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官员表示,“三公经费”公开更加细化,有助于更好接受百姓监督,减少政府花钱的随意性,提高政府花钱绩效。
社会公众对财政部官员的观点并不赞同,普遍的看法是,这次中央各部委的“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大有作秀之嫌,对“嘴上腐败”并无实质性的制约。网民的反应更为强烈。在网民们看来,“公务接待费”的主体是“吃喝费”,与巨大的挥霍额度相比,0.64亿元的减幅实在微乎其微,不足以体现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不足以体现治理“嘴上腐败”的决心。中央各部委“象征性”的举动只能说明权力机构的官员们不甘委屈自己的一张大口。请看网民的具体反映(摘录于新浪网):
qwe民[重庆]:说明以前太多了,现在减了,但也不少,说不定明年又要减。
爱国老者[美国得克萨斯州]:除了对外宾,就不该有接待费!
吴癌[江苏镇江]:再减去一半都不为多!因为那是工、农及纳税人的血汗!
环球金融中心[新加坡新加坡]:主动减少? 100亿减少1000万,算减少?
吕慧芝[江西南昌]:为什么有接待费,减得太少。
一群黑蚂蚁[山东青岛]:总体降低4.3%,多么可怜的数字,党和政府一直在讲控制公款吃喝,恐怕政府稍微控制一下那些肆意挥霍的官员,这部分就省出来了吧?而其他该腐败的还是要腐败。
dyh2263[河南开封]:我记得7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正厅副部级别的领导下我们单位检查工作,都是在食堂和职工一样排队打饭,饭后交粮票和伙食费。后来不让他们排队了,由通讯员给他们端到房间里吃,伙食费也不收了,再后来就是单独给他们做饭,还有酒。再后来就是外出吃饭,再后来……。发展到现在,单位领导也吃小灶了,每个领导一辆小车,一把手2辆小车,一个越野一个坐车,上面来个办事员也去大宾馆了,目前虽然说是不让大吃大喝了,单位食堂装修了,食堂炊事员也换高手了,哈哈,下一步如何发展还不知道呢
1lzpyx168[北京]:不是主动减少公务接待费,就不应有公务接待费,西方国家部委有接待费吗,西方国家的总统是开自己的车回家的。
大司马哇[北京]:不公开支出明细,真减假减无法核实,数字没可信度。
朱渠律师[江苏徐州]:现在谁缺吃饭的钱?缺住宿的钱?干吗要由纳税人来替他们买单呢?我出差,如果是委托人出钱,我住好点的酒店,就感觉踏实,如果是我自出钱,我很少住四星级以下的酒店,花自己的钱,心安理得。这个觉悟的都没有,怎么可以做管理社会的社会精英?
1jkfl1[上海]:他们的职位就是一个工作岗位,为什么每人要配公车,他们就那么穷。为什么要有接待费,他们就那么馋。老百姓上班全是用自己的,吃自己的。他们以为现在还是帝王社会,他们都是皇帝吗?历史上一个皇帝倒下去,如今变成千万个皇帝站起来。
花卉笑容[江苏南通]:国内就不该有公务接待费!有自己的工资,出差到外地或到下级就该吃自己的。出差补助费照发!
可爱的zhao[广东]:除接待外宾外,应取消对内接待费,吃饭自己掏饯,出差有补助,减少腐败机会。
蓝鱼京[江苏连云港]:多少年的老毛病,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炒股159753[安徽马鞍山]:明天晚上全国各地的官员们,在个大酒店,白吃白喝了多少百姓的血汗钱啊,看看酒店门口的腐败车,就知道中国有多腐败。
长江之 浪花朵朵[江苏南京]:中央部委主动减“三公”经费,固然值得称赞(在当前)。但深入一想,从法制的角度、从公民的角度看,似乎问题多多。故以为,今后还是从“被动”的角度多去做文章,“主动”权应该还给公民,而具体来说就是还给各级人大。故意说主动,好像他们有多么的高风亮节。
野兽1230[重庆]:又是“主动”减少接待费?好像又给了国民很大恩惠一样,那是纳税人的线,你少用了一点算是对大家的恩惠?
az8759[四川成都]:其实无非就是把三公经费的钱做到其他账目里嘛。大家都懂的。
山东纵队2012[山东烟台]:部委减了,可省委、市委、镇委、村委也减了吗?没有,绝对没有。谁管呢?自己管。后果如何呢?所有人都知道了吧。
中敖[北京]:看了上述部委亮出的公务费用数目很是费解,美其名曰比过去少了!与原来的借故游山玩水,公车私用,出国旅游,胡吃海喝的预算比较,当然少了一点点,怎么能与过去那种离谱的预算比较?
黑水珏[吉林长春]:各部位每年接待费上亿,象征性减几万,糊弄鬼呢?
