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佛教的分类情况吗?
佛教大致分为天台宗、山门派、寺门派、净土宗、白莲教、八卦教、天理教、弘阳教、黄天教、龙天教、无为教、密宗、唯识宗、地论宗、华严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曹洞宗、云门宗、律宗、俱舍宗、成实宗、涅槃宗、毗昙宗、三论宗、三阶教、摄论宗、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格鲁派(黄教)、噶当派、教典支派、教授支派、教诫支派、觉囊派、噶举派(白教)、宁玛派(红教)、噶玛巴支派、小乘佛教、部派佛教、朝鲜佛教、大乘佛教、印度佛教、中观派、瑜伽行派、日本佛教、越南佛教、上座部佛教、大众部佛教、尼泊尔佛教、欧美佛教、中国佛教、斯里兰卡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等。
佛教的“四大皆空”是怎么回事?
四大皆空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指地、火、水、风,印度古代思想认为这四者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佛教认为四大和合形成世界,对人来说,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灭,生灭无常,虚幻不实,四大最初分离而消散,而人在未死时,同样时时新陈代谢,四大随聚随散,对世间万物来说,也同样是四大合则生,散则灭,故而,人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世间也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所以说“四大皆空”。
“如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专称吗?
在民间,人们常用“如来”、“如来佛”来称呼佛祖释迦牟尼。但从广义上来说,“如来”,可以泛指一切佛,并不专指释迦牟尼佛。“如来”是梵文Tathāgata的意译,“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意思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度众生的圣者。如阿弥陀佛可称为“阿弥陀如来”,东方净琉璃国的药师佛也可称“药师琉璃光如来”。虽然“如来”可以泛指一切佛,但是用它来专指佛祖释迦牟尼已变成了约定俗成的民间习惯,因此佛家也只好任其自然地用“如来”或“如来佛”来专指佛祖释迦牟尼了。
观音菩萨为何又被称为“白衣大士”?
相传,古时有个姓潘的员外,早年经商,家财万贯,而且非常信佛,经常行善布施。潘员外虽然非常富有,家中也有好几位貌美健康的妻子,但眼见自己年事已高却还膝下无子,非常着急。一天夜里,潘员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位身着白衣的人约他第二天到江边相见。梦醒后,潘员外虽然觉得非常诧异,但仍决定赴约。结果潘员外从日照三竿等到明月当头,一直没有白衣人的影子。正当潘员外想要离去的时候,突然见江上漂来一物,在月光下发出奇异的光芒。这个东西漂到潘员外身旁就停了下来,潘员外定睛一看,竟然是一个观音菩萨的圣像。潘员外是信佛的人,急忙将圣像打捞上来,并连夜送到附近的观音禅院中,并许诺要花重金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就在这天夜里,潘员外再次梦见了白衣人。白衣人对潘员外的做法很是满意,并问他有什么请求。潘员外将自己希望得子的心愿和盘托出。白衣人让潘员外次日一早就前往观音禅院,在观音的神像前许愿。潘员外第二天一大早,就按照白衣人的吩咐来到寺庙上香许愿,并捐给寺院许多银两,作为修缮庙堂的费用。此后不久,潘员外就喜得一子,他找来画师,让他根据自己的描述将梦中的白衣人画了下来,并虔诚地供奉。这件事传出去以后,很多没有子嗣的人都纷纷效仿,而且都是有求必应,非常灵验。因此,后来人们也将观音菩萨称为“白衣大士”。
千手观音的塑像是怎么来的?
