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人凤大传
31989900000047

第47章 精简机构讨蒋欢心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在这8年抗战中几乎没有为民族抗战做过一点事的毛人凤,却因战后接收工作中的“大功劳”获两枚勋章:一枚是青天白日胜利勋章;另一枚是忠勤勋章。对照着抗日勇士冤死于毛人凤领导下的特工之手,历史显出莫大的讽刺和滑稽。当然毛人凤顾不上有这等思考历史的闲心,他一方面沉浸在获得勋章的愉悦中,另一方面更为自己地位日益稳定,蒋介石越来越信任自己而欢欣鼓舞。

福兮,祸之所依。灾祸总是在不经意中悄然降临。

自从罗斯福向蒋介石提出要见戴笠之后,蒋介石对戴笠的好感一下子就去了十分之九。再加上军统局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其力量之大已经从纯特工渗入政治、党务、军政、经济、文化、教育、交通、警察、财政、外交等各个部门,所能调动的税警、缉私及特务武装达数十万人之多,加之军统组织之严密,号令之严明,调动之灵活,实力之雄厚,超过了任何一支国民党正规军队。这就不能不引起蒋介石的警戒之心。以蒋介石惯有的极重的猜忌之心,以及在他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的权术观念,是不能容忍某个部下的系统发展太快太大,打破整个系统平衡,脱出他的控制的。现在军统发展如此之快,势力如此之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蒋介石又如何能不猜忌、不防范呢?

为了限制戴笠的发展威胁到自己,蒋介石有意培植唐纵,让他担任军统帮办。从而进一步控制军统的内情,必要时取而代之。

同时,为了加强对特务工作的控制,蒋介石成立了工作年度汇报,由蒋介石亲自主持,出席者有侍从室唐纵、军统局戴笠、中统局徐恩曾、军令部郑介民等人。会议的内容是各特工系统的头目汇报年度工作,交流各系统情报,听取蒋介石对特务工作的指示。会议名义上由蒋介石主持,但代表发言的却是唐纵,因此这更给了各个部门一个警示:唐纵才是现在蒋介石最信任的人。

在年度汇报之后,蒋介石又指示成立月度汇报。月度汇报设立在军统局,唐纵每个月以蒋介石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会议由他传达蒋介石对各特务系统所呈送的情报的看法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戴笠并没有更多的权力,只是负责召集和接待而已。

戴笠和毛人凤很明白蒋介石的年度和月度汇报制度,为的是全面控制和管理特务工作,逐渐把情报方面的主要工作由戴笠手上转移到唐纵手上,以求最后完全控制在蒋介石自己的手中。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代表会议纪要》(即“双十协定”)在重庆正式签署,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喜悦祥和的气氛。罗家湾大院毛人凤办公室中,毛却一人呆坐在桌前,背对着办公室的门,眼光越过窗外,投向远处。原来,这个经国共两党谈判43天才得以达成的协定,出于对特务暗杀、逮捕,及借各种理由进行的搜查和掠夺的痛恨,更出于对民主政治的向往,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均一致要求结束特务的恐怖活动。因此,《双十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取消特务机关,严禁司法和警察机关以外的团体组织享有拘捕、审讯和处罚之权,并要求“释放政治犯”。

消息传来,重庆罗家湾军统大院,一片死寂,上至戴笠和毛人凤,下至各处室的一般干部,头顶都像压了一层浓浓的愁云。

戴笠在看了毛人凤给他拿来的报纸之后,才知道这个消息。他大为光火地骂道:“文白(国民党首席代表张治中表字)搞什么鬼?一夜之间把老子卖了!你看看,取消特务机关!你看看!亏他想得出来!”

