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32023100000081

第81章 师仪天下的伏湛

“原文”

其冬,车驾征张步,留湛居守。时蒸祭高庙,而河南尹、司隶校尉于庙中争论,湛不举奏,坐策免。六年,徙封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户,遣就国。后南阳太守杜诗上疏荐湛曰:“臣闻唐、虞以股肱康,文王以多士宁,是故《诗》称‘济济’,《书》曰‘良哉’。臣诗窃见故大司徒阳都侯伏湛,自行束修,讫无毁玷,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经为人师,行为仪表。前在河内朝歌及居平原,吏人畏爱,则而象之。遭时反复,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陛下深知其能,显以宰相之重,众贤百姓,仰望德义。微过斥退,久不复用,有识所惜,儒士痛心,臣窃伤之。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智略谋虑,朝之渊薮。髫发厉志,白首不衰。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古者选擢诸侯以为公卿,是故四方回首,仰望京师。柱石之臣,宜居辅弼,出入禁门,补缺拾遗。臣诗愚戆,不足以知宰相之才,窃怀区区,敢不自竭。臣前为侍御史,上封事,言湛公廉爱下,好恶分明,累世儒学,素持名信,经明行修,通达国政,尤宜近侍,纳言左右,旧制九州五尚书,令一郡二人,可以湛代。颇为执事所非。但臣诗蒙恩深渥,所言诚有益于国,虽死无恨,故复越职触冒以闻。”

“译文”

这年冬,光武征讨张步,留伏湛居守。

当时在高庙举行冬祭,而河南尹、司隶校尉在庙中争论,伏湛没有举奏,被策书免职。

六年,迁封不其侯,食邑三千六百户,遣就国。

后南阳太守杜诗上疏荐举伏湛说:“臣听说唐尧、虞舜亲如股肱,因此社稷康盛,周文王以人才鼎盛而得安宁,所以《诗》称‘济济多士’,《书》曰‘股肱良哉’。臣杜诗见故大司徒阳都侯伏湛,自十五岁而志于学,未尝有所毁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经学堪为人师,论行为堪为仪表。前在河内朝歌及居平原,官吏百姓畏爱,以他为楷模而仿效他。遇到时局反覆,兵凶连年,而伏湛能秉节义持操守,有不可夺的志气。陛下深知其能,授以宰相重任,众贤百姓,仰望德义。后以微小过失免退,久不复用,有识之士感到痛惜,儒生士子感到伤心,臣私下为之惋惜。伏湛容貌堂堂,智略谋虑,朝廷的集大成者。从童子立志,至白首而矢志不衰。行动足以向导王室,名气足以光示远人。古时选拔诸侯以为公卿,所以四方回首,仰望京师。柱石之臣,应居辅弼之位,出入宫廷以补救缺漏、纠正过失。臣杜诗愚戆,不足以知宰相之才,我只怀有区区小才,敢不尽忠竭力。臣前为侍御史,呈上密封奏章,讲伏湛公正廉明,爱护部下,好恶分明,世代儒学,素持声名信誉,能晓经术,修养德行,通达国家大政,尤其应该作为近臣,纳言于左右,按旧制九州共选五人以任尚书,令则一郡有二人,可以伏湛代一人。颇引来执事们的非议。但臣杜诗蒙恩深厚,所言只要有利于国,虽死无恨,所以再次越职触冒上奏。”

“点评”

伏湛字惠公,是琅玡东武人。他这个人,是一个品德高尚、师仪天下的人。

追溯一下历史的话,伏湛的九世祖叫伏胜,字子贱,就是所谓的济南伏生,在历史上是很有名望的一个人物。伏湛的祖父伏孺,在武帝的时候,在东武为客座教授,于是,就在东武定居,繁衍后代,家族都以东武为家了。

伏湛的爹叫伏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教授成帝,为高密太傅,别成一家自成名学。他的学问很高深。你想,有这样的父亲,能教得了皇帝和众人,那还不更加倾心地教导自己家的孩子吗?伏湛耳濡目染就学到了很多学问,有着很高的修养。

伏湛平时就非常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大家都很喜欢他。并且,伏湛从小传授父业,教授数百人,也是一个传播知识、教化于人的师者。

成帝时,因为父亲任要职,加之他自己品学兼优,能力很强,就任命为博士弟子。后来,他五次迁官,到王莽的时候,官就做到了绣衣执法,使督察大奸,后来又任后队属正。可谓是仕途通达啊。说话间,就到了更始立为帝的时候了。更始让伏湛担任平原太守的职务。

那个时候,到处乱糟糟的,风起云涌,战事不断,天下很不太平。可是,我们的伏湛却很安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淡定。怎么个淡定法呢?他仍然教授不废。什么意思?就是你们打你们的仗,折腾你们的,我自教我的书就是了。不为所动,也不为惊扰。这可是一种难得的思想境界和内心修养啊。

更难能可贵的是,伏湛还对他的妻子儿女们说:“年谷不登,国君应撤席;今百姓都挨饿,怎么能独饱呢?”于是共吃粗粮,把俸禄所得拿来赈济乡里,来客达百多家。由此可见,伏湛的品德不仅仅是在思想上,更多地还是体现在行动上。

