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健康生活(上)
31987800000234

第234章 家庭花钱心理药方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划算一世穷。”“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节约谚语比比皆是。应当说节俭过日子对老年人来说已是习惯,靠节俭拉扯大了一窝孩子,但现在条件好了,太苛扣自己,就没有必要,凡事都要有个度,节俭要适可而止。

太节约了也是“病”,凡病都有药医。依笔者经验,改掉怕花钱的旧习惯,有几个“宽心药方”:

替代法:如果在一份好菜,一本好书前犹豫不决,嘱咐自己:买!———权当自己买了条烟抽(而实际自己是不抽烟的)。一条中低档烟20多元,一盘好菜、一本好书也20多元;香烟买来伤身体,好书买来益智慧;“虚烟”抽过啥也无,好菜买来补身体,好书买来留百年。值!

投资法:花钱是“健康投资”,吃好些穿好些对身体有好处,是另一种“储蓄”。吃水果吃菜比吃药值!旅游、买健身器材、参加一些健身培训———“健身投资”比花钱住院合算!

分摊法:节俭的人常常在一件好看的衣服、满意的鞋子前犹豫半天,嫌价高钱贵。可这样想:一身倩装数百元,一套好衣穿数年,分摊每年才百十来块钱,一月10元不到,不贵,买!

换位法:在本地买套房子,租个店面你可能常常嫌贵而不舍得掏钱。但是你如果和北京、上海比比,那里几千上万元一个平方,你这几百块钱一个平方,这样想想,你往往会觉得你捡了个便宜呢!这样,你的花钱心态就会平衡一些了。即使是北京、上海,郊区的你可以想想市中心的,小面积的可以想想大面积的,看看别地别人的,你可能再不会为本地住房“价高”而捏着手中的钞票不愿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