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楼,绣出的是一朵开不出的花;斋月轩,望到的是一轮不能圆满的月。
雨中,我伫立在贞孝牌坊前,心里掠过一丝寒意的同时,倍感信念的温暖。
被列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东乡县黎圩镇的浯溪村近年来我先后去过多次,每次几乎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一
站在浯溪村口乍一看,这个有着100余户、近400人口的村子与其他村落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春雨过后,乳白色的雾霭在山间、村头久久不曾散去,掩映在山岚之中的房舍依稀可辨。这时,伫立其间,只觉四野迷蒙,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撩起轻纱,走近村子,你才会发现在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极具赣东地方特色又兼苏州园林布局的浯溪的独特之处。这个占地14903平米的村子,集中了明、清建筑59座,且大部分至今保存完好。其中,特别为王廷垣修建的“状元道”尚存,其为江南各文化名城所罕见;为旌表王士柏之妻李氏而竖立在村头的贞孝牌坊成为抚州的唯一遗存,因而被缩小比例重新仿制并陈列在抚州博物馆中让人观瞻。
浯溪村始建于南宋庆元元年,即1195年,其始祖为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第四孙王志(王子春),王先公率先从离此不足4公里的上池瑶田迁徙至此。千百年来,其在该村已繁衍子孙344代,不仅为该村留下了大批具有考古和观赏价值的明、清建筑,同时也为东乡增添了深厚的文化气息,为抚州绵延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明、清以来,该村先后出状元一名,另有13人进士及第,21人得中举人。明成祖永乐年间,王汝为一家四代先后7人荣登甲科,轰动一时,至今仍传为佳话。
2005年春,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和国家故宫博物馆馆长的郑兴淼曾亲临浯溪村考察。200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浯溪村被列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这是继王安石故里黎圩上池村之后,东乡在历史人文遗存方面获得的又一殊荣。
二
明代天启乙丑年高中状元,官至礼部侍郎、詹事府正詹的王廷垣是浯溪的荣耀和骄傲,他将浯溪的文风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凸显这个高度、崇尚他的治学精神,当地学子、官员倡议在该村修建了一条宽1米,长450米,穿村而过、通达南北的状元道。这条道的两旁用方砖砌界,中间铺上石板或卵石,一年四季干爽光洁,踩在上面结实厚重。村规约定,这条道专供状元郎王廷垣回乡省亲或是接见地方官员时使用,并且只允许他一人行走,其余陪同人等只得在状元道的两侧跟随,即使是被召见的幕僚或当地村民迎娶新人也不得使用,这条规矩一直沿袭了多年。
如今,这条状元道风貌依存。行家说,这样的建筑遗存在江南古建筑中极为罕见,也是东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古镇黎圩崇尚才学的一个有力的佐证。
因为这条道的存在和指引,黎圩镇、浯溪村才子辈出,文风绵延。
曾当过明万历皇帝老师的王廷垣的官厅世称“官吏府”,由四栋紧密相连的宅院组成,每栋均为上、中、下三堂加照壁、天井结构,除其中的一栋于90年代不幸焚毁之外,其余均保存完好,有的至今还住有人家。从小巷的侧面进入宅院,推开厚厚的木门,跨过高高的石砌门槛,见到的是深深的厅堂,厅堂内立柱高悬、雕刻精美,天窗透明,天井犹存,祖位神龛依原样保存。大门和祖堂上新贴了春联,古朴中渗透着现代气息。
“官吏府”外是一条极具神韵的小巷。小巷长达百米,贯穿东西。站在巷口只觉宽敞明亮,头顶一线蓝天,脚下曲径通幽。巷道用条石铺就,大小相互衔接。地势虽不断攀升却错落有致,行走其间如履平地,丝毫不觉得费力。小巷两旁是高耸的院墙,除住宅的侧门和与之交汇的横向小道之外几乎没有残失。夏天,坐在小巷的石凳上避暑纳凉,上有山间吹来的丝丝凉风,下有沟渠里渗出的冷气,让人倍觉凉爽;春天,细雨霏霏,有情窦初开的女孩独自一人撑一把油纸伞在光洁的石板上走过,心中自然生出戴望舒笔下《雨巷》的意境……
