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触摸教育的美
32000400000065

第65章 白老师课堂里的“三鲜招”

白老师是一位中年教师,上课日日有变化,年年有创新。这不,今天白老师又向兄弟学校的老师们抖出亮丽的一笔。

我们来看看吧。

来,咱一起背

上课伊始,白老师和孩子们将掌声送给听课的老师后,说:“同学们,我们来一起背诵学过的诗歌《我们的手》。老师背前句,同学们背后一句。”

师:我们的手,是电线,

生:在爸爸和妈妈之间,

传递着光,

让他们的幸福像灯一样明亮。

师:我们的手,是桥,

生:跨越海洋,

在陆地和陆地之间,

传递彼此的问候。

师:我们的手,是船,

生:在心灵和心灵之间,

托起洁白的帆。

师:我们的手,是小鸟,

生:在星辰和星辰之间,

欢乐地飞翔。

这是开局,一来一往。白老师敢于同学生过招,很牛,有底气。给人的印象是,白老师脑子里有东西。

有多大?比比就知道

白老师本节课教的是《一双手》的第二课时。这节课里第十七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听到这里,我和同学们一样,有点闷。天下第一大手,到底有多大呢?不用急,白老师的招儿来了。

白老师不慌不忙,拿起一个教具,比划着说:“看看,这是我依着课文里的描述剪出来的大手。”

生惊讶:好大哎。

师指着模型手说:我先用我的手比一下,你们看看。

众生笑,自叹道:老师的手只有二分之一大啊。

师:大家也来比比。

生1、生2、生3上台去比较。

众生笑:小得厉害呢。

课文里的难点句,经老师和孩子们的手一比,全明白知晓个透,难点突破竟然如此轻松悠然。大家可想到?白老师为这只天下第一号大手,在课前量、剪、裁,花了多少精力呢?

台上一分钟,台下无限功啊。

算一算,就明白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比较,体会到了天下第一号大手的大,现在能说说,为什么张迎善有这样的大手呢?想给他说点什么吗?

生1:张迎善,您真辛苦。

生2:张迎善,您保护了大自然,使我们的家园更美丽,今生让我敬佩。

生3:他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

生4:他的手是一双创造绿色家园的手。

师:好,同学们说得好。主人公的手不仅大,而且由于长年辛劳,也是伤痕累累啊,他的手是一双伤痕累累的手。好,再来读课文,体会他的手为什么是伤痕累累呢?

生读,完毕。

师说,我们算一算,主人公栽一棵树,手要在土里插3次,栽1000棵,就是插3000次。他一共栽了26万棵树,一共就在土里反反复复插了78万次。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现在理解了吗?

生:理解啦。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数字,请大家读课文,圈出来。

生5说:还有造林33垧。

师:好,这些数字,大家也比较陌生,我们试着换算一下,我们学校占地15亩,就是一垧。主人公造林33垧,就是有33个学校大。课文中谈到的300立方米木材,大概有400多层教学楼那么高,能体会到吗?

经这一算,抽象的数字清晰化、形象化,同学们都懂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白老师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动个脑筋,换个方式,转化一下,抽象、难懂、概念化的东西就会清晰化,明白化。

这大概就是数学转化思想在语文中的妙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