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有技巧做事需手段
31959600000059

第59章 领导要大度,以实力赢团结(5)

抗战初期的共产党、八路军,条件艰苦,装备低劣,而且由于国民党控制着国内大部分新闻媒体,我们也没有舆论上的优势。不仅外国人不了解,连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相信这样的政党,这样的军队能够擎起抗日的大旗,能够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打懵了日本鬼子,也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和志气。

这样的行动,最具有说服力。

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在胡说,但茅台酒能够成为国际名酒,靠的确实不是广告,而是摔出来的。

中国着名的茅台酒第一次被带到巴拿马参加国际博览会时,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冷遇。

当时,西方各国的展台抢先占据了显要的位置,摆放了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香槟”、“白兰地”等名酒。而中国的茅台酒因为知名度不高,被随意安排到了一个角落里,久久无人问津。

一位被派到博览会的中国工作人员,见到评委们和西方酒商不公平的安排,很不服气。但要争取好一点的位置,显然不太可能:请参观选购者品尝,又遭到轻蔑的拒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这位工作人员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提起一瓶茅台酒,走到展览厅最热闹的地方,假装不小心脱手,把那瓶酒摔在了坚硬的大理石地板上。随着一声脆响,引来了众人的目光,一阵奇香四溢,扑面而来直冲人的鼻孔。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和参观选购者纷纷围了上来,个个耸动着鼻子,赞不绝口,七嘴八舌地向中国工作人员询问,是什么酒如此醇香。

“这是我们中国的茅台酒。”中国的工作人员自豪地回答,并把人们领到了角落里的展台前,请大家品尝。

这一下,没有人再拒绝了,人人为之折服。茅台酒名震博览会,被大会评为世界名酒。

这是实力在说话,却胜过了千言万语。

职场中,常有这样一些人;一天说不了几句话,却能把分管的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出色的行动配上关键时刻关键内容的寥寥数语,不仅赢得了群众,也征服了上司。

可见,表达,不一定全靠语言。

如何用实力说话?

其一,说话的目的在于表现实力。说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表现你的实力,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不是锻炼舌头的灵活性或者是相关的肌肉。

其二,要有实力作保障。没有足够的实力,再高超的语言技能都派不上用场。

其三,行动是实力最好的开场白。身份经常会限制你优势的发挥,此时别忘了用实际行动展示你的实力,那是最好的开场白。

输人不能输气势

各个国家都要举行阅兵仪式,这不是怕老百姓寂寞,搞出点热闹让人瞧,而是警告某些阴谋家、野心家:国家机器强大得很,不要抱有什么企图;同时警告外国势力:本国实力强大,有备无患,不要怀有非分之想。而且,对普通老百姓也有一定安慰作用:我们有能力保护你们,安分守己做你们的良民吧!

显示力量以镇住对方,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能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运用这种手段,既可避免冲突,也可帮助自己占得心理上的优势,甚至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人的天性是欺软怕硬,所以要想控制他人,不妨显示一下自己的力量和决心,尤其是领导者。力量和决心是征服下属、瓦解抵抗的精确制导炸弹。

滕田田是日本着名企业家。一次,他去拜访美国的商务部长。简短交谈后,部长忽然站起来,对滕田田说:“请你看一样东西。”

滕田田正在猜测是什么东西,部长从桌子旁边拿起一条长绳,朝10米开外的一把椅子掷过去,绳端的活扣准确地套住了那把椅子。滕田田不禁惊得目瞪口呆。

部长对他说,自己是牧童出身,小时候天天练习用绳扣套牛。滕田田心里暗暗佩服,觉得部长是个了不起的西部牛仔、真正的男子汉,怪不得他的一举一动是如此与众不同。在此后的会谈中,滕田田在心理方面一直处于劣势,很多话题不由自主地附和部长的意思,没有信心坚持自己的意见。

后来,滕田田说:我见过很多大人物,但部长先生那种气势真了不起,我不知不觉地受到他的控制。

部长的套绳技巧跟他的职务以及会谈内容并无关系,为什么能对滕田田产生控制力呢?因为无论经商还是从政,都崇尚文雅,部长显示自己体魄上的超强实力,有某种暗示作用:在必要时也可能采用勇武的做法,不是非跟你讲文明礼貌不可!

