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健康生活(上)
31987800000115

第115章 糖尿病的治疗误区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在糖尿病的防治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的饮食、运动、精神状况都是很重要的辅助治疗,而临床上常见许多医生及病人,单独强调药物治疗,而忽略了患者的主动配合作用,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多少,直接决定着糖尿病康复后的远期效果。

糖尿病虽然目前仍是终身性疾病,但应该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是可防治的慢性疾病,现代医疗水平完全可以把血糖、尿糖控制正常,不会因为患了糖尿病而影响寿命,这是目前基本上可以做到的;治疗的理想目标是通过正规的连续的治疗,保持血糖的正常与稳定。临床上常见许多患者患糖尿病后,对该病的不可根治性和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后果非常恐惧,产生不安、急躁情绪。患者急于寻找高超的医术与灵丹妙药,期待着出现“药到病除”的奇效,但严峻的实践,证实这种急躁情绪常会落空,于是患者产生消极、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都会使患者失去自我监测和自我保健能力,使病情难以控制而加重。

与此相反,部分Ⅱ型糖尿病病人由于缺乏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即使已发现血糖升高,也满不在乎,否认自己患糖尿病,不就医治疗,盲目乐观,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直至发生严重的不可逆并发症才就医,患者不仅自己痛苦不堪,且会增加经济负担。有的患者认为糖尿病不可治愈而失去治疗信心,消极悲观;有的患者经治疗之后,血糖、尿糖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自认为已治愈,万事大吉,即放松对饮食控制、运动及药物治疗,而导致血糖急剧上升,病情加重,出现多种并发症。凡此种种,都是对此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所导致的,国际上称为“无知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