看到戴笠骂骂咧咧地,又是拍桌子,又是乱扔东西,毛人凤不无忧虑地提醒他:“这怎能怪罪文白呢?会谈纪要总是委座点过头的呀。”

戴笠闷了片刻,喃喃地说:“我不相信委座真不要我们了,我不相信委座真不要我们了!”说完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动也不动了。

毛人凤看着戴笠那颓唐相,不禁有些兔死狐悲的伤痛。在他的记忆中,戴笠从来没有这样过,他总是斗志昂扬,充满激情。然而现在,他已经越来越不明确前面还会有什么样的路在等着他们。

但是毛人凤强打起精神,对戴笠笑着说:“我觉得双十协定只是蒋委员长被环境所迫签订的条约,不需要为之太过担心。这么多年来,军统作为领袖的耳目、爪牙,屡经波折坎坷,所受的攻击岂止一件两件?当初西山会议派、改组派、新桂系、西北军、阎锡山等反蒋力量,哪个不想置军统于死地?即使委座的手下,诸如CC系,包括黄埔系内部,撤销军统的呼声也时时高喊入云。可结果呢?军统非但不灭,渡过一劫,更有大的发展。军统局比起过去的特务处,阵容壮大了十几倍。我想现在可能会是军统发展的另一个机会。”

戴笠就像秋后的蚂蚱一样,总想要使劲再蹦一蹦。顺着毛人凤的话,他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于是他说:“的确,当初我们和中统势均力敌,但是到现在,单是拨给我们军统的经费就超过中统有十倍不止。如此颠而不倒、逢凶化吉,靠什么?还不是领袖的需要和重用。因此我们应该相信‘有用则不废’的道理。”

毛人凤说:“那还用说,委座对共匪向来是抱着不清除干净誓不罢休的决心的。”

戴笠说:“如果委座现在仍抱此决心,我想我们这些人他还是要用的。因为共匪太狡猾了,手段又一天比一天高明,我们这些人忠心耿耿地替委座清除这些眼中钉、肉中刺,委座不用我们用谁?只是现在的关键是要弄清委座的具体的真实的想法。”

“您看,我们已把日伪与八路军、新四军历次作战的档案,以及他们对付中共地下机关的各种资料全面接收。这事委座知道吗?”毛人凤小心翼翼地说。

戴笠大手一挥:“好了,我知道了。你现在赶快回去,叫人给我把这方面的材料整理出来。”

当晚,毛人凤不敢大意,熬了一个通宵,写出一份材料。第二天一早,毛人凤就将准备好的资料送来,戴笠接过来往包中一放,一言未发地走了。看着渐渐远去的戴笠的身影,毛人凤心中也似大石当胸,有些喘不过气来。

一见蒋介石,见他对自己笑眯眯的,且非常客气,戴笠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叫苦,但仍然装得非常镇定,按照昨天想的开始向蒋介石汇报,尤其详细地汇报了日伪为对付中共地下机关搜集的情报,把毛人凤对这些资料的详尽分类和归纳总结细细说给蒋介石听,并注意留神蒋的表情。看着蒋一人在那里微微颔首,戴笠紧张的心情开始缓解。

“嗯,你对中共的警惕心很高,汇报得很好,不愧是我的好学生。”蒋介石在听完之后称赞道,甚至他还拍了拍戴笠的肩膀,弄得戴笠心中一热。

“委座,今天给您汇报的只是一部分,其他的我们都已整理出来。共匪实在是狡猾可恶,我们只有对他们的情报掌握得越充分,对他们的打击才能越有力。”戴笠不失时机地说。

蒋介石又点了点头:“好,很好。你回去再整理一下,将其中有关军事部门的资料交由军令部改组的国防部,其他的,你们要妥善保管,为今后作进一步的斟酌研究作准备。”

戴笠一边作记录,一边暗自高兴。可等到起身准备告辞的时候,蒋介石突然想起了什么,召回戴笠说:“嗯,还有,根据中常委的决定,军委会即将取消,军统局当然也要一起撤销,你回去考虑考虑……”蒋介石一席话,如五雷轰顶,击得戴笠半边身子发麻,张大了嘴,发不出一个音来。

看到戴笠失魂落魄的样子,蒋介石忍不住好笑:“哎,你们是我的好学生,就应该能体谅我的苦衷,这个决定,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包括中统局也要撤销,你还是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怎么个结束法。”

戴笠如一个溺水的人,想抓住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捞不着。满怀着不安和狐疑,他从蒋介石官邸退出。

回到公馆,发现毛人凤已候在小客厅里。其实毛人凤比他更着急,他早就来到戴公馆,等戴笠。一见戴笠,毛人凤马上迎上去,“老板,怎么样?”

