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人来说,时机比资本、本事更重要。李嘉诚做生意,绝不放过任何一次时机,并且把时机变成一个可以起跳的跳板,从而把自己的商机变成熟。这种利用时机的战术,是李嘉诚取得财富的绝招。商场如战场,其中充满机会,也布满陷阱,更充满变数和玄机,拙于应变者在这里难有立足之地。
准确的判断是成功的前提
在李嘉诚看来,准确的判断力是商人成功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因为商人必须要敢打敢拼,但敢打敢拼绝不代表胡乱出击,而是必须眼光敏锐、判断准确,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商业大家,从而在商场中打开局面。
1960年前后,李嘉诚以天才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察觉出塑胶花也并非长久受人欢迎。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喜新厌旧,凡是装饰品,日子久了就会使人厌倦。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人们越来越喜欢时髦和摩登,鲜花代替塑胶花的日子不会太远了。李嘉诚必须为自己手中一亿元的庞大资金寻找出路。
一天,李嘉诚独自驱车在外面兜风,无意中看到原野上的农民正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于盖房子。李嘉诚顿时豁然开朗,是啊,为什么没有想到房地产呢?
香港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四五百万人挤在区区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香港的人口现在仍以平均每年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使这个素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成了名副其实的“珍珠”。
李嘉诚从人口的激增、生存空间的有限、经济发展的神速、土地的适用日趋重要,预见到地价来日必然暴涨,香港地产业极具发展前途,他赞成有人曾指出的“从古至今,以房地产最能保存币值和牟取暴利,尤其在‘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香港”的观念。
李嘉诚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投资地产业。1958年,他开始涉足地产界,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高的工厂大厦;1960年,他又在柴湾购地兴建另一座工厂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总共达到了12万平方英尺。这就是说,当香港、九龙和新九龙中心地区地价猛增,私人土地开发者于20世纪60年代在荃湾、元朗和大埔开始投资房地产的时候,李嘉诚就已经捷足先登了。
香港寸土寸金,炒楼成风,是冒险家的乐园。有的人用冒险的办法,采取“开发式”投资。所谓“开发式”,就是买空卖空,侥幸取胜。也就是说,你手上只有10万元,却要做100万元的生意,那不足的90万元就用地皮或楼宇向银行抵押,交纳利息。这是一种投机的做法,好处是可以用小本赚大钱,物业市场猛涨就发大财,你想赚更多的钱就向银行多借贷,但是,做生意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商品绝不会只涨不跌。物业市场一旦跌落、狂泻,或者银行资金紧缩,“开发客”就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乖乖投降,宣布破产。
李嘉诚决定坚决不做“开发客”,冒险、投机非他所长,稳健发展方显英雄本色。他从用现金购买旧楼改造着手,地价低时大量买进土地,一步步发展起来。他看准了地价一定会上涨,因此并不急于把买到的土地和房产脱手。
李嘉诚总是能透过眼前的迷雾,看到香港灿烂的未来,毫不动摇,稳坐钓鱼台。他一面小心翼翼地严格控制财务开支,不让银行有机可乘;一面又趁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充分利用经营塑胶工业时每年不下千万元利润的盈余,购买低价的地皮和旧楼。于是,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地产、物业的时候,他却胸有成竹地购买了一幢幢设备齐全的旧大楼,又盖起了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新大厦。
1972年,李嘉诚就已拥有楼宇面积35万平方英尺,1975年增加到510万平方英尺,1976年发展到635万平方英尺。
后来,中国政府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香港作为西方进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门户和中国通往世界市场的桥梁,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香港。他们大开办事处,建立商场、宾馆,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就更加大了对地皮的需求量,使得香港土地、楼宇供不应求,刺激房地产价格的狂升猛涨。李嘉诚洞察时机,看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渠道聚敛资金,大力发展地产业。到1977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扩大到了1020万平方英尺,1979年增到1450万平方英尺。
