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18

第18章 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成长(1)

第二章: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导读

曾经有人向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发问:“帽子还能做什么用?”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起来:有的说,帽子能当扇子用,有的说,帽子可作为船的风帆,有的说可以做蚂蚁的船,有的说可以当球打,有的说可以当飞碟飞,有的说可以把它垫在地上当椅子用,有的说可以当动物的摇篮,有的说可以用它装东西……

从孩子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回答无拘无束,其中反衬出的想象力,更是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我们的孩子却逐步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当我们向一群十几岁的少年提出相同的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戴在头上”。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呢?

毫无疑问的是,想象力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人类的进步,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之前,就已经由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给出了答案:“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反观中国孩子的现状,其思维之单一,视角之狭隘,想象力之缺乏,自信心之淡薄,都足以令我们每一个家长,每一个教育者心惊。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吗?这难道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所在吗?

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早已有之,但在当下的中国却显得越发急迫,这样的现象绝非偶然,可以说,是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缺陷,也是家长教育观念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