关于千手观音塑像的由来,元代赵孟頫夫人管道升所撰的《观世音菩萨传略》中有这样的记载:传说春秋时期妙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名叫妙善。妙庄王想给她找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驸马将来继承自己的王位。但妙善自小吃斋信佛,根本不愿成婚,一心想削发为尼。无论妙庄王怎么劝说,都不能使她悔改。于是在盛怒之下,妙庄王命她饮剑自刎。但剑在她的脖子上,不仅没有伤害她,反而自断成上千节碎片。狠心的父亲最后下令把她闷死。最后她的灵魂来到阴间,阎罗王却又使她在南海普陀山复活。复活的时候,妙善站在普陀山一水池中的莲花上,并在普陀山修佛道,终成菩萨。
后来,妙庄王病危,妙善不念旧恶,化为一老僧前来献治病药方,药方要求用亲人的手和眼入药。老僧指示说可到南海普陀山中去见菩萨,取得这种药引子。而派去的人果然从菩萨那里带回了药引,妙庄王终于获得救治。妙庄王病愈后,亲自到普陀山香山寺谢恩,才知道献出手和眼的菩萨正是三女儿妙善。佛陀释迦牟尼得知妙善的举动后,大为震撼,决定赐予妙善一千只手臂和眼睛,以便在危难之时,她可以拯救众生。而妙庄王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表达对儿女的怀念,令天下最好的能工巧匠为女儿塑造一尊“全眼全手观音像”。可是工匠们却听成了“千眼千手观音像”,竟雕塑出了一座千眼千手观音像,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到的千手观音的塑像。
大肚弥勒佛的原型是谁?
大肚弥勒佛的原型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契此和尚。契此和尚,号长汀子,他天生形体宽胖,肚子大得出奇,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还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他说话虽然颠三倒四,听起来也是疯疯癫癫,仔细想想却十分有道理。此外,他还经常帮人预测未来吉凶,每每都能言中。他更能预知晴雨。每次要下雨的时候,他都穿着湿布鞋走在街上,而如果是晴天,就总是穿着一双木屐。所以人们一看到这个疯和尚穿的僧鞋,就知道是否要下雨了。他无论走到哪儿,手里都要拿着一个大布口袋,每次化缘后都随手把食物扔进袋子,所以人们又都叫他“布袋和尚”。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得来的食物一股脑儿倾倒在地上,看到人们都好奇地聚拢过来,就高声唱道:“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人们对这胖大的疯和尚都感到莫名其妙,而他可以未卜先知的能力却又是那么匪夷所思,于是人们都称他为奇人。这一天,契此盘腿坐在岳林寺前的一块磐石上,口中朗朗念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随后便安然圆寂。人们联想到他平时的所作所为,认为他就是弥勒转世,于是都对他顶礼膜拜,并在岳林寺内为他建阁塑像。此后,弥勒佛在人们的印象中成为了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而弥勒佛的塑像则都是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模样。
佛教四大菩萨指哪四位菩萨?
佛教四大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
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象征智慧,他右手持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他具有无上智慧,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象征德行,传说他有延命之德,他手执如意,坐于莲台,而莲台安于白象背上,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佛教认为,观世音可以在世间人遭遇苦难或祈求幸福时达成他们的愿望,他可以化身为33种不同的形象和身份,其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象征愿力,是以度死鬼为主的菩萨,因普救众生而被称作“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其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佛教中的“天龙八部”具体是什么?
佛教的“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八大护法神。具体包括:一、天众。“天”就是神,著名的护法二十诸天的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韦驮、阎王等即是。二、龙众。佛经上说有无数龙王,专管兴云降雨,这与中国的龙王传说十分相似。三、夜叉。北京法源寺毗卢殿中,巨大的千佛雕像及其上的五方佛安置在一个石制须弥座上,石座四面刻有鬼形托扛力士之像,这些小神就是佛教护法八部众中的夜叉神。四、乾闼婆。这是香神,又是乐神。本是婆罗门教崇拜的一群神。五、迦楼罗。这是金翅鸟神。大的不得了,两只翅膀张开,就有三百三十六万里。六、紧那罗。歌神,与乾闼婆各有分工,乾闼婆专管演奏演唱俗乐,紧那罗则专门演奏法乐,是一群“宗教音乐家”。七、阿修罗。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其容貌丑陋,佛教收为护法神。八、摩侯罗迦。是大蟒神。古印度是个多蛇且崇拜蛇的国家,大蟒神也被吸收为护法神。以上八神,以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故统称“天龙八部”。
飞天是我国神话中的仙女吗?
