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将至,人们欢乐、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当人们忙忙碌碌、欢欢喜喜过春节时,中医专家从中医养生角度提醒人们:过节不要忘记防病保健,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一、七情有度———防止心血管病
古人早就注意到人的情绪和健康的关系,认为养生之法数以万计,但“养神为首”。中医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认为“喜怒无常,过之为害”。
暴喜伤阳,暴恐伤肝,穷思伤脾,忧极伤心。大喜大悲就可能引起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成为疾病发生的条件,中医称内伤七情。新春佳节,亲人团聚,特别是老人看到孙子、外孙这些隔辈人,自然会很开心,不可过于激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便会升高,容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严重的会导致心肌梗塞。各级医院每年春节都会收治一些由于情绪激动或过于劳累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老年人一般血管弹性差,血管壁粥样硬化比较严重,管腔狭窄,有的还合并有高血压病,遇到外部的刺激,如过于激动、生气、疲劳或者气候寒冷等,都可能引起血管收缩障碍,所以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过节时一定要喜怒有度,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于兴奋激动,不要通宵熬夜,不要参加具有刺激性的活动如打麻将等,以免发生危险。
二、饮食有节———防止美味添病
春节期间亲友相聚,摆上一桌美味佳肴,好好吃一顿是免不了的。但无论男女老幼,都要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不要暴饮暴食。中医认为,“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之一。“以酒为浆”,饮食无度,则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暴饮暴食不仅导致肠胃疾病,还会加重一些老年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容易因过饱而加重病情,或造成急性发作。
其实,只要在饮食方面稍加留意,有些疾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尤其是已经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饮食卫生。患有慢性胃炎的病人胃黏膜已有浅表性或萎缩性的炎症,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生冷、过烫、麻辣、油炸、腌腊、烟熏的食物。“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饮食以五谷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菜肴宜少油、少糖、少盐。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胃酸的浓度有密切关系,因此溃疡病人应当避免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生冷、过热的食物,浓茶、咖啡、可可、胡椒和辣椒等。脂肪能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抑制胃的排空,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促进胃酸过多分泌,并加剧胆汁返流,会加重炎症和溃疡。
患有慢性胆囊炎和胰腺炎的人要减少脂肪的摄入,不食肥腻、辛辣和油炸的食品,要严格戒酒。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含糖多的零食和饮品,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饮食极易引起血糖升高。
心脑血管病患者饮食以清淡为宜,冬季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高胆固醇及过咸食品要忌口,浓茶、咖啡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最不适宜。海鲜、肉类中的红肉部位及动物内脏等,容易导致高尿酸,再加几杯烈酒下肚,容易诱发痛风,痛风病人要特别小心。
三、起居有常———防止过于劳累
古人把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作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认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成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强调人的动静起居要有规律,要顺应自然,否则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春节期间,全家团圆,或守岁、或看电视、或打牌玩乐,通宵不睡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吃饭也没有规律,或迟或早,或多或少,甚至暴饮暴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不规律的生活打乱了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导致大脑节律的紊乱、肠胃功能的失调、内分泌的改变,虽然当时感觉不到什么,却为多种慢性疾病埋下了病根和隐患。
特别是老年人,已多年形成了自己的生活规律,在过节期间,要尽量保持平时的生活规律,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减退,不能与年轻人一样熬夜,更不能通宵达旦地看节目、打麻将。同时还要注意劳作有度。中国人过年节是很累的,打扫卫生、采购年货、迎来送往……常常弄得筋疲力尽。有的老年人看到子女团聚,心里高兴,想着法给子女做可口的饭菜。老年人大多数患有不同的慢性疾病,这样折腾很容易劳累过度。疲劳可诱发百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以免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我们不妨把保健比作“零存整取”:“零存”就是有规律地生活,“整取”则指健康长寿;只有按时按量地“零存”,才能“整取”到健康长寿。倘若因为过春节乱了生物钟,就等于违反了坚持已久的“零存”而影响到“整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