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健康生活(上)
31987800000314

第314章 秋季旅游话保健

秋季登高,是古今中外广为推崇的一项体育健身活动,现在已发展为登山运动。在我国古代,登高是文人墨客的一种怡情和健身并顾兼益的高雅之举,民间则将秋日登高作为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风俗习惯。在菊黄蟹肥的金秋时节,开展登山运动,一可以锻炼身体,磨炼意志;二则可以陶冶情操,对人的身心健康实在是大有裨益。

研究表明,登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的耐久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从运动健身的角度看,经常进行登山活动,能帮助我们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我国到处可见高山峻岭的奇峰,且气势各异,神奇纷呈。登山旅游,不但可以使人拥有一个豁达平和的心境,而且能调节生活,怡情养性,振奋精神。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人们经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又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利用秋日登高,领略大自然美景,充分享受登高望远的乐趣,同时放松精神,无疑有益于身心健康。

据有关单位对80名百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统计,发现其中有2/3生活在山区。登山旅游尽管好处很多,但必须注意卫生保健,否则事与愿违。

登山前最好做一次全面身体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若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肺结核、神经病的人不要登山,以免发生意外。

先了解游览路线,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熟悉道路的人带领,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

对山区的气候特点要有所了解,争取在登山前一天得到准确可靠的天气预报。带好必需的衣物以备早晚御寒、防止感冒。登山以布底鞋、胶底鞋为宜。

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进餐时应在背风处,先休息一会再进饮食。

要尽量少带行李,轻装前进。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手杖,这样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行路要稳,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并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蹬翻踏空。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减低坡度。每走半小时,休息1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山中遇到雷雨,不要到山顶、高树下躲避,以防雷击伤人;也不要在山沟低洼处,以防山洪伤人。最好在山腰洞穴中避雨。

下山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这样会使膝盖和腿部肌肉感受过重的张力,而使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

要预防急性腰腿扭伤,因此,在每次休息时都应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按摩方法很简单,即用两手轻轻按揉或捏拉腰背部、大腿及小腿的各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