20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地产业虽有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是平稳上升的。随着70年代以后地价几十倍、上百倍的猛涨,地产巨子李嘉诚的财富也就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了。
大商人有大智慧,准确判断时势,顺应时代发展,成为财富精英自然是水到渠成。
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抓住市场空缺点进行投资
精明的投资家能见势取巧,抓住市场的空缺点进行投资。广州是内地的窗口,既占地利之便——与香港一江之隔;又占天时、人和之机——国家重点支持,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广阔。在这里投资,李嘉诚当然是当仁不让。
2004年9月,李嘉诚注资9亿元人民币欲打造世界玩具交易中心——广州国际玩具城,正式对外展示其样板街。这个被命名为广州国际玩具城的项目位于广州黄埔区南岗镇,靠近广州东快速干线,占地约33公顷,由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和广州市国际玩具中心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该项目共分三期,总投资为15亿元人民币,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各注资4.5亿元人民币,各占有30%的股份。
这是李嘉诚旗下公司首次杀进广东玩具业,为了打理该项目,长江实业派出了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业发展部经理陈伯荣,出任广州国际玩具城有限公司总经理,而拥有欧洲第二大零售网络的和记黄埔,将通过国际化管理和零售网络吸引国际玩具巨头和国内玩具厂商进驻。此项目的另一名投资商吴楷明表示,该项目不是简单的玩具批发市场,而是整合了商贸、展示、物流、科研等厂商之间多个环节的产销研交易平台,预计每年将拉动玩具以及相关交易达500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该项目得益于广东省玩具协会的推动。广东省一直是全国的玩具生产大省,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澄海都是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其玩具生产量占全世界的50%以上,占全国的70%以上,全国8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中,仅广东一省就超过了4500家。
据有关单位透露的数据,2003年广东玩具产值达到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达到84亿美元,但是,广东这个玩具生产大省,一直存在着家门口没有扩展市场的营销平台的问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制约了广东玩具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李嘉诚投资扩展玩具市场具有大好局势。
早在2001年,广东省玩具协会就提出,要建设一个集贸易、展示、物流、科研、电子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玩具交易中心,而最合适的地点就是广州。广州是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并且每年两次的广交会也让外商云集广州,玩具交易中心可以提供一个常设的展销平台,这对于广东省玩具业的发展将大有帮助。2002年年初项目初步定下来,2003年2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开始介入合资洽谈,4月双方签约,7月正式破土动工。
在广州,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已经有多处投资,早在2001年3月,和记黄埔就与广州美晨成立“和黄健宝”,总投资额2.4亿元人民币,和黄占80%股权;2004年5月,和记黄埔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成立“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各控股50%;据不完全统记,李嘉诚已经有9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广州的几大项目,不仅对广州经济的增长有很大带动,同时也让李嘉诚收获颇丰。
轰动效应之后就是获得丰厚的利润。李嘉诚作为一个在商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无疑具有发现潜在市场的战略眼光。他看准的不仅仅是广东玩具业的发展急切需要一个营销平台,更是看中了祖国大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构成了无数个经济增长点,而每一个经济增长点都包含巨大的商机,李嘉诚相信,只要长着一双发现这些商机的眼睛,必定能将自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我们应该力争上游,制造理想环境到内地和外国继续投资,中国的经济基础、充足的储备和庞大的市场,都是我们的后盾。
一口吃不成胖子,可以从赚小钱开始
人们创业,往往都是白手起家,或刚刚起步,他们没有钱或是本钱小,根本无力从事汽车、钢铁、石油等需要大规模投资的产品生产,但如果能够从身边的小生意做起,逐步发展壮大,也不失为一条良策。只要经营有方,再小的生意也同样能发展。
世界上多数富翁都是从一无所有中跳出来的。他们原本是手空空、袋空空的一个人,但几十年后,他们的财富多得数不胜数,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能看得起小事,能从小事做起。
