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健康生活(上)
31987800000305

第305章 旅游中精神保健

众所周知,现代人在获得了相当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基础上,越来越追求完美的精神享受。而旅游观光、周游世界,便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我国古代的很多文学家、大诗人,如徐霞客、王羲之、白居易、苏轼等都是喜欢旅游的。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去接近大自然,山上的清风、山间的红日,是大自然对人们的恩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山不在高、贵有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峰岭之胜、在于深秀,提高心理素养,是旅游者尽兴游览,陶冶性情的重要环节。要使旅游有修身养性的妙用,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文化和鉴赏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上下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上,名哲先贤、科学巨辈、文艺大家、骚人墨客、政治豪杰、军事奇才、民族英雄、革命先驱,层出不穷、光芒四射。他们不仅给后世留下了永不泯灭的精神财富,而且在中华大地的青山绿水之畔、乡镇市井之间,留下数不尽的令人缅怀的遗踪胜迹,再加上名人身后的纪念场所、名人笔下的山川风貌,以名人命名的景致,成为分布广泛的旅游地。它们融汇了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显现了历史风貌、人物事业、山川景胜、造型艺术,寓强烈的爱国情操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于觅古览胜之中,并伴有浓重的审美情趣。此外,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明发达,远古文化遗址、历史文化名域、古代工程、寺庙石窟、陵寝墓葬、雕刻、绘画、园林建筑,以及革命文化和纪念地遍布各地。踏着祖先的遗迹,欣赏古代匠师的艺术杰作,领略中华文明的辉煌成果,发寻古探奇之幽思,汲取精神营养,别有情趣。

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旅游活动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极好活动,经常参加旅游,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福利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病和虚弱现象”。因此,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者,不仅要躯体无病,而且还要精神愉快,心理上健康。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前进、经济的发展,“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精神因素影响人体情况将越来越显得复杂,重视、发展和创造精神保健和心理疗法显得更加重要,而积极发展和参加旅游活动,则是精神保健和心理疗法的重要一环。

旅游活动尽管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保健,但要圆满地达到旅游的目的,在旅游中还必须加强精神保健,具体做法是:

一、培养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祖国医学认为,“养生莫如养性,养性莫若养法”,“有法则乐,乐则能久”,就是说,养生要养其根本。人的思想、情志、心理等是生命的根本。只要有了好的道德风貌,精神才能安静、平和、乐观、愉快。

好的道德风貌之一,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信心是生活的主宰,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社会上任何事情能否成功,信心是前提。又怎样培养信心呢?坚持旅游是方法之一。不少人都攀登过华山,当游人来到青柯坪时,坪东有一巨石,叫做“回心石”,此石正处于华山第一道险境千尺崖之下。游人至此,仰观千尺嶂,但见悬崖峭壁之上,陡窄的石梯盘旋而上,直插云霄,一般年老体弱或没有勇气的人,面对此险境,便望而生畏、不敢攀登。回心转意、循原路而下,所以称此石为“回心石”。其实,这里并不是华山最险之处。如欲领略华山险峰的无限风光,自应知难而进,勇往攀登。可见,旅游能培养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一点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尤其是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独生子女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他们极力羡慕西方的物质生活,往往是一去不复返,忘掉了养育他们成长的伟大祖国。而通过旅游,使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可以深深感觉到,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山水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中国的山水风景和名胜古迹各有特色。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自然美,往往同历史建筑、文物古迹所反映的人工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风景名胜所特有的风格。人们假如能常到有风景名胜的地方去旅行,不但会得到难得的美的享受,更会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雄伟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名胜古迹,将帮助您陶冶情操,涤荡心灵,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进一步了解祖国,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是的,作为社会主义祖国的一个公民,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

三、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

开朗和乐观是健身的要素、长寿的法宝,这是人所共知的常理。性格开朗的人,能较好地调畅情志,所谓“乐而忘忧”,情绪正常,气血流畅,才能加强对神的滋养,有益于健康。2000多年前的《论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乐观的情绪是调养精神、排除不良情绪因素、防止衰老的最好的精神安慰剂。

实践证明,旅游活动是培养开朗乐观性格的最好途径。清代袁枚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作家,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他平生以游历名山为最大情趣,高兴起来,还在山巅奔跑,领略“万山随我同奔腾”的情趣,正如友人为他八十大寿写的贺词里所说:“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游乐场所如雨后春笋,其中富含知识乐趣和新颖奇趣的项目,使得许多旅游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对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亦很有帮助。

总之,旅游活动是极好的精神保健活动,人们可以通过旅游,振奋精神,使心中的杂念尽除,充满喜悦,从而达到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