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人凤大传
31989900000008

第8章 一个做教员一个当乞丐

戴笠一走,毛人凤顿觉失去了主心骨,天天只是埋头看书。转瞬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那毛人凤像是冬眠的虫子又醒过来一样,再次感到了身体里有一种力量在勃发。他看着其他同学扔掉书本,喊起口号,成立了学生自治会,开始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心里总是痒痒的想要加入,却没有胆量。等到他认为革命已经成为主流了之后,才忙不迭地开始写标语,四处参加组织。但是要他上台演讲,做带头人,他却又缩了回去。毛人凤靠着老师的照顾和小心谨慎的为人,几年的学生时光很快就无风无浪地过去了。等到学潮过去后,他那膨胀的野心瘪了下去,父亲帮忙联系了附近的一所小学堂,他也只好回乡做了教员,当不成学生领袖,却做了孩子王。

孩子王虽然很受乡民尊重,但是却日复一日,毫无趣味。毛人凤虽然老实巴交,心里却有片大天地,这让他总不能安分下来,害怕自己的一辈子很平淡地过去。偶尔他也发表一些言论,但是这些话都让他的父兄们心惊胆战,怕他闯出什么祸乱。为了拴住毛人凤的心,他父亲自作主张定了一门亲事,希望有了老婆的管束,可以让毛人凤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可是毛人凤连省城的女人都见过了,哪里会把村野乡妇放在眼里?几个晚上之后,就更坚定了他离开的决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到了1925年,毛人凤看了报上的消息,向老父提出要去投考黄埔军校。

听到毛人凤要去当兵,一向坚信“好男不当兵”的老父死活也不答应。新婚的妻子也是哭倒在他身上,不放他走。毛人凤心里更是腻烦,找了个借口说自己不走了。等到夜深之后,他哄睡了妻子,偷偷拿出白天收拾好的包袱,趁夜溜出家门,踏上南下的路途。经过日夜兼程地赶路,终于赶上了黄埔军校的报名。

文化考试毛人凤顺利通过了,到了体检的时候,毛人凤却傻眼了,因为他个子矮小,“汉阳造”上了刺刀就比他还高,连枪都扛不动的兵能够打仗吗?对方毫不客气地把他拦在了门外,任他苦苦哀求都不通融。

但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幸亏这时广东革命军正准备第二次东征,需要补充兵员。毛人凤马上应征入伍,被安排在黄埔军校潮州第一分校,按资历来排也算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生。心情雀跃的他这才敢写信回家报平安。

他所在的班上大多都是被黄埔军校筛下来的残兵弱将,少部分是没赶上五期报名,被编入分校的学生。训练时教导员看着这一群歪瓜裂枣,心里虽然不满意,口上却勉励说:“大家虽然先天条件不足,但是只要刻苦训练,一样可以锻炼出强壮的体魄,为战斗出力。大家知道前几期有个胡宗南,他也是矮个儿,不到一米六。但是人家特别吃苦耐劳,肯动脑子,现在已经开始带兵打仗,深受蒋校长的信任。只要大家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胡军长!”

听到自己的浙江老乡受表扬,毛人凤心里也特别激动,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也要成为出类拔萃的士兵。

但是几天的训练之后,他的激动变成了懊悔。十几斤重的枪压在他瘦小的身上,令人苦不堪言。胡宗南虽然矮小,但是强壮有力,而且身手敏捷,富有军事头脑。毛人凤精通人情世故,做文章一流,但是在烈日下站两个小时,他就两眼一抹黑,晕过去了。一周不到,他就生起病来,眼看别人立功受奖,自己只能睡在床上唉声叹气。再加上他胆子小,没有敢于冒险、敢打敢拼的精神,每次上了战场,就躲在最后。连教导员都对他十分看轻。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军校已经不能成为自己向上攀爬的阶梯,他又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急得他毒火攻心,不能动弹,连续休息了几天,才匆忙赶回家。

等到办完了父亲的丧事,他没脸再回军校,成天在县城里游荡。这一日天已快黑了,他准备回家。路上人来人往,毛人凤满腹心事,一脸晦气,不经意间和一个人来了个迎面撞。

对方暴怒,大骂一声:“瞎了狗眼,敢撞你家爷爷。”说罢,伸手就打。

毛人凤抬起头来,四目相对,不禁惊讶不止,原来此人就是那久违的戴笠。毛人凤好像是溺水的人抓到救命绳一样,抓住戴笠的手摇晃起来。

戴笠上身穿着一件西服,上面沾满污渍,头上一顶鸭舌帽,脸色苍白,两眼却闪着贼亮的光,不过看起来也是风尘仆仆。老友相见,分外热情,两人当即走进悦来客栈,围坐一张桌子,四个小菜,二斤黄酒,边饮边谈。说着说着就谈到个人前途。

戴笠说:“齐五兄和我都快30岁了,可是学文不成,学剑不成,30之年,胡乱混混,这辈子算完了。”

毛人凤却摇摇头:“戴兄也太悲观了,没有什么成绩倒是真的,但说是胡乱混混却说不通。目前,国民党正在南方闹革命,革命朝气在黄埔,有志青年都应该投奔孙中山,掀起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要谈个人前途,这才是正道啊。”

“什么时候齐五兄也会摆大道理?人生在世,吃喝玩乐,金钱美女应有尽有,这才是我的追求,操那么多心干什么?”戴笠讥讽说。

毛人凤听着并不以为意,反说:“几年未见,春风兄竟然如此颓唐,令小弟深感失望。周瑜云:大丈夫处世须立功名。立功名,怎能做井底之蛙?风云当前,要想立功名只能顺应历史潮流,走革命之路。”

“那你为何不去?”戴笠问。

毛人凤把这几年的行迹也简要向戴笠讲述一番。叹息自己因身体条件的限制,失去了机会。接着毛人凤又说:“要想成大事,只能迎潮头赶上,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像我们的校长蒋介石,开始也一文不名,短短几年就成了叱咤风云、妇孺皆知的人物。”

戴笠听到蒋介石三个字,顿时睁大了眼睛问:“你说的蒋介石可是浙江奉化溪口镇人?”