李嘉诚是一位大企业家,可是他的长处就在于“大生意不放,小生意不弃”。就像他当年在香港从无人问津的塑胶花做起一样,数十年后,当他的长实与和黄两大集团已经变成了有世界影响的大企业财团的时候,李嘉诚仍然不时地告诫旗下的高层管理人员:“千万不可以以老大自居,更不能抱了西瓜,忘了芝麻。”
李嘉诚的叮嘱在“和记黄埔”集团公司得到了认真的贯彻。比如,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居然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做起了保健品这些利润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生意。到了2007年,“和记黄埔”的“小生意”竟然开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硕果,这一年初得到的可靠统计报告显示,他们已是拥有美国以外最大的保健及美容零售网络的机构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世界任何事都是由小到大,积沙成塔,这就是李嘉诚创立长实立下“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的初衷。长江精神何尝不是李嘉诚商业实践的真实写照?李嘉诚及其长实,正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辉煌的。在这里,我们不单要看到李嘉诚的细心和精明,更要学习他这种铢积寸累的理念和精神。
世界闻名的大企业家摩托车大王本田宗一郎也说:“先有一个小目标,向它挑战,把它解决之后,再集中全力向大一步的目标挑战。把它完全征服之后,再建立更大的目标,然后再向它展开猛烈的攻击。这样苦苦搏斗了数十年,这样辛辛苦苦从山脚下一步一步坚实而稳健地攀登,我就成为全世界的摩托大王了。”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欲想发家致富,在经商营利中,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汇成财富的汪洋大海。在激烈的竞争中,经营者千万不要看不起小生意,而要积少成多,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不俗的业绩。参与市场竞争,关键是经营者要看得起“捡芝麻”的生意,一步一步筑起自己财富的丰碑。所以,“西瓜”虽大,然强手如林,赤手空拳的创业者则无法抢到手;“芝麻”虽小,然愿求者寡,锲而不舍能破致富之门——积土成山,风雨能兴;积水成渊,蛟龙能生。
古往今来,靠“捡芝麻”,创业者们走出了一条又一条成功的发家之道。
日本的索尼、松下等超级电气公司在市场上激烈竞争,从没有松懈舒坦的时间,但有一些专营“捡芝麻”之类的小企业却相对轻松一些。因为大公司所抢的是几百元、几千元一类的“大西瓜”,而对一分钱、几分钱一类的“小芝麻”无意顾及,这就使得这类市场的竞争态势相对较为平缓,发展余地也较大。如有一小企业,专门制造用于电器中的接线柱,占了世界总产量的60%;有一企业生产集成电路陶瓷管壳,占世界总产量的90%等等。
身列美国超级富翁行列的森姆·沃尔顿,就是靠“一角钱的生意”发迹的。早年,他在阿肯色州新港开设了第一座专卖“一角钱小杂货”的商店,生意兴隆。尔后,他又陆续在美国各地开设起连锁店,其中不少是“一角钱小杂货店”、“折旧商店”等等。
上述例子,无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市场上的,都说明“捡芝麻”是创业成功的好方法。
“大”有可为,“小”同样也有可为。你如果渴望成为大老板,一心想做大生意,还不如就从小生意做起。小公司、小商业、小产品,经营灵活,应变力强,只要经营者能够从繁杂的消费行为中,善于抓住消费苗头,发明、生产、销售出新颖别致、一物多用、便利的小产品,去适应和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便可进入宽阔的市场,拥有无限的商机。
一口吃不成胖子,那种不顾自己的技术、资金、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不能“量体裁衣”,盲目地轻小贪大者,到头来,往往西瓜没有抱住,芝麻也让别人捡完了,落得个两手空空。
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可能囿于空中楼阁的构思,而必须先奠下稳固的基础,然后循名责实,按照计划向目标迈进。
顺势而为,骑牛上市
股票上市,是每个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都要经历的道路;股票上市,会更加有效地筹措资金;股票上市,会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股票上市,会对员工有更好的激励。李嘉诚善于借助股票的力量,快速地提升自己的实力,将长江实业迅速做大做强。
股票上市是每个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都要经历的道路,李嘉诚也是借着股票市场之力,才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早在1891年就已经开始。但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则是1969年前后的事。