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因为惧怕自己成为炮灰,人们容易夸大自己的价值,坚持自己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将别人反对的声音和不同的意见,上升为对自己的否定、排斥,甚至是压制。
通常,人们很容易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很多时候,人们都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投射效应。
在职场中,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被别人当了职场炮灰,觉得自己被人利用,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投射效应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反而意味着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本身自己的思想有了偏差,例如过度防卫。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总有一些人败下阵来,再加上自身性格、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就会产生怯懦和很强的自卑感,极易导致紧张不安、烦躁、焦虑或抑郁,为达到心理平衡,他们往往采用了过度的防卫手段,将对自身的不满投射到别人身上,把“我讨厌自己”转嫁成“别人讨厌我”,从而形成工作、生活中的“心理过度防卫”。
人们变得像刺猬一样面对别人,看到别人的时候,还以为别人是刺猬,要知道,当以这样一种满身盔甲的状态面对职场环境时,很容易让人劳心伤神,耗掉了轻松,耗掉了坦然,耗掉了工作效率和好人缘。
当然,如果提倡职场中人完全毫不设防地与人交往这也是不现实的,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周围的形式,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答案。
小齐和同事小孙激烈地争论了起来。
小齐非常大声地说这套方案你提出质疑的理由不充分,因为一套方案还没有实行就否定,这才是冒险的行为,而且,在方案没有实行以前,谁都不能保证成功或者失败,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案,而且你能保证你的方案就一定能够创造价值,那我听你的!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小齐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脸上的温度也在升高。
可是,小孙也有自己的坚持,他说根据公司以往的经验包括客户反馈,都说明了这套方案的问题,况且,现在只是让你改进一下,也不是完全彻底推翻旧方案,只是做了调整和优化,你应该冷静点。
小齐更加愤怒,他说改来改去,我没法冷静。说完,他重重地将记录本扔到桌子上,气鼓鼓地坐在椅子上不再说话。最后,其他同事打了圆场,说考察一番再决定。
同事们三三两两地离开了办公室,小齐却依然坐在电脑前。坦白地讲,方案存在的问题,小齐更加了然于心,但是当小孙真正提出来的时候,他还是非常激烈地维护自己的观点,仿佛不想马上被击倒。
所以,他不由得较起了劲。别人越是反对,他就越是要没有理由地坚持。小齐能感觉到,自己最近的职场人际糟糕透了,不但工作时和大家合不来,平时在一起也容易起分歧。无论是没有理由地坚持旧方案,还是和同事们业余时间的争论,自己都表现得很固执。
咨询了心理医生之后,他懂得了造成这种固执的原因,是由于自己内心的防卫过度。因为怕被别人当做职场炮灰,于是处处提防人,甚至先出手。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小齐发现,问题不仅仅出在方案上,而是出在自己的心理上,而越反抗,也许越证明了自己的信心不足,担心别人抓住自己的弱点进行攻击,证明自已经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弱者的地位,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只能过度武装面对一切。
于是,小齐下定决心改变自己,调整推广方案的同时,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战胜过度防卫。
很多时候,因为惧怕自己成为炮灰,人们容易夸大自己的价值,坚持自己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将别人反对的声音和不同的意见,上升为对自己的否定、排斥,甚至是压制。这时,人们的内心就会出现恐慌感,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便会表现出没有理由的坚持和固执。也就是投射效应所反映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的头上。
在职场中,大家要处理很多工作,同事之间产生不同意见是常有的事,但如果其中某个人将工作的分歧理解成对自己的否定,就会出现很多无谓的争执,也就是过度的防卫,结果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还伤害了人际关系。
这种在很多人身上出现的过度防卫却能耗掉人们的心理能量。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总是莫名其妙地感觉周围人对自己有敌意,却列举不出充分的证据,而我们的内心却因为这种感觉而焦虑、紧张,并为此时时提防别人时,就有必要提醒自己陷入过度防卫的怪圈了。
要防止心理防卫过度,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要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接受能力,客观地评价他们,全面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的关系。
2.根据自身环境和具体情况,不好高骛远,确立一个符合自己的目标,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做一些自己满意的事,以求平衡。
3.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应以诚相待,避免形成过强的嫉妒心理,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请教,努力克服自卑、怯懦的不良情绪。
4.自我解嘲,就是当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不良情绪时,为了消除或减轻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有意丑化得不到的东西,以此进行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以防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
§§第三章 职场必有的识相学:万事不会也不能不会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