那时候,他手下的门下督素有气力,做事情也很彪悍,看到当时形势大乱,就谋欲为伏湛起兵,伏湛恶其惑众生事,非常讨厌,于是立即将他收斩,悬首城郭,以示百姓,从此官吏百姓信服向往,郡内以此安定。

平原一郡,是伏湛所保全的。如果伏湛不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来处理复杂的关系,那么,这个城市早就起兵作乱、百姓遭殃了。

光武即位后,知道伏湛是名儒旧臣,想令其主持内职,征拜尚书,由他审定旧的典章制度。

当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帝以伏湛任宰相,拜为司直,行使大司徒职事。光武每出征伐,常留他镇守京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27年),代邓禹为大司徒,封为阳都侯。

当时彭宠谋反于渔阳,光武想亲自出征去收拾他。伏湛却持有不同的意见,他上书劝谏光武帝,说:“臣听说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征询同姓的意见,然后谋于群臣,再占蓍龟,以定行事,所以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其《诗》说:‘上帝对文王说:要取得友邦的支持,要团结兄弟友国,要准备攻城云梯,要准备临车和冲车,以讨伐凶恶的崇国。’崇国城守坚固,三旬不下,退而修政复伐,所以重人性命,俟时而动,所以能三分天下有其二。陛下承大乱之极,受命为帝,复兴光大祖宗,出入四年,灭檀乡,制五校,降铜马,破赤眉,诛邓奉之属,不为无功。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征边外;且渔阳之地,逼近北狄,彭宠困迫,必求其助。

“又今所过县邑,尤为困乏。种麦的人家,多在城郭,听说官兵将到,必事先将麦收割回去了。大军远涉两千多里,士马困倦,粮食转运艰阻。今兖州、豫州、青州、冀州,都是中国版图城邑,但盗贼纵横,还没有归化。渔阳以东,本属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在和平时期,尚且还要内郡资助,何况现在荒耗,难道值得先讨伐吗?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怀疑惊怪,百姓恐惧不安,这是臣非常疑惑的。希望你远览文王的重视兵力、博采众谋,近思征伐前后的各种事宜,顾问有司,使他们极尽愚诚,采其所长,以圣虑而选择之,以中土为忧念。”

帝览其奏,就决定不亲征了。无论是什么样的战争,其危害性都是非常巨大的。遭殃受害的,首先就是黎民百姓。而伏湛不主张光武帝亲兵征伐,一则是为光武帝着想,二则是为黎民百姓着想。他的心里,常常怀着慈悲。慈悲为怀的人,才能够兼怀天下,才能够为人师表,师仪天下。

当时,伏湛的师仪早已经传播千里,很多地方的人都信仰和向往他这个人。那时贼徐异卿等万余人占据富平,官兵连攻不下,人家人多,装备也好,军需充沛,光武帝的将士攻打的时候,遭到了坚决抵抗,久攻不下啊。攻城的人很着急。光武帝也很着急。不过,那些贼人只说:“愿向司徒伏公投降。”光武帝知道伏湛为青州、徐州所信仰向往,就派他到平原去。伏湛一到,徐异卿等当天就归降,并亲自护送伏湛到洛阳。这是一种什么力量?这是一种连千军万马的军威都无法比拟的无形无影的师仪德威。人家投降的,不是强大的军队,投降的是伏湛强大的人格魅力。

伏湛的思想观点是什么呢?他认为,虽在仓促紧迫时,也要本于文德,认为礼乐是政化之首,虽跌倒倾覆也不可有违。他于是就奏请举行乡饮酒礼,得到光武帝的批准后开始实施。

大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伏湛崇尚的是恩德教化、礼仪修养,用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官吏和百姓的综合素质,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不主张动不动就动武力,打打杀杀。即使到了迫不得已要打仗了,也要尽可能地打文明仗,不要为打仗而打仗,使黎民百姓遭殃受罪。

可是,就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重臣,在后来却因为一件小事情,一个小疏忽,被罢免官职!这可真是可惜可怜加可悲了啊。俗话说,瑕不掩瑜,即使再好的玉也会含有一线瑕疵的,何况是人?

师仪天下的伏湛被光武帝因为芝麻粒大的一点小事给炒了鱿鱼,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很多人为他感到惋惜。

前面选取的那一段文字,就是一个叫杜诗的上疏荐举伏湛,为他鸣不平。

皇帝听到大家的声音之后,也在反思,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也太过草率了。前后想一想,这个伏湛呢,的确很优秀,很难得,这样罢官去职,实在是不妥当啊。于是,在建武十三年(37年)的夏天,光武帝又应大家之呼声,应时局之需要,征召伏湛还朝,让他回来上岗,令尚书选择日期以封拜官职,可是正在皇帝召见赐宴的过程中,伏湛竟然中暑了,很快病逝,造成了千古遗憾。

光武帝也深感遗憾和懊悔啊。你说当时不那么让他下课,而是宽容一点让他继续工作在那个岗位的话,哪里有这样的遗憾事发生呢?于是,光武帝就赐棺材给伏湛,并且亲自前往吊唁,派遣使者送丧修筑墓室。

然而,这千古遗憾,早已经铸就,是无法再弥补的了。这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为人啊,要宽容一些才好。我们不妨宽容地对待别人的小缺点、小错误,不要因为别人有点小过失,就一棒子打死,令其永无翻身之日,永无改过之机。否则,我们也会酿成这样的千年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