股票市场真正形成规模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在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规模停滞不前,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第一,由于与祖国大陆的特殊关系,祖国大陆的任何波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香港前途;第二,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海外市场能为香港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至少,海外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比香港市场要丰富些;第三,1961年以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相对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注:贷款较易)。另外,在未有其他交易所成立之前(1969年之前),香港所有股票买卖活动均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俗称香港会)进行。当时香港会的会员大部分为外籍人士及通晓英语的高级华人;而上市公司则主要为外资大银行,股市为香港本地工商企业集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香港股市,对于众多欲上市的华资企业来说,可望而不可及。香港会上市条件之苛刻,使不少条件具备的华资大企业也长期被拒之门外。
证券经纪,是股市与股民间的桥梁。香港会只使用英语,把不谙英语的华人经纪人排斥在外,这样,无形中又把占香港人口大多数的华人投资者排斥在外。投资者难入市,股市自然萧条;股市萧条,投资者越发望而却步。
1969年12月17日,由李福兆为首的华人财经人士组成的“远东交易所”开始营业,打破了香港会一所垄断的地位。远东会放宽了公司上市条件,交易允许使用广东话,开辟了香港证券业的新纪元。
时值内地政治趋于安定,香港经济经过大动荡后迅速恢复,并开始起飞,亟待筹资的企业纷纷触发上市的需求。1970年,远东会的成交额高达29亿元,占当时本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9%。
其后,金钱证券交易所(金银会)、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相继成立,加上原有的香港会、远东会,形成香港股市“四会”并存的格局。
四会并存,使公司上市变得容易,为上市公司集资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大大刺激了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股市成交活跃,恒生指数攀升到1971年年底收市的341点。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兴旺景象。
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财力、精力发展房地产业。
在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踌躇满志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超过置地的规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嘉诚看准蓬勃发展的地产高潮,在现有的地盘上大兴土木。楼宇未等建成就有用户上门求租,获得租金后,又继续投入兴建楼宇。尽管如此,李嘉诚仍觉得发展太慢,深感资金不足。而筹集资金最快捷而有效的途径,是将公司上市,使之成为公众持股的有限公司,利用股市大规模筹集社会游散资金。
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随即,委托财务顾问拟定上市申请书,准备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实绩、各项账目等附件。
11月1日长实获准挂牌,法定股本为两亿港元,实收资本为8400万港元,分为4200万股,面额每股两元。包销商是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分别在香港、远东、金银等三间交易所向公众发售。
长实骑牛上市,备受投资者青睐。上市后24小时不到,股票就升值一倍多。“僧多粥少”,认购额竟超过发行额的65.4倍,包销商不得不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股票升值一倍多,意味着公司市值增幅一倍多。消息传来,长实职员欣喜若狂,买来香槟庆贺。
自从1950年创业,李嘉诚经历了独资、合股的漫长岁月,现在终于跻身上市公司之列,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筹措无门的问题,从此,长实必须按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运作,接受证交所和证监会的管理及监督,向证交所提交由独立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量必须在25%以上;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必须向公众股东公开;重大决策,必须经董事局,甚至股东大会通过……这些规则,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大股东和经营者的手脚,是他们所不希望的。但李嘉诚必须这样,他是个对新事物抱有浓厚兴趣、渴望从事具有挑战性事业的人,只有充分利用股市的力量,才能让自己登上更高的舞台施展抱负。所以当他意识到这一点,他就选择顺势而为,从而将企业打造成今天的巨无霸。
知识的最大作用是可以使眼光敏锐,增强判断力,有人喜欢凭直觉行事,但直觉并不是可靠的方向仪。时代不断进步,我们不但要紧贴转变,最好还要走前几步。要有掌握和判断最快、最准的资讯。不愿改变的人只能等待运气,懂得掌握时机的人便能创造机会;幸运只会降临有正确世界观、胆大心细、敢于接受挑战但又谨慎行事的人身上。
放眼全球,做世界巨商