毛人凤点点头,奇怪地问:“春风兄认识吗?”

“何止认识,我们是朋友!”戴笠吹嘘说。看见毛人凤将信将疑的表情,戴笠开始讲述自己离开一中后的经历。

原来,他总想着能够一发冲天,所以也不能安心工作,只是到处混饭吃。也曾当过兵,流落破庙,甚至给人做跑腿的。

那时候戴笠依然穷苦困窘,但是为了结交朋友,他又要维持自身的体面。在杭州的时候,他不讲究吃,最便宜的烧饼、油条亦可饱腹;也不需要找地方住,庙宇里、屋檐下放条席子就能养足精神;唯独在穿的方面,他却十分在意。当时他只有一身陈旧的灰军装改成的便服和一双白力士鞋。鞋穿脏了,花一个铜板买点儿白粉往上一涂,跟新的一样。衣服穿脏了,他就找个僻静的水边去洗衣服,把衣服晾在岸边的石头上,再在水中顺便洗个澡。等游累了上岸,刚好衣服也被太阳烤干了。用这个办法,他每天都保持得十分整洁,有点像个大学生,又像一个穷公职人员,至少让人看了会有亲近之心。虽然生计没有保证,但是他却很善于结识朋友,在平淡的流浪生涯里,他认识了包括胡宗南、王亚樵在类的诸多能人,甚至跟他们结拜成为兄弟。

当他流浪到上海之后,听人说金园路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证券物品交易所。凡是去买股票、证券的股东,大多是有钱有势的人。他想,如果能在那里认识几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说不定会对自己的前途有所帮助。于是他混在帮佣的人中,果然有几个穿着体面、举止不俗的人主动招呼他替自己买烟跑腿。因为听他的江山口音很亲切,经过一番攀谈,他知道这些人正是蒋介石、戴季陶等名流。他们当时为了给国民革命军筹措经费,拉拢上海商界名人,开办了这一个证券物品交易所,让政客和上海流氓头子从证券、股票、花纱价格的升降中大挣其钱。

不久之后,这些人从交易所中消失了,各只股票也大跌,金融市场陷入一片瘫痪。戴笠从报纸上看到蒋介石开办黄埔军校的消息,正在犹豫要不要前去报名。一路回到江山,恰好就跟毛人凤碰上了。

毛人凤立即劝说道:“当今天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谁可执中国政治之牛耳?北洋军阀腐朽堕落,不具备这个资格和能力,只有我们的校长,雄才大略,是当今的拿破仑,才能当此重任。你去投靠他,依兄长的才华见识,定能有很大的发展。人们常说革命朝气在黄埔,你跟校长又有一面之缘,为何不充分利用呢?”

一席话说得戴笠热血沸腾,可是他思考了半天,又摇摇头,把毛人凤急得不知说什么好。戴笠说:“齐五兄有所不知,上次我在上海时,一位算命先生告诉我,我如果投军下场将很惨,不死于刀枪,也逃不过牢狱。”

毛人凤闻言不禁哈哈大笑,“人说术数之言未可尽信,况且是祸躲不过,躲过不是祸。大丈夫死于疆场,当然甚于床上,春风兄真让我失望。”

戴笠非常奇怪原来木讷寡言的毛人凤竟然如此健谈,而且豪情万丈,他暗忖:“看来黄埔确实是锻炼人的地方,齐五兄都能如此,我戴春风如果再推辞,岂不被人笑话!”

想到这里戴笠突然将酒杯摔在地上,好像发誓一样:“春风不才,也当效法班超故事,宁愿死于疆场,而不老于家中,明天我就南下广东,投笔从戎。”

毛人凤听到戴笠的一番话,又喜又忧:喜的是戴春风听了自己的劝说,依他的才华,在黄埔那个环境中,其性格中好搏杀的成分定能如鱼得水;忧的是自己却尚无着落,不知何处是家。

毛人凤的表情变化被戴笠看见,戴笠忙说:“齐五兄的心事我当然清楚,等我发迹后,我一定回来帮助你,如果食言我愿天打五雷劈,不得好死。”戴笠一句话把毛人凤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拉起戴笠的手说:“苛富贵,勿相忘,春风兄仗义行侠,我的前途也全望戴兄了。”

悦来客栈一别,毛人凤心中多了几分惆怅,也多了几分希望。惆怅的是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在他人之下,却受限于其他原因,不能一展抱负。希望的是戴笠发达之后,能够提携自己,让自己顺利地少走弯路,登上高位。但是他明白戴笠这一去也是路途艰难,有太多难以预料的因素。他不能把全部希望押在戴笠身上,还是先谋个出路,于是和姜绍谟一同去了南京。之后就是来到崇德,一日日挨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