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150

第150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4)

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家长陈旧的性教育观念,与家庭性教育的发展构成了强烈的冲突。事实上,关于中国性教育领域的批判与讨论,已经持续了多年,甚至于有专家言辞激烈地批评道:“中国的性教育,是一个最失败的教育!”

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必急于下结论,然而在这里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教育观念的变迁固然可以等待,孩子的成长却不能等待!当我们已经面临尖锐而严峻的挑战时,就在这个问题上,给予最大的关注。

2.孩子的“性路历程”

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王夫之

根据哲学理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一个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同样,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性领域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发展与变化。

对于孩子而言,这种变化集中体现于生理与心理两大层面,在这两者之间,性生理的发育,构成了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所谓的性心理,指的是人对于性的理解和态度,除了要受到生理发育的制约之外,还要受到性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使得我们的孩子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异性的模糊认识期

这一阶段的孩子,大多是学龄前儿童、以及低年级小学生,在孩子在这一阶段中,在求知欲的驱使之下,常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会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

然而,尽管这一阶段的孩子,会惊恐于自己的生理变化,更会对异性的身体表现出好奇,然而对于他们而言,由于心理远未成熟,因此对于异性的认识,也仅仅处于玩伴的阶段。

第二阶段:对异性的暂时疏远期

当孩子步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变化就此发生了。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原本“和平共处”的男女同学,似乎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两个截然对立的阵营。

我们看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是男生和男生在一起玩耍、学习、生活,女生和女生一起玩耍、学习、生活,在这个阶段,假如男孩和女孩之间稍有接触,那么就会引起孩子中的骚动,被同伴讥讽、嘲弄、甚至是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