我们非常佩服那些做跨国生意的大商人,这些人眼界开阔,动作惊人,规模宏大,总觉得他们是真正的财富巨人。李嘉诚即为其一,他总是能站在全球的角度去给自己定位,去选择经营方式,给世人带来震惊。这种强烈的震撼力源于他的这样一个经商观念——真正的世界级大商人必定是以全球化经营战略为方案的。
李嘉诚则毫无疑问是一个世界级大商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在加拿大的投资就是明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加拿大经济面临挑战。但加拿大最大的收获,是“逮住”了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仅他一人,就为经济面临衰退的加拿大,带来100多亿港元巨资。香港众多华商,唯李嘉诚马首是瞻,他的好友、同样是世界级华人富豪的郑裕彤、李兆基等,竞相进军加拿大。
1986年12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李氏家族及和黄透过合营公司UnionFaith投资32亿港元,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时值世界石油价格低潮,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诚看好石油工业,做了一笔很合算的交易。这是当时最大一笔流入加国的港资,不但轰动加国,亦引起香港工商界的骚动。
其后,李嘉诚不断增购赫斯基石油股权,到1991年,股权增至95%,其中李嘉诚个人拥有46%,和黄与嘉宏共拥有49%,总投资为80亿港元。李嘉诚的两个儿子都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他本人于1987年应邀加入香港加拿大会所,成为会员。每每李嘉诚出现在加拿大会所,驻港的加国官员及商人,便把他如众星拱月般围住。一名了解中国文化的官员,把李嘉诚称为“我们加拿大的赵公菩萨”。
1988年,兼任加拿大赫斯基公司主席的马世民,会见美国《财富》杂志记者时说:“若说香港对我们而言太小,这的确有点狂。但困境正在日渐逼近,我们没有多少选择余地。”马世民还谈到收购赫斯基公司的波折。按照加国商务法例,外国人是不能收购“经营健全”的能源企业的。赫斯基在加国西部拥有大片油田和天然气开发权、一间大型炼油厂及343间加油站,除石油降价因素带来资金周转困难,并未出现债务危机。幸得李嘉诚已经安排两个儿子加入加拿大籍,收购计划才得以顺利通过。
李嘉诚投资英国,几乎与加国同步进行。1986年,他斥资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股权。该公司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权益。该公司股东担心李嘉诚进一步控得皮尔逊,不甘让华人做他们的大班,组织反收购。李嘉诚随机退却,半年后抛出股票,盈利1.2亿港元。
1987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协商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投资3.72亿美元,买进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股权。李嘉诚成为这间公众公司的大股东,却进不了董事局,原因是掌握大权的管理层,提防这位在香港打败英国巨富世家凯瑟克家族的华人大亨。1990年,李嘉诚趁高抛股,净赚近1亿美元。1989年,李嘉诚、马世民成功收购了英国Quadrant集团的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使其成为和黄通讯拓展欧美市场的据点。
李嘉诚进军美国的一次浩大行动,是1990年,试图购买“哥伦比亚储蓄与贷款银行”的30亿美元有价证券的50%,涉及资金近100亿港元。因为这家银行是加州遇到麻烦的问题银行,卷入了一系列复杂的法律程序中,结果,李嘉诚的投资计划搁浅。李嘉诚在美国最有“着数”(合算)的一笔交易,是他与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建立友谊。李察明陷入财务危机,急需一位“叠水”(粤语水即钱,意为很富有)的大鹿(大款)为他解困,并结为长期合作伙伴。为表诚意,李察明将纽约曼哈顿一座大厦的49%股权,以4亿多港元的“缩水”价,拱手让给李嘉诚。
在新加坡方面,万邦航运主席曹文锦,邀请香港巨富李嘉诚、邵逸夫、李兆基、周文轩等赴新加坡发展地产,成立新达城市公司,李嘉诚占10%股权。
1992年3月,李嘉诚、郭鹤年两位香港商界巨头,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携60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李嘉诚的举动,引起亚洲经济巨龙——日本商界的小小震动。李嘉诚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全球化的时代,李嘉诚的投资焦点早已不局限于香港一隅之地。只要机会合适,何妨跨出国门,“强龙与地头蛇共舞”,只要有实力、有能力,就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自己的商业王国添砖加瓦。
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知己知彼,纵观全局
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李嘉诚一举击败置地,夺得中环竞标之战,正是这句千古名言的又一例证。
自从李嘉诚1958年涉足地产业以来,长江公司的发展可以说一直是顺风顺水。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一年以后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且成功上市。1976年,长江实业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达到5.3亿元,在商界已经非常引人注目。
