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人凤大传
31989900000055

第55章 历史的另一张面孔

在戴笠到达青岛的时候,早已经有另外一个人已经在青岛机场等待多时了。但是她既不想要和戴笠见面,甚至也不想要戴笠知道她正在这里。她便是以军统局华北督导员的特殊身份前来的刘玉珠。刘玉珠到达青岛后,暗中与青岛机场的航空检查人员混得很熟,并与机场和军统青岛办事处的有关方面打通关节,以便及时掌握戴笠的行踪。她很少抛头露面,而是深入基层,只在暗中积极活动,秘密建立情报网络,开辟计划实施时的隐蔽渠道。

她之所以潜伏在青岛机场,是因为她要在这里实施在戴笠的飞机上安放炸弹的秘密计划。由此可以看出马汉三的确是下了狠心,他要趁戴笠收拾自己之前,将他置于死地。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特殊督导员的前来竟然抱着这样的目的,青岛机场的工作人员只看到刘玉珠既有华北督导员的工作函,手中又有大把大把的钞票,并且又十分熟悉青岛地区军统内部的情况,所以,也都很听从她的安排,对她知无不言。

选择在青岛机场投放炸弹,马汉三和刘玉珠也是有考虑的。他们十分了解戴笠的特点,知道他历来对自己的行动计划极其保密。一般来说,戴笠座机移动的时间和路线均由他自己作出决定,从不肯受别人左右或影响;戴笠每次作出决定后一般只通知极少数有关人员,以免张扬泄密;并且常常在作出决定后,突然改变行动时间和行动路线,把手下人搞得措手不及。在青岛下手,可以更加从容和隐蔽,也不至于祸及留在北平地区的马汉三集团。

刘玉珠打听到,戴笠要在青岛小憩一夜,于第二日上午赶往上海。他下机之后,所带的行装、物品,包括马汉三的10大箱礼品均不下机。飞机停在青岛沧口机场,由梁若节派特务严密看守,确保安全。

于是当晚,刘玉珠就等在靠近飞机的地方,寻找机会上机。但是守卫一直在附近巡逻,她苦等了一个晚上都没有办法靠近。一直到天蒙蒙亮时,她已经十分疲累,却看到巡逻的卫兵突然收队离开。刘玉珠立即反应过来,到了他们交接班的时候。如果现在不过去,一会儿另一队卫兵过来,她就没有机会了。当即她快步奔了过去。

就在她匆匆走到登机门的时候,突然看到飞机里闪过一个黑影。她心里一惊,连忙闪在一边。机上的人明显也看到了她,也躲藏了起来。刘玉珠心里非常纠结,不知道是应该闯进去,还是应该离去。就在这个时候,她远远看到卫兵列队走了过来,就只好离开飞机,十分懊悔地躲在一旁。

刘玉珠心里还有一个问号,那就是不知道飞机上的那个黑影是谁,他是怎么混进去的,他要做什么。机场上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她也就走了出去,慢慢便走到了戴笠的专机边上。领队的卫兵认识刘玉珠,立刻敬礼说:“督导员,这里是禁区,您不能靠近。”

刘玉珠说:“我是来视察飞机的安全情况的,这里一切都正常吗?飞机上有没有看过是否有异样?”

领队听她这么说,也警惕了起来,立刻派3个人上飞机检查。

刘玉珠紧张地张望着,想要知道到底飞机上藏着什么人。可是出乎她意料的是,卫兵下来说,飞机上一切正常。于是领队对刘玉珠说:“刘督导您放心吧。”

刘玉珠狐疑地走着,当她忽然回头时,她惊讶地看到,除了那3个上机检查的卫兵外,飞机上又走出了第四个人!就在她准备过去一探究竟时,远处传来汽车的引擎声。她担心被戴笠看到自己在这里,连忙走开。不一会儿,果然是戴笠的汽车开到了专机附近。

刘玉珠看到戴笠下车,跟飞行员叮嘱了几句,不一会儿,又来了几辆车,车上下来的是跟戴笠同机前往上海的随行人员,其中有军统人事处处长龚仙舫,军统控制的外围机构“人民动员委员会”的实际负责人金玉波,戴笠的英文秘书马佩衡,副官徐焱,天津大资本家黄顺柏,译电员周在鸿,厨司曹纪华,一个专替戴笠照管衣服的事务员,飞机上的正副驾驶员,还有一个无线电报务员。看到这些人带着行李鱼贯走上飞机,飞机员的脸色似乎也不太好看。刘玉珠身边一辆加油车开过去,她听到车上的人在说:“飞机那么小还要挤这么多人和这么重的行李,真是麻烦。”

天气逐渐阴沉下去,远方传来闷雷的声音。飞机终于像一只大鸟冲天而起,向上海方向逶迤而去。刘玉珠木然地望着,似乎在埋怨自己错过了一个多么好的时机。但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就在她转身准备离去给马汉三发电报时,空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紧接着便是一声炸雷。刘玉珠连忙抬头去看飞机,但是飞机已经飞出了她的视线,看不见了。

“说不定老天爷会帮忙。”刘玉珠捂紧贴身放着的那个包裹着高爆炸弹的小木盒,想到了那个飞机上的黑影,又看看头上的天气,暗暗祈祷。她回到自己的秘密处所,把炸弹处理掉,然后搭最早的一班列车赶回北平向马汉三汇报。

第二天,当戴笠专机失踪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马汉三恰好跟刘玉珠在一起。马汉三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微笑,刘玉珠也是喜出望外,平日总是绷着的面孔也放松下来,大着胆子在办公室里和马汉三眉来眼去。

看着她搔首弄姿的背影,马汉三不由得色心大起,一把搂住刘玉珠,让她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色眯眯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收到的消息?情报准确吗?”