论武功滕田田明显不行,自然心生畏怯之意。这等于是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值得注意的是,此招一般对个性平和之人比较有效。若是对方性情偏激执拗,除非你比他强大十倍,才可能镇住他,否则反而激起他的对抗之心。所以不可乱用。

没有实力的人,如何镇住对方,一个有效方法是:隐真示假,夸大实力。这是兵法上的一种计谋,目的隐藏真正实力,或示强,或示弱,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孙膑减灶和虞诩增灶,都是运用此法的着名战例。

在生活中,工作中,如果你的实力不足以镇住对方,就只好隐真示假方能达到目的。

松永是日本神户一家商会的经理,该商会主要经营煤炭业务。一天,神户最豪华的那家饭店派一位服务员来到松永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交给他一份请柬,说是有一位先生想宴请他。松永虽然是经理,还从未到这么豪华的饭店吃过饭呢,心里不禁对那位请客的先生产生了某种神秘感。

松永来到饭店,见到了请客的先生。这是一位衣着人时、名叫山下龟三郎的青年。席间,山下表示,自己跟一家大型煤炭零售店的老板很熟,他愿意给松永和这位老板牵线搭桥,促成交易,而他只要抽一点佣金就可以了。说着,山下叫过女招待,很随意地从怀里掏出一大叠钱,让女招待去买一点土特产来,又抽出一张给她做小费。山下出手如此豪阔,把松永搞得晕晕乎乎的,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并签下合同。

送走松永,山下立即结账,匆匆忙忙去赶末班车回家。因为他根本住不起运家豪华饭店。他只是一家小煤炭店的店主,因为无钱进货,才打主意向松水赊销。他身上那一大叠钱还是向亲友借来的呢!

在生活中,你当然没必要处处摆阔、打肿脸充胖子。

给对手一个微笑

人生不是战场。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争执与纠纷中,势必影响事业成长。但是,意见和利益的冲突却是在与人交往中无法避免的难题,以不战而屈人的方式解决它,无疑是最有利的选择。

有一个学者,喜欢晚上在办公室写作。这时整座楼除了他和一位管理员外再没有别人。

在学者眼里,那位做杂务的管理员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从未想过此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但他没想到,这个小人物居然会给他制造很大的麻烦。不知什么原因,每回他刚刚进入写作状态,灯就灭了,于是他就什么也干不成了。到楼下一问,原来却是管理员关掉的。问他为什么关灯,管理员总是说:“我以为楼上没人了呢!”

学者告诉管理员,他晚上通常会在这里工作到很晚,因此这层楼的灯可以不必关,他走的时候会关灯的。他这样提醒过好几次,但管理员的记忆力似乎很成问题,照样关灯不误。

有一次,学者灵感进发,正写得入神,灯突然灭了。他不禁勃然大怒,气得跳起来,像个疯子一样奔到一楼,一脚踢开值班室的门,指着管理员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白痴,我已经告诉你无数遍不要关灯,可你还是让你那颗愚蠢的脑袋指使你干这种愚蠢的事……”

学者尽可能选择最恶毒的词语发泄自己的愤怒,直到骂得口干舌燥,才不得不停下来喘一口气。那个管理员呢,他一直面带微笑地听着学者长篇大论式的叫骂,好像他听到的不是最恶毒的攻击,而是最真诚的赞美。眼看学者骂得声嘶力竭,这才温和地问:“您感觉好一点了吧?”

学者一闻此言,犹如胸口挨了一记重拳,顿时气血翻腾,面红耳赤。他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落荒而逃。他踉踉跄跄奔上楼,坐在椅子上,难过地想:“作为一个学者,应该是我面带微笑向他说那句话,但结果恰恰相反。”他越想越惭愧。

过了许久,学者的心情才平静下来,进而反省自己的不是之处。他想;“管理员在下班后关掉电源,是他应尽的义务。虽然在有人的情况下他不必这样做,但他并没有违反自己的职责。此外,他本来可以早一点休息,由于我的原因,他却不得不每天承受额外的负担,而我却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曾对他说过,根本无视他的存在。如果我受到相同的对待,能够心平气和地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吗?”