飞天并不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而是佛教中佛陀八部侍从中的两个侍从,他们在佛经中分别被称为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婆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而且还是个男性。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所以又叫香音神。紧那罗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是个相貌端丽,能歌善舞的女性,与乾闼婆共同居住在风光明媚的天宫十宝山中,弹琴唱歌,娱乐于佛。据说他们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我们通常所说的飞天,就是他们的合称。
五百罗汉来源于一个怎样的故事?
我国许多佛教古寺都设有五百罗汉堂。关于五百罗汉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佛教故事:据说摩羯陀国有一千个僧人,其中,五百个是凡夫僧,五百个是罗汉僧。所谓罗汉僧,是指那些断除了贪、欲之念,修得正果,不受生死轮回的僧人。这五百罗汉僧平时不露其相,就连无忧王也不知他们是罗汉僧。在五百凡夫僧之中,有一个名叫摩柯提婆的,常常说一些违反教规的话,使一大批僧人深受影响。国王无忧王很生气,想把一千僧人全部淹死。这时五百罗汉僧才各显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无忧王知道后,既悔恨又惧怕,亲自到罗汉僧隐居的地方认错,并请他们回去。罗汉僧们不肯,无忧王就在国都修建一座寺庙,照五百罗汉僧的模样塑了五百尊像,潜心供奉。
何谓开光?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明、开眼,是为新建庙宇塑造神像或为旧庙宇中的佛像重新修缮、贴金或重塑后,择吉日举行的佛像开眼仪式。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除了佛像外,给一些物品,如吉祥物赋予“灵气”的祈福仪式也叫开光。由得道高僧来主持最好。平时开光的东西置于家中,须得初一、十五净手焚香,否则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开普光,则有所不同,开光的物件可随身携带。供开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制品。开光的过程是把所有的开光物件,以及写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的纸用红纸或红锦囊包好,放入一托盘中,置于佛前,请大师帮忙开光。大师念经数篇,即算是佛光普照。这种仪式在今天的寺庙、佛教圣地仍依然存在着。
何谓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大会、水陆斋仪、水陆道场等。为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度六道众生,故名。据《佛祖统记》说,水陆道场的创始起自南朝梁武帝,这位“菩萨皇帝”因在梦中得到神僧的启示,醒后受宝志禅师的指教,亲自披阅佛藏三年之久,才创立了这一法仪,并在金山寺依仪修设。
佛教所说的轮回是怎么回事?
佛教认为众生各依所作善恶业因,流转轮回于生死之间,有如车轮旋转,故称轮回。流转轮回是对因果报应的一种譬喻。佛家把人生死往来的世界分为欲界(包括财、色、名、食、睡五种,还包括地狱、畜生、饿鬼、人和六欲天五趣)、色界(位于欲界之上,是离欲的众生居住的地方,包括四静虑十七天)、无色界(在色界之上,是无形色众生居住的地方,包括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空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种境界)“三界”。又有“六道”之说,即所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指有“天福”而无“天德”者)、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一切有情众生,在未获得解脱前,都依照因果报应的规律,在“三界”、“六道”之间流转轮回,升沉不定,永无终极。只有皈依佛门,才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
什么是佛家之宝“舍利子”?
“舍利子”即舍利,是梵文Sarira的译音,又作“设利罗”,音译“身骨”,也叫“灵骨”或“坚子”。通常指高僧火化后得到的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晶物质。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的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其他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佛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经弟子阿难等人火化,化作八斛四斗舍利。弟子将其分为三份,一份升天,一份入龙宫,一份留于人世,由“摩揭陀”等八国平分,各建佛塔供奉。历经2500年的风雨沧桑,流传下来的佛祖舍利是凤毛麟角,异常珍稀。
僧人们常用的木鱼是如何得名的?