这是一条惬意的、现如今一时难以找寻的小巷。在这宁静的小巷里,你可以摇响镶嵌在豁了牙的木门上那锈迹斑斑的门铃,随手扣合那把用了上百年的木制莺莺锁;你可以坐在一旁聆听扎着蓝布头巾、戴着花色袖套的老人一边剥豆荚一边聊着家常;你也可以细品年轻的母亲一边哼着自编催眠小曲一边给孩子喂奶的恬静。
小巷篆刻着过往,也绵延着未来。
三
如果状元道和那条小巷是凝固和定格的油画,那么绣花楼和贞孝牌坊就是生动和凄美的戏本。
斋月轩的进口只有一扇窄窄的偏门,穿过偏门便进入了后人俗称的绣花楼。
绣花楼是一栋占地不大、结构十分紧凑的木制楼房。厅堂几乎是开放的,没有大门,只有隔着一方天井的一块高耸的照壁。从右侧那个陡峭而狭窄的木制楼梯可以上到实际意义上的绣花楼。楼上的空间不大,视野也不开阔,一道高约齐腰的木质栅栏和楼板保存完好,现居主人将它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倚栏眺望也就一方天空,或蔚蓝,或阴沉,或白云,或细雨。一个孤寂的影子在这方小天地沉寂了54个年头……
这位18岁从金溪对桥以冥婚的形式扶棺嫁到浯溪的李姓女子,直到72岁也没有离开过斋月轩。从进门第一天起就独守洞房的李氏在丈夫——清朝儒士王士柏英年早逝后终年守寡,侍奉公婆终生,其贞孝情义感天动地。道光皇帝为旌表其贞孝,特意下旨在浯溪村建造贞孝牌坊一座。这座由儒教教谕廖晋、东乡知县张炳、抚州知府文海等人倡议并主持修建的贞孝牌坊,至今仍巍然屹立在浯溪村南。它自道光二十五年落成至今已沐浴风雨157年。
让贞孝牌坊屹立村前,并不是刻意渲染李氏恪守妇道,而是为了弘扬诚信和真情,赞美责任和孝心。
王士柏的祖父曾任两广布政使,父亲在京城为官,王士柏在与李氏订婚后即进京赶考,本准备博取功名后回乡完婚,这样既光耀门庭又双喜临门。饱读诗书的王士柏果然殿试通过,被皇上钦点为两广粮道按察使。为不辱使命,急顶缺位,王士柏随即从京城直道赶往赴任。由于日夜兼程、旅途劳顿加上水土不服,王士柏感染风寒,未及时就医,结果酿成大疾,最后英年早逝,客死他乡。李氏出自名门望族,心地善良又深蕴妇道,得知未婚夫不幸病故后悲痛欲绝,曾一度萌发殉情的念头。当得知王家尚有年迈的老母没人照顾之后,她毅然打消了轻生的念头,重新振作精神,择定吉日素服扶棺郑重地嫁入王家,以异乎常人的坚毅和亘古不变的信仰为世人留下一段贞孝佳话。
绣花楼,绣出的是一朵开不出的花;斋月轩,望到的是一轮不能圆满的月。
雨中,我伫立在贞孝牌坊前,心里掠过一丝寒意的同时,倍感信念的温暖。
四
浯溪村村口正南的大门亭是近年来在原址上重新修葺的,门楣上刻有“南垣翠秀”四个大字,与村北一八字门亭的“科里甲”三字遥相呼应。虽各有特色,都不及村中央的“奕世甲科”牌楼雄伟气派。该门楼系部院、知县为纪念王汝为一家四代七人荣登甲科而建。
生于明成祖永乐年间的王汝为崇尚读书,且教子有方。他的儿子王常考取进士,他的三个孙子一个考取进士,两个考取举人,侄子王统跟着也考取进士。到重孙王廷垣这辈更是出类拔萃,天启五年(1625年)他竟然得中头名状元。至此一家四代均在朝廷为官,为浯溪村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小小的浯溪村,为何人才辈出,村民为我们解开了疑团。
浯溪村前,有一条经年流淌的小河,名字就叫浯溪。在离浯溪村1.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三孔石桥,名叫“登科桥”。“登科桥”是以前浯溪村民出门求学和进京赶考的唯一通道。这座桥的设计者根据当地的水文和地理位置,巧妙地设计了三个半圆。山洪未爆发时,河水的落差刚好在圆孔的中轴线上,顺势站在桥的侧面看桥孔的倒影,桥下便出现三轮圆圆的“月亮”。
“登科桥”果然给浯溪村民带来了好的“彩头”。该村进士辈出,能人云集。如今,村里存留的儒林第、应宿第、芳谷宗祠、官吏府等大量的明清建筑群正是浯溪村文化鼎盛、商贾聚集时的见证。
五
太阳透过云层斜射到浯溪村的上空,只见一片方方正正的斗型屋脊还是那么密集和整齐,灰墙黑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醒目的亮光。
浯溪村的美在于它凄美而感人的传说,在于它崇尚刻苦求学、不断进取的传统,在于它对善良、厚道、热情待人的民风的传承,在于钟情、守信、忠诚的人对真爱的无私付出。这些恰恰是我们应该在心中恒久保留的品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来到。
——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