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人凤大传
31989900000065

第65章 替胡宗南掩饰失误

胡宗南是戴笠青年时代就拜把子的铁杆兄弟。两人交往密切,经常秉烛夜谈,通宵达旦地谋划国家大事。可以说两个人是一个阵营里的盟友。戴笠死后,毛人凤自认为是戴笠的继承人,自然也就继承了他各方的人际资源。这在毛人凤看来,是比戴笠留给他10万家产还要重要。

但是毛人凤心里也明白,自己跟戴笠比,毕竟矮了一头,不可能在胡宗南那里得到平起平坐的尊重。他应该要像戴笠过去那样对待胡宗南,时时将南京方面的政治动向,悄悄与之通报,让胡宗南觉得,戴笠虽死,耳目犹在。

毛人凤的存心示好让胡宗南感受到了他的诚意,两个人也有了更多的接触。不久,毛人凤就抓住机会帮了胡宗南一个大忙,这让胡宗南感激了他一辈子。

1947年,胡宗南对革命圣地延安发动了猖狂进攻。4月,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胡宗南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城,却把这吹嘘为重大胜利,并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而知道内情的人却相互通告,耻笑国民党的自欺欺人。

此刻的毛人凤因为在反共方面屡屡受到蒋介石的褒奖,正在得意之中。就在这时,一个人推开他办公室的门走了进来。

“齐五兄,在思考什么军国大事啊?”

毛人凤抬头一看,原来来人是唐纵。他连忙站起来,一脸笑容地迎上去说:“乃建兄,今天有空来我这里看看了?快请坐吧。”

自从争夺保密局局长的斗争尘埃落定后,毛人凤和唐纵失去了共同利益,就又从冤家变成了一对挚友。尤其是在反共反人民的问题上,他们两个却团结得好像一个人。唐纵刚任警察署长时,昆明发生了“李闻血案”,这暴露了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真实面目。

李公朴、闻一多均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昆明民主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他们坚决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赞成共产党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与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多次呼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因此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

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与夫人外出,10时许回家路经青云街学院坡,被刺身负重伤,于次日凌晨5时逝世,临终时大骂“无耻”,高呼“我为民主而死!”

7月15日上午,闻一多赴云南大学致公堂参加李公朴死难经过报告会,一出家门便被特务跟踪。会上,闻一多揭露了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作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下午,又往《民主周刊》举行记者招待会,表明了反独裁、反内战的严正态度。会后,与长子闻立鹤返回西南联大西仓坡宿舍,距家门不远处,被暗藏的特务枪杀,当场殉难。闻立鹤身中数枪,抢救脱险。

李、闻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义愤。延安、重庆、成都、上海等地均举行追悼大会,严厉谴责国民党的暴行。蒋介石迫于压力,下令唐纵彻底调查“李闻血案”。可是唐纵刚当警察署长,还是光杆司令一个,没办法,只好去找毛人凤。没想到毛人凤十分慷慨地说:“乃建兄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西南站的大小特务,想用谁都可以。”在毛人凤的帮助下,唐纵迅速破案,把责任推到昆明警备司令霍揆彰身上,给了蒋介石洗白自己的借口。

唐纵迅速破案,深得蒋介石赏识,他对毛人凤日渐感激涕零起来,两人的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现在简直可以说是比较亲密了。

唐纵说:“我来有事告诉你。昨天胡宗南给我打电话,说是攻下延安,他要跟心爱的叶霞娣女士结婚,同时也是为满足故友戴雨农的心愿。”

当初给胡宗南和叶霞娣做媒,毛人凤也是其中的见证人。他立即同意出席胡宗南的婚礼。1947年3月28日,唐纵、毛人凤同机飞往延安。

延安已经被装饰一新,到处插满了青天白日旗。原先朴素的市容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浮华和铺张。唐纵和毛人凤一下飞机,就见胡宗南身穿陆军上将军服,胸佩“河图大勋章”,派头十足地站在飞机舷窗旁边。见飞机降落,他就快步走上来,仰着头跟他们二人打招呼。胡宗南个子矮小,但是十分有将军的派头。特别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的腰杆挺得更是非常直。

这时,一个英俊潇洒、颇有儒雅文人气质的人走过来低声对胡宗南说:“胡将军,饭局已经准备好,请客人直接去饭店吧。”

胡宗南忙拉住那人对唐纵和毛人凤说:“我忘记跟两位介绍了,这是我的机要秘书熊向晖,他是熊希龄的孩子,非常能干。”唐纵一听是熊希龄之子,一时兴趣大增,他握住熊向晖的手说:“这样说来我们还是老乡呢!熊希龄先生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他当过内阁总理,兴实业、办教育,在民初可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啊!”

熊向晖说:“家父为救国救民做了一些事情,但民初政局混乱,军阀当道,实在是有所为而不能为啊!”

