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人凤大传
31989900000006

第6章 童年的泼皮春风和木头善余

戴笠和毛人凤的老家都在浙江省江山县,两家都是以务农为生。戴家原本是大户,有几十亩良田和一座竹山,但是祖父留下的财产到了父亲手里,被好吃懒做、胡赌乱嫖的戴父挥霍得所剩无几。等到戴父两腿一蹬,撒手人寰之后,年幼的戴笠和母亲拿到的,只是两亩仅供维持生计的水田和一间破草房。坚强的戴母认为要出人头地,必须要读书,于是靠给人做针线,勤俭持家,坚持供戴笠去学堂念书。毛家原本贫困,但是十分勤恳努力,父亲领着毛人凤上面的三个哥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竟一年年扩充了田地,充盈了家产。伴随家里土地耕种面积增加,一年也有了十几担谷子,毛家开始考虑光宗耀祖的事情,毛老爹看毛人凤身体瘦弱,不是干农活的料儿,但是非常机灵世故,喜欢读书,于是也把他和弟弟毛万里送进了学堂,就这样,童年的戴笠和毛人凤成了好朋友。

乡下学堂,最大的便是先生,先生喜欢哪个学生,哪个学生就能受到奖赏,能有好日子过。要是得罪了先生,打手板,罚站罚跪都是免不了的。小时候的戴笠和毛人凤都明白这一点,虽然性格不同,但是他们都有办法讨先生的欢心。

戴笠背书识字都是一目十行,所有古文释义也都是说一遍就记住了。戴笠刚到学堂的时候,先生在讲《三字经》中的“人遗子,金满。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在座十几个孩子,没有一个说得出什么意思。而当时年仅7岁的戴笠在一群大孩子面前毫不露怯,大大方方地说:“这段话是先生的口吻,说的是别人留给孩子的是金银财宝,而您现在教给我们的只有这样一篇文章。认真读书的将来会做大官,整天只想着玩的就一点出息都没有。所以想要做个大人物,就一定不能贪玩,要努力用功。”这番话听得先生喜不自禁,抱住他问:“这是谁教你的?”

戴笠说:“是我母亲教的。”

先生感慨地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又看他家贫,从此对他十分疼爱,还常减免学费。

毛人凤则十分老实,从来不抢威风。先生叫今天背一页书,他明明已经背了两页,先生检查的时候,却只是把规定的那页一字不错地背完,不炫耀自己的本事。但是他很有礼貌,见到先生和师母总会恭敬地鞠躬请安,路上碰到,也会抢着帮先生或师母拿东西,所以师母更加疼爱他。

有一次先生出去办事,给十几个学生规定了功课,就离开了。先生前脚刚走,戴笠后脚就溜到屋外去,玩泥巴,掏鸟蛋,爬树,玩得不亦乐乎。看着戴笠这个样子,有些年纪小的学生也坐不住了,偷偷跟他一块儿去玩。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毛人凤一个人还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一字一字地抄写课文。

过了一会儿,师母过来探班,看到满院子的小孩一个个脸上身上都是泥巴,气就不打一处来,大声呵斥,把孩子们都赶回教室,进屋一看,毛人凤还在那里端端正正地坐着。一见师母来了,他马上起身鞠躬说:“师母好。”然后把自己写的毛笔字毕恭毕敬地捧上去让师母过目。

就在这时候,先生也回来了,看到一个个小顽童的脏样,也很生气,连声说:“读书人衣不蔽体,成何体统?像善余这样,才是读书人应该有的本分。你们这群顽劣不堪的小子,将来休想出人头地。说,是谁带头的?”

其他小孩都把目光投向戴笠。先生心下洞亮,他拎着尺板走到戴笠面前说:“伸出手来。”

戴笠撅着嘴说:“先生,我是完成了你布置的功课才出去玩的。”

说完,他就一五一十地开始背诵《论语》,嘴里跟倒豆子似的,十分流利,不打一个磕绊。先生十分惊讶地听完,气就消了大半。再让其他学生背,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背得像他那样,于是一屋的孩子,除了戴笠和毛人凤,全部受到了体罚。从此戴笠聪明调皮,毛人凤老实本分的名头就传开了。特别是捣蛋的孩子给他们俩都起了外号,管戴春风叫泼皮,管毛人凤叫木头。

泼皮春风一天到晚想的就是怎么样出人头地,早点赚钱,让母亲和弟弟过上好日子,他略长大一点,就开始偷东西,赌钱,挨过不少打。但是毛人凤却不同,每天关上门,看见父兄辛劳了一天,坐在桌边抽旱烟的样子,他就深知家里的艰辛。父亲天天告诫他,要本分做人,踏实行事,每一步都踩稳了,以后才能越爬越高。

戴、毛两人在学堂先生的指点下通读了“四书”,次年便开始练习习作,进步神速。也就在这几年中,科举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05年,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改办新式学堂,推行实学。清政府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戴笠的母亲很快就把儿子送到江山县唯一的新制小学,文溪高小读书。戴笠从小因为逞强好胜,吃了母亲许多鞭子。那时候他还不敢锋芒太露。如今到了离家100多里外的县城,山高皇帝远,他自然如同猛虎出柙、野马脱缰,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时他14岁,已经是个英姿勃发的少年了。

1911年中国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推行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这一切,都在少年蠢蠢欲动的心灵上又加了一把燃烧的火苗。

在学生中间,反对帝制、反对封建的革命思潮始终是风起云涌的。但大部分人都只是抱有这样的想法,却无实施的决心和胆量。但是戴春风不同。他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雷厉风行。在学校里,他成了学生中的领袖人物,受到许多人的尊敬。

每个假期当他得意洋洋地回家时,自然要把这一切与好朋友毛人凤分享。毛人凤的父亲担心儿子出去读书之后学坏,就一直把他留在身边,让他依旧在学堂读书。所以每次听到戴笠带来的消息,还有许多的新思想、新观念,毛人凤都似乎感到了清新的春风吹来。他感到身体里有一种束缚打开了,散发出热情和激动的力量,鼓动着他参与到时代的运动中。在戴笠的帮助下,他也参加了考试,报考浙江省立一中。

考试一结束,他就在家门口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着戴笠能替他捎回录取通知书。他明白,自己读书已经花了家里不少钱了,如果这次不能考中,父亲就会让他放弃读书,回去务农,那么,他要走出去看看世界的理想也就要破灭了。

这天傍晚,他扛着锄头往家走,远远就看见一个高个儿少年跑过来,那跑步的姿态一看就是戴笠,他激动地丢了锄头,就迎上去。戴笠重重地捶了一下他的肩膀说:“我说你一定能考上的,给你,录取通知书!”

毛人凤紧紧握着那一张薄薄的证书,看着戴笠摘下帽子,却愣住了,问他:“你的辫子呢?你怎么把辫子剪掉了?”

戴笠大大方方地说:“这有什么,清政府被推翻了,所有不合理的制度本来就也应该一起被推翻。剪头发,正是说明了我们青年人革命的决心。在文溪高小,几乎所有学生的辫子都剪了。我劝你也剪了,跟我一起上浙江一中去,那里可容不下任何封建残余的存在。”

毛人凤握着自己蓄了多年的辫子,犹豫着拿不定主意。头发剪掉容易,他怕的是万一局势又变化了,要再留起来可就难了。

戴笠看他婆婆妈妈的样子就急了,拽着他跑回家,拿出剪刀“咔嚓”几下,自作主张就剪去了他的辫子。

辫子没了,毛人凤心里生出一种奇异的轻松感。不管父亲为他失去的头发哭得如何伤心,他铁了心,义无反顾地和戴笠一起迈上了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