刘玉珠双手搂住马汉三的脖子,娇滴滴地说:“上海机场那边始终没有飞机降落的消息,也收不到雷达的信号。青岛、南京、重庆各方面都没有反馈。依我看,这次老板是凶多吉少了。”

马汉三得意地摸着刘玉珠的身子,如释重负地说:“这一回,我们算是死里逃生了。真是天助我也。”

刘玉珠扭动着一边躲闪,一边说:“你不是早已经把后路都铺好了吗?这次就算戴笠没事,你也不是逃生无门啊。”

马汉三叹了一口气:“虽然说我跟郑介民、毛人凤那些家伙都送了大礼,让他们多加照顾。可是万一老板不高兴,就算10个毛人凤帮我求情,我也是死路一条。”

刘玉珠想了想,说:“就算军统的大特务保不了你,你不也跟桂系的李宗仁攀上了关系吗?如果能有他做靠山,别说老板对你无可奈何,就是蒋介石说不定也要对你退让一些。”

马汉三冷笑两声,严肃地说:“这些都不过是一时的缓兵之计。我已经想好了最后一步棋,那就是远走高飞。有这些年积攒的那些金银财宝铺路,我看跑到国外去,我们反而大有作为。”

刘玉珠两眼冒光,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好的未来。但是倏地一下,她眼中的火光又灭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失望的神情:“只可惜那10箱的宝贝跟着老板一起去了西天。也不知道能找回多少。其他我都不心疼,但是那把龙泉宝剑是难得的宝贝,就这样没了真是太可惜了。”

马汉三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把宝剑得而失,失而复得,如今再次失去,却换来了你我两人的性命。你说,这是值得还是不值得?”

刘玉珠侧头想了一下,露出甜蜜的笑容。但是,她马上又十分疑惑地问马汉三:“到底戴先生的飞机为什么出事?炸弹不是我放的,还会有什么人想要戴先生死呢?”

马汉三说:“这可就难说了,戴笠树敌甚多,就连老蒋都对他气得牙痒痒的。毕竟人算不如天算。这回我们大难不死,肯定也必有后福。”

自以为逃过一劫的马汉三又继续开始活动。他要做的第一步当然就是处死川岛芳子。可是现在形势这么微妙,他再火上加油,很容易就把焦点再引回自己身上。为了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他打算借刀杀人,而借的那把刀就是李宗仁。

随着李宗仁步步高升,马汉三也是颇得重用。到1947年,李宗仁出任北平行辕主任后,任命马汉三为北平市民政局局长,又是河北省的“国大代表”。7月上旬,李宗仁决定参加副总统的竞选。他让亲信程思远带信给蒋介石,信里写道:“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竞选与否还听蒋委员长的裁决。”

李宗仁明明知道蒋介石搞“国民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只是一个幌子,是打着民主的旗号推行独裁,蒋一心想要任命为副总统的人选就是孙中山之子,时任立法院院长的孙科。但他之所以还对蒋介石那么说,是因为看准了蒋介石不敢撕破民主的那副面具。果然,很快吴忠信就替蒋复电说:“已将我兄之意转报介公,介公之意国民大会为实行民主的初步,我党同志均可公开竞选,介公对任何人皆无成见。”李宗仁连忙趁这个机会,在北平成立了竞选办事处,开始做竞选的筹备工作。而北平地区主持选举实际工作的就是马汉三。

为了支持李宗仁竞选,马汉三也是翻出了家底,大量的宝物连续不断地送到李宗仁的住处,方便他贿选。马汉三还积极活动,让整个华北选区的选票都投向李宗仁,让李宗仁的胜算大幅提高。投之以桃,当然要报之以李。李宗仁也非常爽快,替马汉三处死了川岛芳子,达到杀人灭口的目的。

1948年3月23日,李宗仁率领自己的竞选班底飞到南京,正式竞选副总统。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蒋介石再次食言,竭力阻止他参选。为了抑制桂系势力,蒋介石亲自出面劝孙科参加竞选,孙科勉强答应,并提出条件,要求副总统兼立法院院长。4月3日晚,蒋介石见李宗仁执意参选,又在黄埔路官邸单独召见他,责令其退出竞选,并声言:“我不支持你,你还能选得到?”

但李宗仁并没有知难而退。4月23日,“国民大会”开始投票选举副总统。参加竞选者有李宗仁、孙科、程潜、于右任、莫德惠、徐傅霖等6人。其中国民党籍四人,民社党(徐傅霖)1人,莫德惠以社会贤达身份参选。当日验票结果是:李宗仁754票,孙科595票,程潜522票,于右任493票,莫德惠218票,徐傅霖214票。后三名淘汰出局后依程序继续选举。经后两轮投票,依然是李宗仁领先。29日上午,“国大”最后一轮决选副总统,投票结果是,李1438票,孙1259票,李宗仁当选。消息播报,蒋介石大失所望,盛怒之下,竟一脚把收音机踢翻。

而此时,同为李宗仁集团的马汉三却爽翻了天。他顺利地从戴笠的麾下逃到了李宗仁的保护伞下,找到了更稳固的靠山。这让他以为,自己已经走出了困境,前途大好。但他忽视了,虽然戴笠死了,但是他的二号接班人依然在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寻找机会,揭开戴笠死亡之谜。就在他和刘玉珠等人弹冠相庆的时候,一张大网悄无声息地向他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