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10

第10章 人性之爱欠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7)

在看过这两个案例之后,我们的思考就此开始。

关于第一个案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李嘉诚先生为什么要让孩子参与会议?

在许多人看来,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李嘉诚自然希望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商业帝国,能够得到传承与壮大,因此对两个孩子从小进行商业思维的训练也就自然而然了。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其更深层的含义,却是在传授孩子商业经验的同时,向孩子输导一种独立参与的意识,在这种聆听与询问的过程中,孩子不仅接受了最直接的职业教育,更能够培养其以自我为核心的人生态度。

反过来,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我们的家长不仅在衣食住行上对孩子大包大揽,即使在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也往往越俎代庖,承担起本应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就像在导读中我们所提到的那样——本应自己走完的野营拉练,却是由家长开着汽车所负担的。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太多此类的现象,当孩子在各种各样的呵护中成长时,其独立能力根本无从得到开发,逐渐失去了自信、自立、自强的追求,继而变成了一个个不堪负担的“阿斗”。

关于第二个案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以洛克菲勒的财富,还要对区区几分零花钱做出如此严格的规定呢?

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孩子从要一块糖、一分钱开始,慢慢会发展到索要汽车、飞机甚至于许多不切实际的东西。所以当洛克菲勒先生对孩子的零用钱做出限制时,也就意味着让孩子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不是每一个愿望都是可以轻易实现的,更不是可以不劳而获地向家长索取的。

反观我们中国的众多家庭,尽管其物质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甚至于许多家庭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家长却仍然对、孩子毫无节制地慷慨,以至于最终不但没能换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使其独立性极差,娇生惯养,既不知道劳动的辛苦,更无从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