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01

第1章 谁决定孩子的命运(1)

前言

谁决定孩子的命运

“孩子聪慧或愚钝、成绩优秀或糟糕、品质高尚或低劣、人格健全或残缺,一切都流转变化,但它们似乎总是被什么东西决定着,就像是已经注定了一样。”

——阿德里安·爱尔维修《论精神》

再也没有比教育更让家长激动的词语了,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几乎天天提到它,无时无刻不听到它。但是,关于如何才能将孩子教育得更好,却是一个难乎其难的问题。

为了帮助理解这一谜题,我们不妨再听一听法国教育家阿德里安?爱尔维修的理性思辨:

从孩子一获得生命和运动能力的时刻,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模仿与追随是人的天性,于是他们的真正教师,其实是他们周围的对象,他们的全部观点、意识、习惯、性情……都是从这些教导者之中得来的。

现在我们明白,教育的真正意义何在了。

教育,是让一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正确的心智、美德、与天才,让正常的孩子日趋伟大,让有缺陷的孩子获取幸福。其前提是,我们必须掌握一种缔造伟大与幸福的工具,这种工具正是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式与环境,而每个孩子都只是教育下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着怎样的教育,也就有着怎样的孩子。

因此,这一缔造未来的教育过程,从时间上讲,开始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从空间上讲,则是处在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

当我们了解了这一切之后,不妨自问一下:

在当下的中国,我们的家庭教育,可曾达到了足够的高度,足以为我们的孩子缔造伟大与幸福?

在许多中国父母看来,他们无不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为子女铺垫一条成功之路,愿意为其提供最充足的资源支持,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满意者少,失望者多。

看到这样的现状,相信没有人不会感到悲凉。这几乎是一个民族教育方面的最大悲剧。

也许有许多专家、学者,会为我们分析出中国家庭教育的无数成功之处,无数家长们也可以现身说法,告诉我们用中国家庭的模式来教育子女,有着怎样的先天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