戴笠一五一十地把见蒋介石的经过讲完,听着听着,原本一脸焦急的毛人凤的脸上显出笑容:“委座仍要我们保管和研究中共的资料,说明原先的基本职能和团体不会取消。”毛人凤斩钉截铁地说。

戴笠虽受到毛人凤乐观情绪的鼓舞,但仍忧心忡忡:“可是,委座已经说了,撤销是一定的。”

“说的要取消这个名字,可眼下的组织不至于全不要吧!”毛人凤提醒道。

“是呀。看来,我们一定要抢先拿出一套让领袖满意的化整为零的方案来。”戴笠兴奋地说,毛人凤的话显然又激起了他的信心。他对多难兴邦的旧训颇有体会,相信经此一劫,军统又将迎来大发展的前景。

送走毛人凤后,戴笠依然平静不下来,他把自己一人关在屋子里,冥思苦想,寻找万全之策。整整想了一夜,他总算为自己准备出一套新的方案,尽管此时的戴笠感到危机四伏,但他的计划仍是野心勃勃,充满斗志。

整个计划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化整为零”的具体招式,核心是军统化整之后,自己的班底大势不失,这是为军统的整个将来作打算。第二部分,则是尽快把海军抓在自己手中,这样,哪怕将来军统真的不保,戴笠也不致两手空空。

为使此计划顺利进行,在后来的几天里,戴笠每天都要把毛人凤叫到家中,共同讨论细节问题。不久,毛人凤就随戴笠日夜不停地奔走于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等大城市之间,一方面处理肃奸案件,一方面绞尽脑汁完善“化整为零”的具体方案。

10月下旬,具体方案出台,它包括三个招式:第一招是,在内部体制上减少指挥层次,精简人员,公、秘分开,转入地下,以转移整个社会注意的目标;第二招是,在军统工作部署方面加强反共活动的成分,以增加其在蒋介石心中的分量;第三招是,蒋介石迅速整顿清理军统内部的贪污受贿问题,整饬风气,以免被抓住口实,自招其祸。

11月初,毛人凤将方案具体完备地总结出来,并在戴笠的示意下,召集全体特务开会,会议由毛人凤主持,戴笠作主要讲话。戴笠简要介绍了“取消特务”的条款,然后马上强调:“最近大家都为这一消息弄得人心惶惶,这是完全不必要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为我们以前的工作开展得太有声势,招人怕、招人忌,才有今天的困境。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再被需要了,相反,今后由于剿共任务的加重,我们的工作将更为繁多,更为重要。”

说到这里,戴笠停了一下,换而用一种更严肃的语气提醒道:“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一定要注意遵守工作纪律,该保密的一定要严格保密;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共产党分子的打击力度,第三,大家要洁身自好。这一点最为重要,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谁敢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被别人抓到把柄,影响到军统名声,就别怪我老戴不客气!”听到此,底下的特务一片哗然,本来当特务工资就不多,不搞“外快”怎么办?此时戴笠又接着说:“不久我们就要查肃了,有这方面问题的人,最好及时悬崖勒马,并向我汇报。争取从宽处理。”这下,下面的特务更像开了锅似的——毕竟,他们中难得有几个人是干净的。对此,戴笠不予理睬,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了毛人凤耐心讲解、劝说,再加以威胁。

于是,从1945年底开始,军统在“裁弱留强”的同时,撤消所有区一级组织(东北区除外),恢复在省范围内的省站为最高机关。同时,所有特务组织和特务人员一律转入地下,绝对保密,不再以公开机关和任何名义作掩护。这是为在军统改组过程中,保存实力,以防不测而采取的一个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