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59

第59章 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成应试教育同谋者(11)

——苏霍姆林斯基

事实上,对于体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同样有所提及,而在实际的生活中,许多家长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然而在家长们看来,尽管体罚有着许许多多的害处,但其效应也是不可忽略的。

而这一点的存在,也正是体罚手段迟迟无法从家庭教育中消失的原因所在。

然而,实际的情况越远非如此,指望用体罚手段来取得正面效应的家长,在方法上无疑是走错了路。

我们知道,孩子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非常之弱,当家长对犯错误的孩子处以体罚的时候,挨打的孩子往往会减轻自己内心的愧疚感。在他们看来,自己挨了打,就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那么当他们下次这样做的时候,便极有可能变得心安理得。

就另一方面而言,父母一方面保护孩子、爱护孩子,另一方面却又对其大施暴力,当这种关爱与野蛮交织起来的时候,很可能会令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既分不清自己行为的是非边界,更无法理解家长对自己的明确态度,从而在心理上形成矛盾。

当孩子混淆了对与错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价值观上的偏失,形成一种“打人也可能有益”的观念。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尚未能掌握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观念的存在,只能令他们在暴力的路上越滑越远,最终落入毫无希望的野蛮人生中。

8.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向人灌输大量肤浅的知识,不出差错地背诵大量教科书,是既不可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又不可能对人有所裨益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强迫的行为,都意味着对社会的犯罪。

——庞勒?古斯塔夫

时至今日,我们几乎可以认定,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学习条件,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好,然而目前中国孩子的学习热情,却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糟糕。在不少家庭中,已经出现了孩子严重厌学,完全痛恨书本、学校、考试的地步。

从范围上看,厌学现象的出现,不仅仅存在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中,即使在那些好学生心中,学习同样是一件令人讨厌的苦差事。根据近期一项抽样调查的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00名中小学生中,只有不到7%的孩子表示喜欢学习,有将近八成的孩子,明确表示反感学习或极度反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