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有技巧做事需手段
31959600000036

第36章 堵住失败的漏洞,明晰他人的隐情(2)

史得芬听了这些,恍然大悟。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也用起了这几招,果然业绩迅速窜升,与斯林娜旗鼓相当了。更为可喜的是,他与斯林娜的关系也更友好了,合作起来也更愉快了。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你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当有人向你请教时,也应表现出宽阔的心胸,积极认真地解答问题,传授方法,万万不可害怕别人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学去,赶超自己,而不肯给别人求教的机会。同样,如果有人得罪了你,甚至给你造成了伤害,当他向你求助时,你也要表现出应有的大度,宽容待人。如果你乐意帮助他人,提携新人,你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他人也会在将来适宜的时机报答你。这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如今的社会,早已走出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圈子,踏上了全球化的道路。今天,任何人、任何家庭、任何国家,都只有依靠别人才能生存。谁还想“自给自足”,肯定行不通。抱着不求人的信条,只能搞得自己诸事不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请教别人,有事请别人帮助,应该成为生活、工作的常杰.根本不牵涉什么要面子的事情。如果谁还高高地昂着“万事不求人”的头颅,不仅自己难以成功,和身边亲友、同事的关系也会因他的“高傲”和固执而不那么融洽,关上了大家与他合作的大门。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别人是十分乐意帮助我们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但同时,许多人又对主动提供帮助有所顾虑,担心碰到“万事不求人”的人。那么,在我们需要帮助、别人也做好了帮助我们的准备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说一声:“拉兄弟一把!”

做事要有计划

培根说:“要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时间和选择要点。只是要注意这种分配不可过于细密琐碎,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地瞎忙等于乱放空炮。”可见,办事有计划,将会提高办事的效率和成功率。

一个在商界颇有名气的经纪人把“做事没有计划”列为许多公司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做事没有计划和条理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成绩。

一个商人在小镇上做了十几年的生意,后来竟然失败了。当一位朋友来看望他时,这位可怜的商人正在思考他失败的原因。

商人对朋友说:“我为什么会失败呢?难道是我对顾客不热情、不客气吗?”

朋友回答说:“也许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你不是还有许多资产吗?你完全可以再从头做起啊!”

“什么?再从头做起?”商人吃了一惊。

“是的,你应该把你目前经营的情况列在一张资产负债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后再从头做起。”朋友好意劝道。

“你的意思是要我把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详细核算一下,列出一张表格吗?是要把门面、地板、桌椅、橱柜、窗户都重新洗刷、油漆一下,重新开张吗?”商人有些纳闷。

“不错,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按你的计划去办事。”朋友坚定地说道。

“可是,这些事情我早在15年前就想做了,但是一盲没有去做。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商人喃喃自语道。后来,他确实按朋友的主意去做了,在晚年的时候,他的生意成功了!

然而,现代人每天的生活就像是上紧发条的时钟,忙碌的上班族每天都有打理不完的琐事,既影响了心情,又降低了劳动效率。分析无法如期完成工作的原因,几乎都是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才好。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表,先干什么后于什么,哪是重要的、哪是不重要的……这些在心里没有一个统一的安排。

做事有计划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做事有秩序,处理事务有条有理,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会扰乱自己的神志,办事效率也会很高。

一位企业家曾谈起了他遇到的两种人:

一个是性急的人,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遇见他,他都表现得风风火火的样子。如果要同他谈话,他只能拿出数秒钟的时间,时间长一点,他会伸手把表看了再看,暗示着他的时间很紧张。他公司的业务做得虽然很大,但是开销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工作安排上七颠八倒,毫无秩序。他做起事来,也常为杂乱的东西所阻碍。结果,他的事务是一团糟,他的办公室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堆。他经常很忙碌,从来没有时间来整理自己的东西,即便有时间,他也不知道怎样去整理、安放。

另一个人恰恰相反。他从来不显出忙碌的样子,办事非常镇静,总是很平静祥和。别人不论有什么难事和他商谈,他总是彬彬有礼。在他的公司里,所有员工都寂静无声地埋头苦干,各样东西都安放得有条不紊,各种事务也都安排得恰到好处。他每晚都要整理自己的办公桌,对于重要的信件立即就回复,并且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尽管他经营的规模要大过前面说的那个商人,但别人从外表上总看不出他有一丝一毫慌乱。他做起事来样样办理得清清楚楚,他那富有条理、讲求秩序的作风,影响到他的全公司。于是,他的每一个员工,做起事来也都极有秩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两种做事的方式,带来两种结果。