木鱼古称鱼鼓、鱼板,它是一种鱼形木制法器,中凿空洞,扣之有声。“木鱼”之名,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木鱼,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由此可知,木鱼的得名以及为何刻成鱼形的原因。在木鱼没有发明之前,僧人们使用的是“木扑”,它是一种可敲击的木块,后来一位不知名的发明者将“木扑”改为鱼型,中间挖空,不仅外形美观,敲击的声音也响亮多了。唐代或五代以前的木鱼形状,都是挺直鱼形的,悬于僧舍,用来报晓,召集僧众或警众的。北宋末以后的木鱼始变为团鱼,用以诵经念佛。到明代,敲木鱼诵经已是普遍的事。据佛门典籍所载,在不少佛教仪式中,木鱼更是不可缺的法器。使用木鱼在佛门中已成为一种专门技能或学问,执持木鱼、敲击木鱼都有一定的规式和方法。约明中叶以后,木鱼还成为民间的一种乐器。明代时期,木鱼体形缩短,改为头尾相接,几乎近于圆形,敲击起来声音更加响亮。木鱼多以桃木、核桃木、樟木或檀木等制作,雕刻精致,外形美观,不仅实用,也可欣赏。
佛教信徒为什么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膜”、“归敬”、“归命”、“敬礼”的意思。佛教徒常用来加在佛、菩萨名或经典题名之前,是对佛的敬语。“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ābha Buddha的音译,是一位佛的名号,这个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成“西方三圣”。据《阿弥陀经》记载,信佛者只要一心长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消除人生中的一切罪障,临死之前佛即出现,能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佛教的信仰者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为表示敬称,又加上“南无”二字,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来历和意思。现在“南无阿弥陀佛”已成为广大佛教徒的口头禅了。
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凡是正式出家的和尚都要剃光头发。这是因为,佛教戒律规定:凡是进入佛门的出家人,都必须剃光头发,认为这是度越生死而得超脱的重要之因。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曾亲自为他们剃去头发,意为他们成了佛门弟子。佛教认为和尚剃发的意义有三:一、按佛教的说法,头发是人世烦恼和错误习气的象征,剃发就是剪除烦恼、消除旧习;二、剃发表示去掉骄傲怠慢之心,可以一心一意的修行;三、是以光头区别于其他教派,佛教初创时,印度教派众多,人们一见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佛教传入中国时,剃发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项重要仪式。
和尚为何一般单手行礼?
和尚单手行礼来源于佛教禅宗二祖慧可。禅宗一派的和尚都用右手在胸前行礼,而不是左手或双手合十。相传,印度高僧达摩到中国传法九年并创立了禅宗,有一年轻人到少林寺外求见达摩要拜他为师,遭达摩拒绝。此人在寺外等待十多日后,天突降大雪,达摩走出门外。年轻人请求达摩收自己为徒,达摩道:“难矣!除非天降红雨!”说完转身入寺。此人为了表示决心,用刀将左臂齐肩砍断。顿时,血如泉涌,把白雪染得血红。达摩见其心诚,终于收他为徒,赐法号慧可。后来慧可成为禅宗二祖,由于失去左臂,慧可行礼时只能用右手,所以后来的禅宗僧徒也都仿效慧可,改为右手行礼了。
和尚头上九个香疤是怎么来的?
旧时,和尚入佛门剃光头时要用香火在光头上烧出九个香疤,以表明正式出家,苦修开始。这种仪式被称为烧戒,通常由方丈主持。关于“烧香疤”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源于宋朝。宋朝时佛教有两大派即密宗(教徒为喇嘛)与显教(教徒为和尚)。当时的皇帝亲近密宗,因而显教的和尚从服饰到仪式极力模仿密宗。由于显教人数众多,全国的喇嘛就增加了几十万。皇帝知道后,为了区别喇嘛和和尚,下令让所有和尚必须在光头上烧疤,以示区别。渐渐地便形成了和尚入佛门的一种制度。
二是源于南北朝。南北朝时梁武帝信奉佛教,曾三次出家三次被重金赎出。为了显示禅心,他大赦天下死囚,安排这些人出家当和尚。为了对其监督,就在他们的光头上烧些疤痕作为标志。后来,所有和尚都要在脑袋上烧出九个香疤。
你知道佛教信徒吃素的由来吗?