可以说,这时李嘉诚的房地产经营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业界和传媒眼中,并没有人将李嘉诚看做是房地产大亨。也就是说,对于真正的地产大亨来说,李嘉诚此时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小打小闹,跟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然而,从1977年以后,李嘉诚的名字却变得家喻户晓,只要有他出现的拍卖场,就一定有大批记者对他穷追不舍。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李嘉诚取得了地铁中环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地铁顶上的施工)的竞标。在这次竞争激烈的角逐中,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一举击败了当时的香港地产巨人置地公司,从此开始了华资向英资进军的历史性转变。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关键就在于李嘉诚能够从全局着眼,精确分析各方经济实力,从而做到了“知己知彼”。
中环站和金钟站的地铁工程预计耗资205亿港币,要在8年内完成,是香港开埠以来最大的工程。中环站是地铁的首段终点,位于香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是穿过海底隧道的第一站,又是香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香港政府公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红十字会、文物馆等著名建筑齐集此地,且毗邻中环银行区。中环站和金钟站的位置如此优越,如能为其上盖,就能完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业务。这样巨大的商机,令全港的地产商无不垂涎三尺,李嘉诚当然也不例外。
此地铁工程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由香港政府担保获得的银行长期贷款;二是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出售股权集资;三是地铁公司与房地产公司联合发展上盖业务,将利润充当股权。早在1976年下半年,新闻界就盛传香港地铁公司公开招标地铁上盖工程,1977年初,这个消息终于得到了官方证实。一得到确切消息,李嘉诚便开始摩拳擦掌,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做好充分的准备。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没有一点实力,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肥肉被别人叼走。
据跟随李嘉诚多年的下属回忆说,李嘉诚平时极少将工作带回家,他总是尽量放松自己,第二天好以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可是这次对地铁投标,李嘉诚却常常把文件和资料带回家去,足见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何等重大。这次夺标呼声最高的置地公司隶属于英资企业——怡和,该公司是香港房地产界的“大佬”。在香港有种说法,叫“撼山易,撼置地难”,可见置地的实力和影响力有多么大。和这样的对手交手,没有全方位的准备,没有十二分的信心和胜算,最好不要轻易尝试。李嘉诚对于夺标的准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置地公司;二是研究地铁公司。
香港岛中区可以说是置地公司的“老巢”,在这里,置地公司拥有数十座摩天大厦,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也称怡和广场)就在将来中环地铁站的两侧。虽然当时置地并没有公开声明是否参与地铁上盖权的竞标,但是从形势来看,对于置地公司来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眠,这样的“囊中之物”是绝对不会让其他人轻易染指的。
李嘉诚深知,论实力,长江实业根本不是置地公司的对手,但是,从长时间的仔细分析中,他还是找到了置地公司的弱点和缺陷。置地公司隶属于怡和有限公司,怡和第一大股东凯瑟克家族,始终力主将发展重点放在海外。同时,置地公司现任大班纽必坚又身兼置地、怡和两家的负责人,虽坐镇香港,但由于受到股东老板的制约,用于地铁上盖权争夺的精力必然会分散。何况,置地公司一向财大气粗、目中无人,是绝对不会对“势在必得”的事情进行认真分析和考虑的。多数人都被置地公司强大的外表所吓退,而李嘉诚却通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对手的致命弱点。
接下来,李嘉诚又对地铁公司进行研究。他非常清楚,只有投其所好,才能在竞争中抢得先机。李嘉诚用了很多精力,从不同的渠道搜集信息,知道了香港政府对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估价约2.443亿港币,再加上九龙湾车厂的地皮估价,合计大概在6亿港币左右。香港政府将以公告地价把地皮费拨给地铁公司发展房地产,以弥补兴建地铁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是,地铁公司却与政府多次商谈,想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来支付地价,均遭到了拒绝。