做到有计划的办事,要从以下几点人手:

1.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

有效的时间利用者,往往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做事情,而是先从时间安排上人手。人往往最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时间安排的要点在于时间的衔接、张弛和效率。时间安排的衔接,有利于在最好的时间做最适合的事情。有的人做事情喜欢拖拉,往往使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延误了时机,大费周折。

在汽车、摩托车和赛车界里声誉的日本摩托车大王本田宗一郎是从打铁中学会了时间衔接的意义的。他从小心灵手巧,3岁时就常趁父亲休息时,到作坊里捡些铁片,拿把铁锤敲敲打打,做成自己的玩具。长大后他常要背着小妹妹上学,放学回来,就帮父亲拉风箱打农具。

一次,宗一郎替父亲拉风箱,拉得“巴达巴达”响,熊熊的火苗直往上窜。半天,炉膛里的菜刀坯子终于烧得火红。只见父亲用长钳子熟练地将它取出,放在铁砧上,右手紧握一柄铁锤,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动作毫不迟缓。宗一郎见父亲满头冒汗,心里有几分不忍,便问道:“爸,您不能一下一下地打吗?看您累的……”

父亲瞅了他一眼,答道:“哪能呢?要是动作慢,菜刀就冷了,冷下来还能打吗?所以嘛,办什么事,都要快,不能慢吞吞。”

“要快,不能慢吞吞。”父亲这话,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又有一次,宗一郎见父亲一连把三块铁坯放在铁砧上,迅速轮换着锻打,父亲像个老练的鼓手,敲打起来又快又准,而且富有节奏感。宗一郎觉得有些奇怪,忍不住问道:

“爸,您干吗要三块一起打?打完一块又一块,从从容容不好吗?”

父亲微笑道:“这几块形状小,可以一起打。能够一起打的铁,就不要分开打,这样可以加快速度,节省时间。你要记住:干活要讲速度,一天能干完的活不要拖到第二天,因为每天都有新的工作等着你去做。”

童年,父亲打铁对宗一郎的启迪,他始终牢记在心,直到当上修理店老板,以至后来创办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这种心得都被传承下去。

时间的张弛,是指做事情要懂得有松有紧。有的人安排时间没有科学性,高兴了,连轴转不休息,不高兴了,就什么都不干,还自我安慰说:“累了就得休息。”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一事无成。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学会张弛有度地交替着做事情的人才能真正实现每一刻时间的价值。

2.做事有条有理

这就需要知道哪些活动由哪些事情和步骤组成,再把它们组合成一张便于核对的检查表,每当要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可以对照着检查表逐项进行,这样就不会有所遗漏,也能够在不断地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做这些事情的过程,做到严格控制时间。

做事有条理,还要学会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事情的轻重,有些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比如孩子突然间得了比较重的病,父母往往会尽可能放下手头的任何事情,先去照顾孩子的病情。当孩子的病情稳定了之后,父母就可以考虑恢复一部分工作,把耽误的事情进行一些弥补。但有的时候,对于日常的活动,有时候事情的轻重就不太容易确定。一方面,有时候有些事情你特别想做,就会觉得特别重要,而容易把它排在首位。譬如你特别喜欢看某电视剧,而电视剧又往往在你工作还没做完的时候播放,很多人就禁不住电视剧的诱惑,先去看了。这其实就是一种轻重倒置的做法。

做事有条理,也要根据需要调整时间表。时间表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能轻易修改,只有经过衡量之后才能进行修改,尤其是对于有约定的事情,还要征得别人的同意才能修改。

另外,对要做的事要做到统筹安排。统筹安排需要比较清楚自己要做的几件事情,知道它们耗时的情况,这样才能进行统筹。否则几件事情由于时间交叉在一起,反而容易带来更严重的混乱,还容易出危险。譬如,你正在煤气炉子上烧着水,然后跑出去玩了。很可能因为玩过了头,结果水壶被烧干了,甚至发生意外的火灾危险等。

不要断了自己的后路

在求人办事时,有些人存在这样的心态:如果对方把事办成了,自然非常感谢;一旦没有办成,就不表示感谢,甚至心生怨恨。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因为,对方没有帮你把事情办好,可能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造成的,而他也许已尽了最大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要心存谢意。