在佛教初创时期,并没有要求信徒一定要吃素。因而遇到人们施舍什么,僧人就吃什么,即使施舍肉食,他也就食肉,当时教义教律也不反对僧人吃肉,佛教的《十诵律》规定说:“我所啖三种净肉……”就是自己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和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动物的肉都是可以食用的。
到了南朝梁武帝时期,僧人们才渐渐只吃素。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有名的佛皇帝,自己曾经三次舍身出家为僧,每次都是由臣下集资把他从寺中赎回来继续当皇帝的。他认为食肉就是杀生,违背了佛教“不杀生”的戒条。他曾撰写过《断酒肉文》、《与周舍论断肉敕》等,鼓吹僧人禁食酒肉,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磨炼意志,更早体悟我佛本义,他自己严格遵守誓言,他头戴葛巾,身着布衣,脚穿草鞋,每天只吃豆羹粗饭。因为他是皇帝,僧人哪敢不遵而行之?时间一长,僧人们吃素的习惯就渐渐流传下来。
“活佛转世”是怎么回事?
“活佛转世”制度源于藏传佛教,其根据是佛教生死轮回、灵魂转世的教义。“活佛”是汉族人对他们习惯上的称呼。在藏语里称为“朱古”,意思是由神佛化生的肉身。在藏传佛教中,意指在宗教修行方面取得一定成就、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后来一般称大喇嘛死后、根据转世制度而取得在寺庙中的首领地位的继承人。活佛转世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凡活佛死后,寺院上层通过占卜、降神等仪式,寻觅在活佛圆寂的同时出生的若干婴童,从中选定一个“灵童”作为他的转世,迎入寺中继承其宗教地位。其他中小寺庙稍有声望的喇嘛,则可自行寻觅“灵童”,作为转世,遂出现众多的大小活佛。
民间为什么流行“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
民间人们的佩戴习惯一般是“男戴观音女戴佛”。何以会形成这种佩戴习惯呢?这是因为女性往往多愁善感,而佛的宽容、大度、静默,恰好可以化解难以解开的愁绪。所以,女子佩戴佛,可促使自己平心静气,冷静从容,豁达心胸,积极进取。这样一来,少了些许嫉妒和小心眼,不捕风捉影,少说他人的是与非,多一些宽容豁达,能像弥勒菩萨一样海纳百川,从此快乐似神仙。而作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生活当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以及会受到多种不良诱惑的影响,难免性情变得暴躁起来,而且容易起争斗。因此,佩戴观世音菩萨,能让男性少一些残忍和暴力,多一些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的慈悲与平和,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带来幸福、平安。
你知道济公的传说吗?