小酷猫嘟嘟[辽宁大连]:政府工作人员应该裁员,如果能够裁员50%,老百姓能够减少纳税,才说明你们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否则是老百姓为你们服务。
eyongwang[香港]:减一半还有多的。
广东青岛[山东青岛]:所谓三公!!!就是官员公开的福利补贴!!!公务接待费合理化了(相互间吃了白吃,还有出差补助),中央历年管吃喝的红头文件无效了。高,实在是高!
ioplkj0[山东威海]:裁百分五十官下岗/禁止公款吃玩车/否则以贪污论处入刑/双开罚款永不录用。
讥讽、质疑、抨击,却没有赞扬。网民们对中央各部委“主动减少”招待费的反应何以如此“高度一致”?的确值得执政当局深思。有媒体载文指出:之前,国务院及各地政府此类性质的文件、规定并不少见,往往是“雨过地皮干”,长效作用并不明显。此次中央“八项规定”、 军委“禁酒令”及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再次引起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中央各部委“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后引起热议,皆说明社会各界对整治“公款消费”的渴望更加强烈,也说明解决“公款消费”的契机再次来临。但必须提醒的是,确少长效机制做保障,任何“禁令”都避免不了属昙花一现的命运……
无须忌言:是政府官员们把中国推进了酒缸!官员们的如此“神力”是被“公款消费”养出来的。这样的推论几乎无人置疑。我们必须承认,“酒疯”的强大后盾一定是“公款”,只要有它存在,“酒疯”就不会消失。所以,遏制“酒疯”必须釜底抽薪——堵住“公款消费”这个最大的“疯洞”。
近几年,社会舆论呼吁“吃喝入罪”声浪逐高。许多网友建议以“严刑重典”对付公款吃喝,这一建议有较高的赞同率。公款“吃喝入罪”,在国外早已有之,我国也有司法先例。以法追究公款吃喝的责任,确不失为治理公款吃喝的“杀手锏”。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堵住“嘴上腐败”,除了用“严刑重典”,还需建立起遏制公款大吃大喝歪风的长效机制。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建言:最为有效的措施莫过于进一步深化“三公消费”公布制度,细化各种消费明细,让公务人员吃掉的每一笔公款都记录于财务公开的账本之中,让嘴上腐败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人们对“吃喝入罪”的必要性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有些官员就显得大惑不解:不贪污不受贿,吃点喝点有何罪?这些官员们大概忘记了,目前的现状决不是“点”的问题,而是“大吃大喝”,“疯势”惊人。一位财大气粗的老板曾感慨道:在酒桌上不能和国家官员比阔,个人再有钱也比不过官员,因为他们花再多也是国家的钱,不需要眨眼睛。的确,正是因为官员们公款吃喝“不眨眼睛”,每年白白吃喝掉国家数千亿资金,让百姓的血汗变成“污水”白白流去,这不是“犯罪”是什么?吃掉了共产党人的形象,喝坏了社会风气,衍生那么多的祸端,不是“犯罪”是什么?
“公款吃喝”罪不容恕,“吃喝入罪”对官员们酒桌上随意签单、肆意挥霍的“便利”是个极大的限制,这种限制对保护国家资财极有好处。那些自喻“两袖清风一肚子酒精”的官员们再不要“想不开”了。
也有人担心:法不责众,“吃喝疯”如此普遍,管得了谁?还能大行牢狱吗?对于这种担心,须提醒几点:一,“疯源”在上面,“法杖”自上示威,有几个高官愿为“吃喝”葬送自己的前程?杀一儆百,下面众人自然不敢再掉以轻心;二,社会心理早以对“吃喝疯”怨声载道,各级早已不堪重负,无不渴盼对此严刑重典。依此两点,足以证明“吃喝入罪”期遇良机,不必担心“法不责众”。
“吃喝入罪”一旦实施,受冲击最大的是官员队伍,因为官员是公款吃喝的“主力军”。一位地方高级领导干部就说:我历来反对大吃大喝,但特殊情况下吃喝问题似乎难以避免。若真要“吃喝入罪”,法律面前没有“特殊情况”,我手下哪个干部为此获罪,还真不忍心。这个“不忍心”提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吃喝入罪”的法律条文会不会为“特殊情况”留下缝隙?二是“吃喝入罪”对官员的惩罚会不会“从轻发落”?如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吃喝入罪”便大打折扣了。“不忍心”当然体现了对干部的爱护,问题是需要搞清爱护哪些干部,对于目无法纪的干部爱他何用?这种官员越少越好,“吃喝入罪”对清理官员队伍中的“劣质品”也是个帮助,所以大可不必“不忍心”。
社会舆论强烈呼吁“吃喝入罪”能否实现,最终要看中央政府的决心;“吃喝入罪”的法律尺度如何把握,那是法律专家的事。需要强调的是,“吃喝疯”肆意挥霍国家资财的确是种犯罪行为,对这种行为的视若无睹以及纵容也是犯罪。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扼制这种犯罪行为,对“法杖”的仰仗就无须犹豫。
“吃喝入罪”的意义不是单纯的,此举势必波及到“三公经费”的管理,最终将形成对“公款消费”的全面宣战。所以有人展望说,倘若能够实现法律对“公款消费”的有效制约,中国收益的将不仅仅是节约,更有崭新的风气、国人对执政者的信心……
**************************************************
公款“吃喝疯”对党风、对政风、对社风造成的危害不可轻视,同时也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公敌”。正因如此,从2012年至今,最高决策层接连打出“组合拳”重击“吃喝疯”。虽然,公款吃喝之今并未彻底逍遁,但人们有理由相信,公款“吃喝疯”一去不复返的日子值得展望。
《公款吃喝戒》
百姓汗水摔八瓣,
辛劳一年得几钱?
官宴一顿喝头牛,
谁人听了不心寒。
公款吃喝引众怨,
酒水莫坏“鱼水”缘;
节省钱财予民生,
何愁社会不欢颜。
奢侈浪费似成玩,
酒桌腐败有罪端;
举杖挥剑断其供,
为求清爽依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