在此情况下,李嘉诚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转机。地铁公司之所以提出以部分股票来支付地价,一定是资金匮乏的缘故。地铁公司招标的真正用意,也许就是因为以高息贷款购买地皮而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从而确保其利润。
当这些情况都了然于胸之后,李嘉诚经过深思熟虑,制定出了最完美的投标方案。此方案的提出,将中环和金钟两地盘设计为一流的商业综合大厦,光从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李嘉诚的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建筑费由长江实业以现金方式支付;二是商厦建成全部出售后,利益由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分享,并且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的分配比率为51%和49%。
只确定方案是不够的,李嘉诚马上又开始实施具体操作。实行这个方案需要巨大的资金,这对于目前的长江实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于是,1976年的冬天,长江实业发行了新股,从中获得1.12亿港币的现金储备,再加上大通银行许诺的2亿港币的贷款和一年度盈利储备,李嘉诚手上能调动的现金大约有4亿港币。
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当时参加此次竞投的财团、公司达30多家,这其中包括了置地公司、长江实业、太古地产、金门建筑、日财团、辉百美公司、嘉年集团、霍英东集团和恒隆地产等实力雄厚的公司,但是,舆论界一致看好的,还是表面看起来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置地公司。
所以,当得知最终由长江实业中标以后,简直让所有人跌破眼镜。1977年4月4日,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与长江实业首长李嘉诚,签订中环站上盖发展事业协定,而金钟站上盖则由日后商议签订。第二天,香港所有报纸杂志都围绕“长实”击败“置地”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大做文章,称这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只有李嘉诚心里最清楚,他的胜利是一种必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1978年5月,中环车站上盖建筑环球大厦分层发售,在广告见报后的8小时内全部销售一空,交易总额达5.92亿港币,创香港楼价最高纪录。8月,金钟车站上盖建筑海富中心开盘,物产总值9.8亿港币,创开盘售楼一天成交额最好业绩。
环球大厦和海富中心两座大楼,让长江实业获得毛利7亿多元,纯利近0.7亿元港币,这与李嘉诚后来的投资成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么,但重要的是,李嘉诚从中获得了长江实业的信誉和知名度,这是比金钱更大的“利润”。从此,李嘉诚以及他的长江实业便树立起一流房地产商的形象,取得了银行和股市的信任,为长江实业的继续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这一切都与李嘉诚的事前细心调研分不开。如果当初李嘉诚不全盘运筹,仔细寻找置地的“命门”,而是被置地这个“纸老虎”吓跑的话,今天也就不会有华商第一富豪的成就。
所以,在商业竞争中,如果我们碰到势大力强的对手,不要被“吓破了胆”,而是应该向李嘉诚学习,认清自己的优势点,用一双慧眼发现对方的不足之处,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制定出适宜的策略,最终获得以弱胜强的成功。
我每逢作出商业决定前,总会先将其可能性研究得清清楚楚。
正确决策来源于对市场的准确把握
李嘉诚主张决策是经营的一件大事,必须先行,才能做好生意。他认为,只有重决策、巧应变,才能赢得胜局。
我们不妨总结出下面几条决策之道:
1.知信息
现代社会,信息已成为无形的财富资源,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信息就是金钱,决策就是生命。”这句话几乎成为所有雄心勃勃企业家的座右铭。成功的决策,来源于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传来了发现金矿的消息,许多人听了垂涎三尺,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很快掀起一股淘金热。这个消息也引起了17岁的小亚默尔的极大兴趣,准备去加州碰碰运气。他历尽千辛万苦赶到了加州,便一头投入到淘金的行列。在很短的时间里,亚默尔真的赚了一笔大钱,然而他却没有找到一两金子,只是卖了不少凉水。
原来,山谷里气候干燥,水源奇缺。寻找金矿的人最感痛苦的就是没有水喝。亚默尔就放弃金矿,转卖饮用水。结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靠卖水赚了6000美元。这在当时可不算小数目。当许多人因找不到金矿而忍饥挨饿,流落他乡时,亚默尔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的富翁了。所以,处处留心,信息也可转为财富。
2.知时机
做生意要靠机会,但是机会来了,要把握好行动的时机。决策早了,白白浪费成本;决策晚了,不但要少赚钱,甚至可能赔本。还是以亚默尔为例子。1875年春天,报纸上刊出墨西哥发生疑似瘟疫的病例。这则消息登得不大,注意的人不多,但亚默尔看了这则新闻之后,却静坐在椅子上,脑子里酝酿起他的计划来。
假如真的发生瘟疫,他想,一定会从加州或德州边境传播到美国来。这两个州的畜牧业,可说是美国肉食供应中心,一旦发生瘟疫,肉食的供应马上就会成问题。亚默尔立刻派自己的医生去考察,确定是否是瘟疫!