济公,原名李修元,南宋高僧,台山永宁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事实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好打不平,息人之争,救人之命。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瘅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因此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古井运木”就是其中之一。相传,济公初到灵隐寺时,是一名烧火和尚,后来被妙崧长老点醒灵性,一时彻悟,又恐被人看破,所以假作癫狂,以混世人耳目。后来,妙崧长老受朝廷委派担任净慈寺第二十九代住持后,为了重建寺院,急需向各方募化筹资。长老深知济公文思敏捷,便请他起草一道募资的榜文。济公道:“长老有命,岂敢推辞。只是酒不醉,文思不佳,求长老赏酒一壶,以助文笔。”长老即叫人买酒,济公喝得快活,兴致一上来,提笔一挥而就,榜文中有这样的妙句:“下求众姓,盖思感动人心;上叩九天,直欲叫通天耳。”这道榜文张贴出去以后,轰动了全杭州城,传抄传阅,连南宋皇帝也读到了。皇上又见文中有“上叩九天”,“叫通天耳”等妙语,便派人押送三万贯钱布施给净慈寺重建寺院。妙崧长老谢过皇恩,又找济公商量如何去四川措办建寺急用的大木材料。济公说:“我为净慈寺做事,‘天耳’都叫得通,只是四川路远,须得让我吃个大醉,三日后保证你有木头好用。”于是,又喝得烂醉如泥,足足睡了三天,等到醒来时,突然大叫大喊:“木头到了!木头到了!”长老听见,问:“木头在哪里?”济公说:“木头已从钱塘江上运到寺里的醒心井,叫人到井边搭起木架,装上辘轳,一根一根拉上来就是了。”一会儿,果然井中有一根大木头露出水面。众僧人用辘轳将木头拉了上来,拉了一根,井中又冒出一根,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边估算木料的木匠师傅随口说了声:“够了!”话音刚落,井里还有一根木头再也不上来了。从此后,醒心井被称为“神运井”,又叫“运木古井”。
你知道道教的派别有哪些吗?
从修行方式上来说,道教主要分为两个派别,一是符箓派,主张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二是丹鼎派,主张炼金丹求仙,分外丹与内丹二脉。
道教影响较大的五个派别是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教、太一道和净明道,其他派别还有楼观派、龙门派、遇仙派、太平道(宗教)、五斗米道、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茅山派、无为教、在理教、台湾民间信仰、恩主公信仰、城隍爷信仰、王爷信仰、三太子信仰、妈祖等。
“三清”所指为何?
道教“三清”的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它是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洞真玄教主灵宝天尊、太清洞神教主道德天尊。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后托胎三千七百年诞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他。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东汉明帝、章帝之际人们才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
“三官”所指为何?
“三官”亦称“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即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三官”的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会,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人类无法生存生活,因此人们常怀敬畏之心,虔诚地顶礼膜拜。在民间此“三官”的职能分别是: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阴阳五行和八卦与道教有何关系?
阴阳五行说与八卦最初跟道教毫无关系。它们是古代思想家对世界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一种解释。认为阴是暗,阳是明,所以月叫太阴,日叫太阳。由此引申开去,称正面、温暖、南方为阳,反面、寒冷、北方为阴。同时认为自然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并且相生相克。阴阳五行说后来又发展为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用符号分别配成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事物。
后来道教把阴阳五行说与八卦作为自己的基本教义,并且用来说明社会生活的奥秘。道教还用八卦卦象和阴阳五行说来占卜,预示人们从生到死,事物从始到终的各种状态和结果。民间流行的看相、算命、求签、画符、念咒、看风水、择吉日等,都与阴阳五行说和八卦有关。
你知道玉皇大帝的由来吗?
中国民间认为玉皇大帝是天地间诸神中的最高统治者,是众神之王,就像人间的皇帝。常言说:“天上有玉皇,地上有人皇。”或者说:“天上有玉帝,地上有皇帝。”何以有玉皇大帝?《玉皇本行集经》载:古时有一“光严妙乐国”,国王净德时年老乏嗣,曾多次祈求太上老君赐个儿子继承王位。结果皇后梦见太上老君抱一婴儿送入宫中,从此皇后怀孕,于丙午年正月初九生下一子。不料。这个王子长大后,竟舍弃王位,把皇室所有财产散尽,于普明香严山中学道修真,辅国救民,度化群生,历3200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亿劫,始证玉帝。这即是玉皇大帝的由来。道教传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圣诞日。这一天,道士们要举行祝寿道场,诵经礼忏。
王母娘娘到底是不是玉皇大帝的妻子?
