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营销中的博弈论
3204300000047

第47章 不要把消费者当傻瓜(3)

对此,雀巢公司只是一味地为自己辩护,结果遭到了新闻媒介更猛烈的抨击。整个危机持续了10年之久。正如美国新闻记者米尔顿?莫斯科维兹所言,“抵制雀巢产品”运动是“有史以来人们向大型跨国公司发起的一场最为激烈和最动感情的战斗”。直到1984年1月,由于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宣布结束抵制运动。?回过头来看,其实这场产品抵制运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出在这家大型的跨国公司未能尽早地注意到社会公众的合法要求,与社会上那些有影响的决策人物的传播沟通工作也做得不好。

其实早在70年代初,人们就已经开始对雀巢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并销售的婴儿奶粉而感到不安。对此媒介已有报道,但不幸的事,雀巢公司却未能正确地对待社会活动家的批评建议,甚至对一些教会领袖所提出的严肃的道德问题都采取了冷漠的态度。当婴儿奶制品问题在1970年第一次被人们提出来时,雀巢公司试图把它作为营养健康问题予以处理,公司提供不少科学和有关的数据分析,一味强调所谓的科学性和合法性,结果非但没令人感到公司关心社会公众提出的问题,相反还给人留下了公司不肯让步和缺乏诚信的坏印象,人们因感到雀巢公司忽视了他们合法和严肃的要求而对公司敌意倍增。显然,这样的传播沟通方式是失败的。

当瑞士的一个不大的社会活动组织指责雀巢产品“杀婴”时,雀巢公司以“诽谤罪”起诉该组织且打赢了官司。但那份长长的公开判决书使得这场法律上的胜利变成了公司的一起公关危机事件,它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其产品的抵制运动。雀巢公司作为第三世界婴儿奶制品的最大供应商,当时成了社会活动家批判商业社会的靶子,成了“以剥削来赚利润”的反面企业典型。

雀巢公司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直到1980年末,公司才意识到正统的法律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需要与消费者进行诚实的沟通,把消费者的利益摆在重要的位置。于是,1981年初公司在华盛顿成立了雀巢营养协调中心,这是一个公司而非一个事务性办事处。它的目在于协调北美一系列营养研究活动,并从全球收集由公司指导或支持的所有改善第三世界母亲和儿童营养的研究项目信息,以在西半球进行传播。除此之外它还负责处理抵制运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