想到这里,学者心里充满了歉意。他再也坐不住了,立即下楼,为自己刚才的粗鲁无礼向管理员道歉,并对管理员为自己付出的额外劳动表示真诚的感谢。自此,学者和管理员的关系变得融洽了,停电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面对一名暴跳如雷骂声不绝的人,大多数人的反应都会是自卫式地拿起自己的武器,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其结果只能是谁也不服谁,还惹了一肚子气,甚至发生令人遗憾的暴力冲突。而管理员却表现出极高的修养,他只是微笑着听着,温和地问了一句:“您感觉好一点了吧?”即将对手击败,可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军事教科书中,“不战而屈人之兵”历来被奉为上策。那么,比“不战屈人”更高级的策略是什么呢?把敌人变成朋友。因为这种策略不仅能永绝后患,反而能使自己获得助力。

墨顿先生在一家百货公司买了一套西装,结果这套西装上衣褪色,弄脏了他的衬衫领子。

他再次来到这家百货公司,找到那位店员,表示要退货。店员说:“这种西装我们卖出了好几千件,从来没有人要求退货呢!”

墨顿先生很生气。听店员的口气,好像他喜欢惹是生非似的。

这时,第二位店员插话说:“所有深色的西装,因为颜色的关系,开始的时候会褪一点颜色,这是没有办法的。这种价钱的西装就是这样。”

“什么?你是说我买的是低级货!”墨顿先生大为光火。

这时,服装部的经理走过来了,说:“对不起!既然您对我们的服装不满意,肯定是有道理的。”他又对两位店员说:“我们卖给顾客的商品,必须让我们的顾客感到100%的满意。假如顾客不满意,我们就应该设法让他满意。”

墨顿先生的火气平息下来,说:“我只要一个公正的回答:这种情形是不是暂时的?有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经理建议墨顿先生再穿一个星期试试看,“如果那时候你还不满意,我们给你换一套满意的衣服。”墨顿先生满意地走出那家商店。一星期后,没有什么问题发生,他没有去退货,反而增强了对那家百货店的信心,成了该店的忠实顾客。

兵法上讲,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在电视里的商战谈判中,胜利的一方总是带有咄咄逼人的气势、滔滔不绝的口才。这就给人造成一定的错觉,认为只有咄咄逼人、语言像炮弹一样的人才是英雄,才能制服对手;但事实上,真正征服对手获得成功的辩论往往是不认真、耐心地听他的诉说。只有这样,才能巧妙地控制他的心。

学会人情投资

钱钟书先生曾经有一段时间,困居上海孤岛写《围缄》,这段时间里他生活很窘迫。当时是他的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正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还不是非常有名,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开始写小说,创作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

他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速度虽然不是很快,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就在这个时候,黄佐临导演拍摄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这就像一场及时雨,使得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后,黄佐临导演的女儿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信任,得到钱先生的许可拍摄电视连续剧《围城》,实际上是因为她拿着老爸的一亲笔信的缘故。

钱钟书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别人为他做了事帮助过他,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如果你时时刻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就能为自己多储存一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养成“储蓄”的好习惯,这不仅仅能够让你自己得到一些好处,甚至会让你的子孙后代得到——些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黄佐临导演在当时可能没有想得那么远,那么功利化。但多年后的事实却给了他作为好施之人一个不小的回报。

那么,究竟怎样去结得人情,并无金科玉律可循。

对于一个身处窘迫境地的穷人,你的一枚铜板的帮助就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受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奋发图强干一番事业,开创出属于自己富有的天下。

对于一个放荡不羁的浪子,可能你的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能够在悬崖前勒马,随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最终成为一名威武的勇士。

就算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行为送去一个可信的眼神或者伸出自己的双手都会是极大的支持,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的强大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能够报以一阵热烈的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

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轻易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感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再次看到有人遭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伸出自己仁慈的双手。

坚持就是胜利

你求别人办事,别人明明能办,但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来推脱或者拖延,这时候需要采取死缠硬磨法,赖在对方的地盘。友好地坚持,不答应就不撤退,不达目的不罢休,办不成事情不回头,搞得对方急不得也怒不得,最后只好答应。

死缠硬磨法的特色就是以消极的形式争取积极的效果,用决心消耗对方的时间和精力,给对方施加压力,用自己坚强的态度、信念和感情达到影响对方和改变对方态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