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不同于植物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在空间之中跑动”。当这类型的运动是通过肢体的特殊器官而产生时,它的行走方式就是这类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即使人类的空间运动能力这么地大,但行走的方式还是不能成为具有理智的人类的一个特征。我们应该根据宝宝们最初的现象来考虑他们的“智力活动”,以此来确定宝宝的智力发展的情况,即我们研究宝宝的言语以及在劳动中宝宝对手的运用。这看起来是合乎逻辑的。
我们所发现的一件较有趣的事情是,宝宝如何学会说话和走路,这两项运动的功能似乎都能够预示到宝宝的未来。事实上,这些个不简单的活动表明,宝宝在获取表达和运动的手段上已经获得了第一个胜利。但是如果就思维等同于语言的表现与说法而言,行走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而语言却是人类的特征。相反,与人类智慧最紧密相连的两种肉体运动是手和舌头和手的运动。
运用自己的手
用它们来说话和工作。从人类最早用石器作工具可以推断出,在史前时代的某些区域已经有人的存在。运用工具的能力表明在地球上有生命的机体的出现,标志着生命机体在生物发展史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人类通过手将语言记载到了石块上时,言语本身就成为人类过去的记载与记录。自由是人类的特征之一,人能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手,上肢成了人类智慧的工具,而不是简单地运动的手段。正因为具有这种功能,使得人类的上肢服务于自己的智慧。由此也显示出人类不仅仅比其他类动物占有更高的地位,而且还显示了人性的基本统一。
人的手如此的复杂和精细,它不仅能展现出人类的心灵,还能使整个人与它建立一种和谐特殊的关系。我们也甚至可以说“人是靠了手才占有环境的”手在人的理智头脑指导下改变了周围的环境,并进而使人类完成了自己在地球上所肩负的使命。如果我们想确定宝宝智力发展的程度,我们就应该根据宝宝们最初呈现出来的现象来分析宝宝的“智力活动”,即我们应该研究宝宝的语言和在他劳动中对手的运用。
适合宝宝的手工
泥塑是个简单容易操作的手工练习方法,我们可以购买现成的陶泥,也可以自己动手去做。在河边湿地上能挖到质地细腻、颜色暗红的土块,这些土块经过被水反复的捶打或是摔打,可以成为民间陶艺的原料,被称为“熟泥”。如果找到这样的原料不方便,有困难,我们还可以换成用面粉来做。选用弹性大的面粉,再混合等量的普通面粉,加入少许细盐与水,将其混合揉匀,然后再加入一些食用油,再揉拍成饼状放入锅中蒸到半熟,拿出来放置凉了;然后将它分切成小块状,加入各色水果和蔬菜汁,揉成彩泥。宝宝大多很喜欢玩泥塑,但是只有很少数的宝宝有泥塑这方面的艺术天赋,所以我们要以游戏的态度和方式来帮助宝宝做这些事情,不要给宝宝布置任务或者对宝宝的作品提出任何的批评。
以画画为主体的装饰活动。在生活中,对环境或者物品进行装饰是宝宝们会经常遇到的任务。如果不是特别严肃的场合,大人带领宝宝一起劳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宝宝会出于对自己作品的欣赏,会更加爱惜自己粉刷的墙壁,会更加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宝宝还会主动来清理和擦拭自己组装起来的花架子等等。在平时,大人也可以利用没装东西空下来的大个包装纸箱子来对房间进行装饰:如把箱子立在地上,开窗、布置家具、做花纹、开门,都是宝宝非常喜欢的活动,宝宝们也会干得兴致勃勃。
宝宝必须能够自由地完成和决定他自己的行为。正处于自我塑造的过程之中的宝宝的运动有一个特征,即它不是随时机冲动或单纯偶然的结果。宝宝并非仅仅是在无目的地跑、跳和拿东西,使得屋子满是狼藉。宝宝会从他人的活动中获得建设性活动的启示。宝宝会努力模仿大人操纵或使用某物的方式,在使用同类的东西时,宝宝试图像自己周围的大人一样去做。
因此,宝宝所做的活动与他的家庭以及自己身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宝宝想要去扫地、洗衣服或洗碟子、梳头、倒水、穿衣等等。宝宝的这种天赋可以称作“模仿”。但是,这种表述并不大确切。比如,宝宝不同于猴子向人类进行模仿的行为。宝宝的建设性活动有一种精神性起因,他们具有一种心灵智慧的性质,因为宝宝的认识总是先于活动。如当一个宝宝要做某件事时,事先他会已经知道这是什么。宝宝总是希望能够自己去做他所看到的另一个人正在做的某件事。宝宝学习说话也是如此。宝宝必须在他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一些他能看见与听到的物体,才能发展他的吸收力的心灵。由于宝宝必须通过自身的运动,通过对手进行活动,才能发展自我,因此,宝宝需要这些物体给他提供活动的动机。
蒙氏箴言:
但是在许多家庭中,宝宝的这种需要被忽视了。宝宝周围的东西都属大人所有,并为大人所用。对宝宝来说,这些东西属于被禁忌一类。在宝宝的发展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也就此确定了下来,即他不能碰触大人的任何东西。如果一个宝宝成功地抓取了某个东西,宝宝就会像一个终于寻找到了一块骨头,并偷偷躲进角落里去啃的饥饿小狗一般,在并不能给自己营养的物体中寻求营养,并且还怀揣不安地生怕有大人将他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