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20

第20章 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成长(3)

关于定式思维的坏处,我们并不需要做麻烦的理论分析,只要看一下下面的这些例子就足够了。

以下是人类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断言,它们之所以著名,一是由于说出这些话的人够著名,二是它们足够愚蠢。

“我们没有理由让每一个人在家中配备一台计算机。”说这话的人名叫肯尼斯?奥尔森,当时是DEC的奠基人和总裁。

同样,在1891年的一天,法国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福煦评论道:“飞机是一个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事价值。”在他之后,则是美国专利局局长杜埃尔,按照他的看法,世界上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了。而后是无线电之父李?弗雷斯特博士,他坚持认定无论将来科学如何发达,人类都不可能登陆月球。

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些在当时听来富含道理的断言,没有一句成为现实,反倒是那些信誓旦旦的断言者,被我们写进书里当成了笑柄。

不过,当我们笑过之后,仔细观察这些荒唐的预言,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有着近乎相同的特点,或者可以说,它们都犯了定式思维的毛病。

所有的这些断言,都代表了断言者对事物的感知,虽然说这些话的人,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它们都和正确相距甚远。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看待事物的固定方式、观点、参考系统和信仰被固定在一个小圈里,结果就产生了可笑的局限性。

像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故事一样,当家长被自己的见识所囿的时候,当家长被自己切苹果的固定方式限制住的时候,也就坚持认为苹果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星星出现了。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之中,家长们常常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比如说,许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过于叛逆,从而采用激烈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在过去的分析中,许多专家都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家长的主观性格,武断作风。事实上,其实其中大部分情况,都是由于一种定式思维的扭曲而造成的,当我们的家长脱离孩子的世界太远时,交流就自然会产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