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32023100000131

第131章 性急吃不到热豆腐

“原文”

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乃与同时郎上书直谏。太后大怒,收执根等,令盛以缣囊,于殿上扑杀之。执法者以根知名,私语行事人使不加力,既而载出城外,根得苏。太后使人检视,根遂诈死,三日,目中生蛆,因得逃窜,为宜城山中酒家保。积十五年,酒家知其贤,厚敬待之。

“译文”

杜根认为安帝年纪大了,应该亲理政事,于是与同时郎上书直谏。

太后大怒,逮捕了杜根等人,使用缣袋装着,就在殿上打死。

执法的人因杜根有名气,悄悄地告诉打杀的人,不要太用力,后来用车子拉出城外,杜根苏醒过来。

太后使人检验尸体,杜根假死,三天,眼睛中生了蛆,因此得以逃跑,在宜城山中一家酒店里打杂。

共十五年,酒家知道他是个好人,待他很恭敬。

“点评”

杜根字伯坚,颍川郡定陵县人。他的爸爸叫杜安,年轻的时候就很有志气,有节操,十三岁的时候就拿到了太学的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是神童。京师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都羡慕他的名声,有的写信给他,杜安不拆开看,都收藏在夹壁里。他聪明就聪明在了这里啊。后来因罪逮捕贵戚宾客,杜安打开夹壁,拿出书来,印封还是原来的样子,都没有拆封,因此没有遭到祸害,当时的人非常尊敬他。他位至巴郡太守,很有政声。

而他的儿子杜根呢,天性方正笃实,是一个急性子。永初元年(107年),推举为孝廉,任郎中。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当时是和熹邓后临朝听政,权柄在外戚手中。

杜根认为安帝年纪大了,应该亲理政事,于是与同时郎上书直谏。你看看,挺聪明的一个人,居然干了一件要命的糊涂事!都是性子急惹的祸啊!

果然,太后大怒。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啊。好你个杜根啊,怎么着?想叫我下台啊?门儿也没有我告诉你!于是,太后就逮捕了杜根等人,找了个袋子装起来,朝殿里一扔,恶狠狠地说:就在这里给我打死!

执法的人因杜根有名气,悄悄地告诉打杀的人,不要太用力,象征性地噼里啪啦打了一通,之后用车子拉出城外,杜根就苏醒过来,大难不死啊。可是,狠毒的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灯啊,她派人去验尸,看看到底死了没有啊。杜根就爬在死人堆里装死三天。结果,他的眼睛里都生了蛆,验尸的人一看,嗯,都这样了,还有个活吗?死翘翘了!因此,杜根才得以逃跑。捡了一条命之后,就在宜城山中一家酒店里打杂,当了个店小二。这一干就是十五年,酒家老板知道他是个好人,待他很恭敬。

等到邓氏诛杀,皇上左右的人都说杜根等人尽忠。皇帝不知情啊,就说杜根已经死了,太可惜了啊。于是下诏布告天下,要录用他的子孙。

杜根刚回到乡里,征召到公车,授侍御史。之前,平原郡吏成翊世也谏太后归政,获罪,这时与杜根同被征召,选为尚书郎,二人都见任用。你看看,终于熬出头了,我们也都舒了一口气不是?

有人问杜根说:“以前遇祸,天下的人都同情你的忠义,你的朋友又不少,为什么要自苦到这个样子?”杜根说:“在民间辗转,不可能不露踪迹,偶然被发觉,灾祸就要降临亲友,所以我没有这样做。”

顺帝时,稍升济阴太守。而他后来选择了罢官归家,年七十八逝世。

上面的那个成翊世字季明,年轻时好学,熟悉道术。他的遭遇和杜根如出一辙。

延光时,中常侍樊丰,帝乳母王圣共同诽谤皇太子,并把皇太子废为济阴王。

翊世一看,觉得太不像话了。于是,他连连上书申辩,又说樊丰、王圣诬陷皇太子,欺罔皇上的情状。可惜的是,皇帝不听他的,樊丰等人于是用重罪陷害他,下狱当处死,有诏只免去他的官,放归本郡,胳膊拧不过大腿啊。宫廷深,深似海,你摸不到深浅贸然行动,往往会惹火烧身的。前面的那个杜根就是这样。这下好了,官就没了。

等到济阴王立,即顺帝,司空张皓辟举他。

张皓因翊世之前为太子的废黜申辩,据理力争,惨遭陷害,而极力推荐他为议郎。成翊世认为自己的功劳不大,不好意思接受这个职位,自己请求回去。

三公频频征辟,就是不答应。尚书仆射虞诩最器重成翊世,想招他共参朝政,于是上书推荐他,征授议郎。后来尚书令左雄、仆射郭虔再举他为尚书。

成翊世到了工作岗位之后,在朝廷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的,百官都很敬爱他。

杜根和成翊世,都是忠义之士啊。杜根以前是一个急性子,急着想让皇帝亲政,结果惹来了杀身大祸。异常变故改变了他的急性子,先是趴在死人堆里装死三天,接着悄无声息躲在酒店里当服务员当了十五年,这是多么大的耐性啊。不读历史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浅薄,不经历事情不知道天高地厚。人的性格,是会在一次次的人生际遇中,转变升华的。问题是,当你经历了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不知道总结经验,调整心态,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那就说明你还没有长大,还没有学会成长。人总是在磕磕碰碰的遭遇里,慢慢学会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