王母娘娘是神话里的女神。相传她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所以又被称为瑶池金母、西王母。她并不是玉皇大帝的妻子。王母的概念比玉皇大帝出现的要早得多,在《山海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可见其外形很恐怖,而且是位散发灾疫的煞神!到“汲冢竹书”《穆天子传》里,王母已是一位温文儒雅的女性统治者,并与周穆王在瑶池宴饮。《汉武帝内传》则称王母是一位容貌绝世的女神,并赐给汉武帝三千年才结一次果的蟠桃。这样王母从一个半人半兽的“怪物”,演变成了有人形且容貌娇美的女性。但玉皇大帝的概念是在道教产生后才出现的。王母之所以会成为玉皇大帝的妻子,主要是后世文学家的演绎。宋元明时期,许多文学家皆以西王母蟠桃会为题材,写入小说、戏曲中。后来著名文学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对蟠桃会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演绎,把王母的住处从西方昆仑山迁到了天上,并给玉皇大帝做了皇后。从此两位本互不相干的神成了夫妻,并被民间百姓所认同。
九天玄女是一位怎样的女神?
九天玄女也称九天娘娘。她在民间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据史书及神话传说记载:她是西灵圣母元君之弟子,又是黄帝之军师。相传,黄帝与蚩尤,鏖战于涿鹿九战而不胜。蚩尤之暴,他祭起法术,使三日三夜大雾冥冥,令军士不见天日,难辨山川四野方向,困黄帝于太山之下。黄帝见军士无法作战,引兵退归太山之阿,夜间昏然忧寝。西灵圣母遂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黄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西灵圣母所授神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为玉,丹血为文。”授符既毕,西灵圣母又命弟子九天玄女向黄帝传授“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为了战胜蚩尤,九天玄女又为黄帝制作夔牛皮巨鼓八十面,又再授予黄帝图策,印剑之物,以为战备之用。
民间所说的“八仙”指哪八位神仙?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究竟是哪八位神仙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有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
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曾想肉身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
汉钟离: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汉钟离。他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是个闲散的汉子。传说他在唐朝的时候度化了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
张果老: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原来是唐朝的道士,这个人擅长法术,经常隐居在恒州中条山,往来于汾晋之间,民间传说他活了数百岁,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张果老。
吕洞宾: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汉钟离点化成仙。
何仙姑: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据说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则天时期,出生时紫云绕室,头顶上有六道毫光。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她13岁时入山,遇仙人吕洞宾,吕赐其一桃,吃了以后不饥不饿,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村里的人奉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其居住,后来吕洞宾度其成仙。
蓝采和:他是八仙中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
韩湘子:八仙中有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他便是韩湘子。相传此人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侄子。
曹国舅:他排名八仙之末,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形象是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与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
真武帝君是一位怎样的神仙?
真武帝君在道经中的全称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民间称其为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现在庙内供奉的真武帝君,一般为披发跣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边塑有龟、蛇二将,或金童、玉女。据说前者是护卫大神,后者专替真武记录三界中的善恶功过。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载,真武帝君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碧霞元君是一位怎样的神仙?
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其身世自古说法不一,有凡女得道说、黄帝玉女说、华山玉女说等等。有史可考的是宋真宗封泰山时,于岱顶玉女池旁得玉女石像,即造神龛供奉其中,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创建昭真祠。祠于金代改为昭真观,明代称“灵佑宫”,近代称“碧霞祠”。元君庙在泰山上下有很多座,山顶的碧霞祠为主庙,山下的遥参亭、红门宫和灵应宫都是元君行宫。此外,泰山周围遍布很多小的元君庙。另外,民间传说的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不仅在泰山有庙,在各地也建有许多“娘娘庙”,并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这种信仰至今仍很兴旺,人们仍不辞劳苦登上泰山绝顶,许愿还愿,向其祈祷,香火不断。
你知道关于文昌帝君的传说吗?
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相传,晋朝时有一位名叫张育的官员,在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在四川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来,张育祠与同一山上的梓潼神亚子祠合为一称,而张育也被后人称为张亚子。到了唐朝时,唐玄宗入蜀,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勇武,就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后来为避安史之乱,唐僖宗来到蜀地,经过七曲山,又亲自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到了宋朝,张亚子更是受到多位帝王的赏识,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斋醮是怎么回事?