在现实生活中,求人办事,如果事未办事,也要充分理解对方,多从客观上替人找原因,而不要凭着狭隘的心理去妄加猜测,产生怨恨,甚至不再与对方往来。要知道,这次由于某些原因对方没能把事情办成,可能下次有机会可以帮你把其他的事情办好。如果你认为对方反正没把事办好,用不着去感谢对方,好像无功不受禄,不值得去感谢,这样,对方可能认为你没有人情味,以后可能不会再帮你忙了。

所以,请人办事,不管对方是不是把事情办成了,都要感激帮你办事的人。

如果你这样做了,这会给办事的人以信心和鼓励,使得两人的感情更为融洽,也为对方下一次替你办事打下伏笔,预留了感情的资本。试想,如果下次再托他办事,他肯定会加倍努力,力争把事办成。

其实,这是一个做人的诀窍,也是起码的处世原则。因为做人做事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断了自己的后路。一个会办事的人,在别人帮自己办事没办成时,也会适时地感谢对方,这既维系了双方原来的友谊,又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办完事后,说声“谢谢”是世界上最容易赢得友谊的办法,它是加强人际关系的一件法宝。我们为什么要吝啬这句话呢?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好友,也是帮助他创建标准石油公司的伙伴之一。但有一次,洛克菲勒与福特合资经商,因福特投资失误而惨遭失败,损失巨大。对此,福特心中很感不安。

一次,福特走在路上,看到洛克菲勒与其他两位先生走在他后面,他觉得没脸回头,假装没有看见他们,一直低头往前走。这时,洛克菲勒叫住了他,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微笑着说:“老兄,你来得正好啊,我们刚才正在谈有关你的事情呢。”

福特一听,红起了脸,他以为洛克菲勒要责怪他,于是他说:“实在对不起!那实在是一次极大的损失,我们损失了许多,全是我的责任……”

没想不到洛克菲勒却若无其事地回答:“你说的是那件事吗?其实,我们能做到那样已经难能可贵了。这全靠你处理得当,让我们保存了剩余的60%,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还要谢谢你呐!”

洛克菲勒没有因为福特没把事情办好而去埋怨他,相反地还找出一堆赞美和感谢的理由,这真是出乎福特的意料。此后,福特努力做事,不仅为洛克菲勒挽回了损失,而且还为公司赚了不少的钱。

试想,所托之人历尽周折,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办成你所托之事,如果你连一句“谢谢”这样鼓励的话都没有,那么,对方一定感到很委曲、很伤心,心中不是产生自责,就是产生埋怨,也就再也不想帮你办事了。有时候,我们为人办事不是为了求得什么回报,而是为了一句真诚的感谢,图的就是这份感激的心情。

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记者,春节时准备回老家过年,但他临时有采访任务,抽不出时间提前去买火车票,于是他托付一个女同事替他去买票。女同事马上跑到火车站,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轮到她时,火车票卖完了。她无功而返,记者心里却很不高兴,不但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还觉得是她耽误了自己的行程,给了她一个难看的脸色。

试想,这个女同事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虽然没买到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句感谢的话都没听到,相反还被埋怨,心里能不难受吗?一个人因为这件事而失去了友谊,实在划不来。更重要的是,再托人办事,恐怕都会因为害怕而不能为之了。

所以,在求人办事时,我们一定不要做一锤子买卖,要用宽阔的胸怀、用理解人的眼光和感激的心态去对待那些帮过你的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尚未帮成的人。要知道,尽管有人没把事办成,但他能够对你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最好的表示。我们要的就是这份友谊、真情,至于办事的结果,相比之下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做事要坚决

歌德说过:犹豫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为机遇会在你犹豫的片刻溜走。然而,许多人在能力上出类拔萃,却因为养成了犹豫不决的习惯而错失良机。要知道,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信心百倍地做出自己的决断,将是一个悲剧。我们必须抛掉犹豫不决的办事作风,即使是处在混乱中,也必须果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爱默生曾说:“敢于去做,你就会拥有力量。”当我们为自己确立了一个具体的目标,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而且制定了达到目标的期限,一切都经过深思熟虑做好了准备之后,这时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立刻着手行动”。那些成不了大事的人,也并非全是没有上进心的人,他们也有痛下决心干一番大事业的勇气,只是犹豫不前,总是停留在思想的阶段而未付诸行动,到后来各种外部条件强迫他去干的时候,又不知从何下手了。

做任何事,都不能缺少冒风险的勇气。对于一项需要冒险的工作,当别人犹犹豫豫的时候,你迅速做出决断,大胆承担起来,很可能这就是改变你命远的关键性一步。虽然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会失去更多成功的机遇。这种得不偿失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是更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冒险,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

有人问农夫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