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健康生活(下)
31988300000007

第7章 春季户外好健身

运动健身,贵在坚持,一年四季都要持之以恒。但是不同的季节,要根据气温和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根据人体生理适应能力,进行科学锻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锻炼得法,全年都有精气神。

一、让身体机能逐步调整

春季里,由于气温逐渐回升,人体在冬季所适应的生理平衡,又要被打破。皮肤毛细血管逐渐扩张,供应四肢的血液相对增多;昼长夜短的季节变化,生理机能活动增强,户外活动时间相对延长。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意味着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这是大自然的现象,也是人体变化的自然规律。

二、刚开始时间不宜太长

春季的特点是气温回升较快,而地温的上升比气温慢很多,有时在阴暗的角落里,冬天的积雪、冰块很长时间才能融化,可见不能完全凭主观的感觉来决定活动的时间。所以开始时在室外健身的时间不宜太长,避免因身体不能很快适应而受到伤害。

三、不宜过早脱去冬衣

民间有一句谚语叫“春捂秋冻”。它的意思就是春季气温多变,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人体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昼夜温差大,地温仍较低。所以老年人往往劝导人们不要急着脱去冬衣,尤其活动时不要脱得太多,活动后要及时穿上外衣,避免在不知不觉中受凉。

四、健身后应防止感冒

健身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液,尤其不要站在风口受凉。衣服上的汗液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人感到寒冷,抵抗力下降。其实,这是体育锻炼中的常识。但在春天,人们往往贪图春季的风和日暖,而忽略了寒冷的威胁仍然存在。

五、锻炼要循序渐进

户外活动的量,开始不要太大,使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当然可以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一般可从20分钟开始,以后逐渐延长。活动后以轻微出汗、有点疲劳为宜。随着锻炼时间的延长,运动量也可逐渐增加,但以第二天身体能基本恢复为宜。如果活动量过大,就会引起过度疲劳。特别应注意的是运动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心率过快,甚至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找医生诊治。

六、做好身体准备活动

春季里,由于气候尚未完全转暖,生理机能的兴奋性激发较缓,肌肉、韧带容易受伤。准备活动,要充分拉伸四肢肌肉,活动各个关节,做好腰腹部的活动,防止肌肉关节损伤。活动后要做好全身放松,及时保暖。

七、选择适宜的项目

春季健身适宜的运动项目是慢跑、快走、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爬山等。这些项目的节奏可以自由掌握,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跑步时可以结伴,彼此聊天。这样的运动量不会过度,同时还可以使锻炼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有助于身心健康。走步时宜快慢结合。快步走有利于心肺功能的锻炼;慢步走则有利于调节生理节奏,缓解肌体疲劳。

八、合理掌握活动量

一般来说,锻炼后最高心率不超过170减年龄,而且一小时内基本恢复到锻炼前的水平。以60岁的人为例,锻炼后最高心率应掌握在每分钟110次(170~60)左右。这样的心率反映了身体中氧的需求与消耗之间达到平衡,对该年龄段的人来说是合适的活动量。

九、锻炼需要好环境

健身活动的环境要清静、安全、空气新鲜。如公园、森林、河、湖、海边、瀑布附近,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负离子。空气负离子的含量,不同环境差异很大。据研究,在海滨、森林、瀑布周围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2万个负离子,在农村、田野有700~1000个,城市的街道旁为100~200个,在住宅只有40~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