斋醮是道教祭祀神仙的宗教仪式。斋与醮原来是两回事,斋的意思是洁净其体、斋定其心,是古人在祭祀之前的一种洁身清心的准备,以示对神仙的虔诚。所谓“醮”,原是祭祀五星列宿的一种巫仪,早期道教将其发展为道士们祭神的仪式。到南北朝时期,经过寇谦之、陆修静等人的努力,斋醮才脱离了原始巫祝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仪范和程式,包括清心洁身、设坛摆供、焚香化符、念咒诵经、上章赞颂等。
伊斯兰教是何时传入我国的?
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顺从”的意思。1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安拉是伊斯兰教信仰的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伊斯兰教于唐朝永徽二年(651年)传入我国,在我国被称为“清真教”、“回教”、“大食教”或“天方教”。
你知道伊斯兰教的派别有哪些吗?
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派别,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苏非派、尼札尔派、白山派、伊斯玛仪派、德鲁兹派、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艾巴德派(一般认为它属于哈瓦利吉派)、易巴德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太齐赖派、莱瓦菲祖派、巴布派、白哈派、穆尔吉埃派和瓦哈比派等。
伊斯兰教从最初就禁止教徒饮酒吗?
伊斯兰教禁酒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古阿拉伯人素有嗜酒的习惯,在伊斯兰教初传时,并未对此有所禁止。后来,有一次圣门弟子酒后礼拜,读错了经文,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据传,因未明确严禁,由饮酒而引起的争斗、导致流血的事时有发生,于是穆罕默德传达了一段严厉禁酒的“天启”:“信道的人们,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应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恶魔唯愿你们因饮酒和赌博而相互仇恨,并且阻止你们纪念真主和谨守拜功。你们将戒除吗?你们当服从真主,当服从使者,当防备罪恶。如果你们违背命令,那么,你们须知我的使者只负明白的通知的责任。”这是对饮酒发出的最严格的禁令。从此,饮酒遂被断为“孩拉目(非法)”,予以严禁,违者必遭严惩。
基督教是何时传入我国的?
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此种说法已被江苏徐州出现的汉代基督教福音铭文镜所证明。不过,历史上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主要有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唐朝,当时被称“景教”,该教乃基督教中被视为异端的聂思脱里派,现有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为证。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因当时灭佛毁寺,波及许多宗教,景教也在严禁之列,故而从此灭迹。第二个时期为元朝,由于蒙古军队驰骋于欧亚大陆,进一步打通了东西方交通渠道,当时不仅重新传入了流行于西亚地区的景教,也同时传入了罗马的天主教,元朝人称之为“也里可温教”,又名“十字教”,信徒多为蒙古贵族。14世纪中后期随着元帝国的灭亡,“也里可温教”也逐渐销声匿迹了。第三个时期是明末清初时期,时称天主教(旧教)。此时是天主教在中国影响较大的时期,发展较快,教徒较多。但从康熙晚年开始,至道光中期清政府采取了禁教政策,遂使其走上了衰落阶段,几至灭绝。第四个时期是近代,随着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传教士纷纷来华,主要为天主教(旧教)和基督教(新教,即耶稣教)。
基督教有哪三大派别?其分布情况如何?
基督教三大派别分别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中国叫耶稣教或基督教)。其中天主教(罗马公教)主要分布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比利时、奥地利、波兰、匈牙利、加拿大以及拉美各国;美国、爱尔兰、德国南部地区、荷兰小部分地区、菲律宾、毛里求斯、加蓬、布隆迪、安哥拉、斯威士兰、留尼汪岛等地也有一部分教徒。东正教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塞浦路斯、希腊、美国;在中东也有一部分教徒。基督新教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北部、瑞士、斯堪的那维亚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