亚默尔很快得到确切消息,于是他集中全部资金购买德州和加州的肉牛和猪,赶运到东部。当瘟疫传染到美国西部几州之后,政府严令禁止一切食品外运,当然牲畜也包括在内。于是肉价猛涨,在几个月之内,亚默尔赚进了900万美元。
3.知实情
决策不仅要掌握信息和机会,决策内容还要与实际情况相切合;否则,机会就会白白浪费,甚至造成失败局面。
前几年开始,国内健身场所、健身设施流行。北京英特康乐城,承租国家奥林匹克中心英东游泳馆,又投入大笔资金改造,把室内游泳作为主要服务项目。由于游泳馆规模很大,便把工薪阶层定位为主要客源,打出了“工薪阶层的室内游泳馆”的口号,但效果一直不好。
一天,老板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幅漫画:一位老大爷战战兢兢站在游泳池边,不敢往水里跳,嘴里念叨着“30块钱游两小时,相当于一个月退休金的1/10”;旁白是“他们告诉老大爷他们是工薪阶层的游泳馆”。这给老板很大震动。
后来老板去外地,发现人家的套票方法值得借鉴。又调查了一些消费者,搞出了一套新的营销方案,新口号是“一年四季能游泳,每天只花两元钱”。推出冬季套票360元,不限时,不限人,10月到4月可游180天,每天2元钱,相当于老大爷每月退休金的1/150,结果当月游泳馆的营业额暴涨4倍,客人多,人气旺了,其他项目,如保龄、餐饮都带动起来了,效益极好。
4.知变化
市场是发展变化的,投资决策应该跟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甚至预测市场变化,及时准备应变方案。知变化是驾驭市场、决策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日本家用缝纫机制造行业中,有三家非常有名的厂商,它们是“力卡”、“兄弟”、“索目”。这三家厂商都实力雄厚,产品质量一流,可谓势均力敌,三足鼎立。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缝纫机市场走向滑坡,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很多人以购买成衣取代自己缝制。另外也因台湾大量廉价的中低档缝纫机推出,挤占了一些市场。这三家大名鼎鼎的缝纫机厂商面对着市场风浪,各有对策。
“力卡”缝纫机公司认为市场的清淡是暂时的,并自恃产品质量上乘,“皇帝女儿不愁嫁”,故此按兵不动,依然故我。“兄弟”缝纫机制造厂则认为缝纫机在家庭的作用逐步消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迟走不如早走,这是个时机,是一种新局势,于是,该厂迅速改产办公自动化设备及电脑。“索目”缝纫机公司则认为缝纫机产品尚未到衰落期,只要改进它,家庭还需要它,特别是服装加工厂更需要。这样,该公司花本钱开发电脑缝纫机。
最终,结果展示了决策的好坏:“力卡”的产品因无法与“索目”的电脑缝纫机匹敌,又难与台湾的低价缝纫机竞争,最终走向绝路,于1984年不得不宣告破产了。而“索目”和“兄弟”公司善于驭势,及时适应潮流,则兴旺发达。
知信息、知时机、知实情、知变化是准确把握市场,不能正确把握市场又如何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是每一个经营者都应该牢牢记住的信条。
从前经商,只要有些计谋,敏捷迅速,就可以成功;可现在的企业家,还必须要有相当丰富的知识资产,对于国内外的地理、风俗、人情、市场调查、会计统计等都非常熟悉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