天天按部就班,日日重复着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小丽不仅对部门发展毫无信心,就连对这个偌大的公司的发展也没有信心,她现在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这七年的时间里,虽然小丽也有过跳槽的念头,但总觉得自己没有积累过硬的工作经验,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而放弃了这个念头。

有几次,小丽向公司申请调换一个部门,学学别的技能,积累一些经验,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一天下午临下班时,老板突然来到小丽的办公室,当时部门主管不在。小丽看到老板驾到,就赶紧站起来问:“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吗?”老板摆摆手,笑着说:“没事,我就随便看看。怎么样,在这个办公室做得好吗?”小丽听到这话当时就愣了一下,也不知道老板是什么意思,就回答说:“一般吧,每天也就这样干着。”老板听了之后,什么也没说,笑了笑就走了。

下班后,小丽回到家细品着老板下午所说的话,总觉得老板的话里可能还有别的意思。第二天早上刚上班,她就找了个机会询问一个了解公司内幕的同事,发现了以前老板都是这样去调动人员的。于是,小丽知道机会来了。凭借自己的申请调动加上同事的热心帮助,终于如愿以偿。

事后,老板问小丽:“你怎么就知道我会调你走呀?”“您当时不是问了我对现在部门的感觉吗?所以我就觉得您可能有更合适的岗位给我呀!”

“哈哈……不妨告诉你,同样的问题我问了不止你一个人,但只有你抓住了机遇。”老板笑着告诉了小丽。

小丽听后,除了觉得自己足够幸运之外,更加难得的是自己抓住了这次机遇,才如愿调到新的部门。这样一来,她就能够及时地得知公司的发展动向,自然也就对公司充满信心,当然了,小丽自己的职场生涯也重新有了转机。

毫无疑问,小丽能得到机遇的垂青不仅仅因为她有了足够的准备,还在于她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其实,在能够把握机遇并且能够合理利用机遇的人那里,机遇时刻都存在着,他们对机遇就像有经验的猎手对猎物那种强烈的感觉一样,在机遇来临的时候主动、积极地去抓住机遇,而不是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机会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捉而你不捉,以后,就要把秃头给你捉了;或者至少他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捉的。在开端时善用机会,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相信机遇有一天终究会到来,要随时警觉它的出现,一旦来临,就要抓住它所传递的重要信息和有价值的线索,追根究底。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道破了所有的人善于捕捉机遇的奥秘。

人生不仅是力量的角逐,智慧的角逐,更是速度的角逐,有速度才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