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里诺科河,南美洲主要河流之一。从主源委内瑞拉和巴西交界的帕里马山至大西洋河口,全长2 930千米。流域面积944 000平方千米,跨委内瑞拉国土的4/5和哥伦比亚国土的1/4。北、西抵安第斯山脉,东至圭亚那高原,南达亚马孙河分山岭。为南美三大水系中最北面的一个水系。干流源出委内瑞拉和巴西交界处海拔1 074米的帕里马山(西经63°21′,北纬2°19′),先流向西北,再流向东北,整个流程呈一大弧形。上游接纳众多支流,水流湍急,西北流至圣费尔南多附近进入中游。北流不远,形成长达420千米的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界河。这一段河道流经花岗岩岩层,多急流、险滩和瀑布。流过“阿图雷斯急流”之后,逐渐转向东北流,即进入下游。流经平原地带,流速减慢,河面展宽至8千米。自阿普雷河汇合点以下,河流迂缓,泥沙堆积,形成许多沙洲。
在委内瑞拉的巴兰卡斯进入三角洲。三角洲面积2万多平方千米,且每年向外延伸45米。干流分成17股叉流注入大西洋,其中以南面的格兰德河水量最大,是巴兰卡斯通往大西洋的主要航道。奥里诺科河的主要支流有瓜维亚雷河、梅塔河、阿劳卡河、阿普雷河、考腊河、卡罗尼河等。上游在埃斯梅拉尔达附近,向南分出一部分河水,经过长354千米的卡西基亚雷运河这一分洪道注入内格罗河,从而使奥里诺科河和亚马孙河两大水系相沟通。奥里诺科河流域属热带气候,分布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水量丰富,洪水期(4—10月)常淹没沿岸大片土地。干、支流多急流、瀑布,富水力资源,仅支流卡罗尼河蕴藏的水力资源就达1 000万千瓦,居南美第一。自河口至阿亚库乔港,长约1 100多千米,整个下游均可航行河轮。海轮可通至卡罗尼河口以西博利瓦尔城,航程363千米。1967年在博利瓦尔城建成长1 680米的奥里诺科河大桥,将亚诺斯草原和圭亚那高原地区连成一片。流域内富有铁、锰、镍、钒、铬、金和金刚石等矿藏。北部和西北部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已经开发。
阿亚库乔市
秘鲁中部山地城市,阿亚库乔省首府。海拔2 440米。人口5.3万(1981年)。建于1539年,曾名瓦曼加;1824年著名的“阿亚库乔之战”结束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1825年改现名。矿产区和农牧区的贸易中心;有纺织、酿酒、陶器工业及一些手工业;皮制品、银饰品在国内享有盛誉。有公路通利马、库斯科和皮斯科。城内多殖民时期建筑,并有17世纪建教堂。有1677年创建的瓦曼加大学等高等学校。
圣弗朗西斯科河
圣弗朗西斯科河,南美洲大河之一。全长2 900千米,流域面积631 133平方千米,为巴西第三大河,也是整个流域全部在巴西境内的最大河流。源出巴西东部米纳斯吉拉斯州西南部卡纳斯特拉山脉东麓。向北流经中央高原,流程1600千米,在彼得罗利纳上游约160千米处,河流折向东北,进入长约500千米的急流、瀑布区。出保罗·阿方索瀑布进入下游,东南流约240千米,在阿拉卡茹市以北约97千米处注入大西洋。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上游群山峡谷段和彼得罗利纳附近的急流、瀑布段。总蕴藏量估计为5.2亿千瓦。上游地区为“卡廷加”群落,以耐旱多刺植物为主。中游地区从热带草原过渡为半落叶林带。下游为泛滥平原地区。流域气候干旱炎热。平均最高气温36℃,极端最高气温为42℃。
中游地区年降雨量500—1 000毫米,河口地带1 000—2 000毫米。夏季多雨,冬季干旱。河流水位变幅高达10米之多。冬季所有支流全部干涸。茹阿泽鲁上游河床枯水期仅剩下狭窄水道,而在雨季河面宽达数千米。多支流。左岸有帕拉卡图河、乌鲁库亚河、科伦蒂河和格兰德河;右岸有大韦尔迪河、帕拉米林河和雅卡雷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玛瑙、金、铁、钻石、汞、铜、锰以及硫磺、盐等。沿河两岸原有的热带半落叶多半已被清除,用以发展种植业。农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菠萝、茶叶、咖啡、甘蔗等。河上建有多座供灌溉用的大水库,为中游干燥地区的重要灌溉水源。下游的保罗·阿方索瀑布落差84米,流量达3 000立方米每秒,附近为遍布热带森林的峡谷,已开辟为国家公园。1960年建成的保罗·阿方索水电站装机容量为52万千瓦,向巴西7个州供应电力。在保罗·阿方索瀑布之上,可通航至上游的皮拉波拉,航程约1 600千米。在沟通沿海和内地、北部和南部的交通上,圣弗朗西斯科河系有重大意义,在巴西被誉为“象征国家统一之河”。
保罗·阿方索瀑布
巴西东北部圣弗朗西斯科河下游的瀑布。在阿拉瓜斯州和巴伊亚州交界处,距入海口约306千米。圣弗朗西斯科河从高原流入沿海低地,形成一系列急流和3个大瀑布,落差84米,平均流量3 000米3/秒,汛期流量超过10 000米3/秒。建有大型水电站(144万千瓦),兼防洪、灌溉、航运之利。电力供应萨尔瓦多、累西腓等东北部城镇。瀑布以下遍布茂密的热带植被,以瀑布为中心辟有国家公园。现正在其下方建设一个装机容量295万千瓦的引水式大型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