一时没说话的毛人凤盯着熊向晖说:“近世湖南人才辈出,自曾国藩以下,人才不可胜数,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熊向晖爽朗地笑着说:“毛先生过奖了。浙江省历来人文荟萃,科甲富于全国。近代也是开风气之先,像胡将军和毛局长都是浙江人中的佼佼者,也是党国重臣。”

熊向晖落落大方,给唐纵和毛人凤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两位特务头子都走了眼。熊向晖是共产党长期隐蔽在敌人核心的秘密英雄,直接受周恩来指挥,在血雨腥风的时代,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8年,周恩来根据胡宗南爱附庸风雅的个性,特地派清末民初著名社会活动家熊希龄的儿子熊向晖潜入胡宗南部。当时由于胡宗南在抗日之初较为积极的抗战态度,中国共产党对其采取了温和的态度。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胡宗南开始追随蒋介石,对中共采取封锁、“围剿”等反动政策。为掌握胡宗南的军事调动及部署情况,周恩来决定起动熊向晖这条线,派王石坚到西安,跟熊向晖建立联系。而这时熊向晖也已巧妙地赢得胡宗南的信任,于是胡部的军事情报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延安,使胡宗南的一举一动都在中共掌握之中。

1943年春夏之际,蒋介石再次掀起反共高潮,命令胡宗南对延安进行闪电战,准备一举消灭陕甘宁边区政府。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确定发动闪击战的日期为7月9日。情况万分紧急,熊向晖迅速告诉王石坚,王即刻用电台告之延安。延安得知情报后,十分着急。这一天正好是周恩来、林彪等100多名中共干部从重庆返回延安的日子,大家决定跟胡宗南唱一唱空城计。7月4日,朱德给胡宗南发了一份电报,警告胡宗南不要轻开战衅,挑起内战。胡宗南以为陕北已经察觉他的动向,偷袭已毫无意义,于是把情况告诉蒋介石,取消了原定计划。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早已确定,只是完成军事部署,要等待一段时间,所以大放和平烟幕,实际上则密令胡宗南对威胁最大的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试图将中原解放军围歼之。熊向晖及时将情报告诉中央,周恩来又及时让李先念部署突围,蒋介石的计划再成泡影。

1947年初,胡宗南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定于3月10日进攻延安。3月3日,熊向晖随胡宗南乘飞机回西安,当晚即将情报通知给王石坚,中央知道胡宗南进攻部署后,紧急做了安排。3月10日,胡宗南挺兵延安,发现延安竟然是一座空城,跑到毛泽东住的窑洞里,见桌子上压着纸条,拿起来一看,上面写道:“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胡宗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隐约觉得自己内部出现问题,所以让两位特工专家前来分析局势。

正当毛人凤和唐纵在陕西寻欢作乐的时候,北平方面却传来消息,根据截获的情报,叶翔之认为胡宗南的司令部也有共谍活动,但他一时弄不清共谍身份。他跟南京联系,才得知毛人凤已飞往延安。而且胡宗南的手下全部在喝喜酒,竟没有人接他的电报。叶翔之连忙安排飞机,亲自前往西安和毛人凤会合。刚好毛人凤一行也从延安返回西安,叶翔之劈头第一句话就是:“报告毛局长,您又有立功的机会了!经过昨天我们彻夜审查,终于发现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是共产党!”

毛人凤一听,脸色立刻刷白。叶翔之缺乏察言观色的能力,还在接着说:“局座,这可是一个大案,您赶快通知胡将军,把熊向晖拘留起来吧。”

毛人凤一下就顺手把杯子砸过去,厉声说:“拘留什么?昨晚他就失踪了!”

叶翔之愣愣地看着他。毛人凤气呼呼地说:“我们昨天白天还在一起喝酒,可是到晚上,胡将军几次找他,都不见踪影,还以为他是喝醉了,休息去了。我估计,他应该是得到情报,早就溜走了。”

叶翔之惊讶地张开嘴,毛人凤心情极其烦躁。一想到共产党能够深入到国民党最核心的地方,而国民党的特务历次渗透、潜伏都遭到失败,这让他不由得十分憎恨,恨自己的无能和愚蠢。

“局座,还是报告委员长吧。”叶翔之急欲请功。

毛人凤气得破口大骂:“你就知道在蒋委员长面前邀功,你不会动动脑子想想,我们没有抓到熊向晖,肯定要被委员长责备办事不力。这个责任是你担还是我担?”

叶翔之连忙说:“那不是便宜了熊向晖?”

毛人凤说:“就算如此,我们也还是有好处的。只要我们替胡宗南隐瞒这件事,就等于让他欠了我们天大的一个人情。以后他这个西北王自然也会对保密局鼎力相助。”

说干就干。毛人凤很快就找到胡宗南,把实情告诉给他。

毛人凤话还没说完,胡宗南已惊成花皮老虎,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很不自在。他低声说:“难怪前一段我一败于青化砭,二败于羊马河,三败于蟠龙镇,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一败涂地。那时我就怀疑有内奸,但怎么也没怀疑到熊向晖头上。现在看来,战局的逆转,全因为泄密之过啊。”

毛人凤微笑着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胡将军不用太放在心上。”

胡宗南连忙说:“这件事能不能先别告诉蒋委员长?如果委员长知道我胡宗南眼皮底下有个共产党,10多年没有发觉,那么一定会让我吃不了兜着走。”

毛人凤假装为难地说:“蒋委员长现在盯我们保密局盯得很紧,我不敢保证能瞒得过去。”

胡宗南叹口气,低声下气地求道:“人凤兄,希望你高抬贵手,这件事情我们内部解决,以后保密局在西北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尽管说。”

毛人凤思考一会儿说:“胡长官,你和戴笠亲如兄弟,看在戴笠的分上,我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委员长的。如果蒋委员长问起,我就替你担着,这个你放心。”

胡宗南叹口气说:“多谢毛老弟了。”

胡宗南果然说到做到。从此之后,他在蒋委员长面前说毛人凤的好话,不足筐挑,也够箩装。毛人凤又搞定了保密局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护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