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帮助你解决下列的一些心理障碍:
1.精力衰竭综合征
2.上班恐惧症
3.假期综合征
4.职业倦怠症
5.网络综合征
6.单调工作综合征
7.职业压力综合征
8.事业家庭平衡综合征
9.同事冲突综合征
第一(节)认识职业心理障碍
职业是“人们维持生计、承担社会分工角色、发挥个性才能的一种连续进行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职业心理疾病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从技术层面上说,职业心理障碍是指职业生涯中当人们认知到威胁或者无法应对的情况时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当你意识到威胁和挑战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让你体验什么叫做职业心理障碍。而职业心理障碍诱发因素是指带来职业心理障碍的外部或者内部力量。
职业心理障碍的症状和后果可以分为4个大类:生理、心理、行为和工作绩效。伴随职业心理障碍而出现的工作绩效变化是其他症状和后果的副产品。
(一)生理症状
职业心理障碍所造成的生理反应主要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多,血粘度增加。持续的职业心理障碍还会弱化免疫系统。这样,人们就容易得病。
(二)心理症状
职业心理障碍的心理症状有很多种类。主要的积极后果是警觉性和认知能力有所提高,而同时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后果,包括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烦躁、抱怨、疲劳、绝望以及各种防御性的想法和行为。高强度的长期职业心理障碍还会让人心智紊乱。
(三)行为症状
职业心理障碍导致的频发后果有,易怒、焦躁以及其他明显的紧张表现,饮食习惯的剧烈变化,包括暴饮暴食或者厌食。频繁吸烟,咖啡、酒精的摄入增多,甚至吸食毒品。精神无法集中,判断经常失误等等。
职业心理障碍过大会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思维枯竭,进而降低工作绩效。职业心理障碍太小会让人慵懒疲沓,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果职业心理障碍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存在,人们就会到达衰竭期,这时抵抗现象消失,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不再能分泌足够多的激素来抗拒职业心理障碍。会出现心脏病突发等极端的身心不调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工作的重要性被日益凸显,工作时间占了人生旅程的一大部分;其次是工作本身与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在现实生活中,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可谓比比皆是。
(一)职业心理障碍综合诊断测验
为了进一步明确你是否确实存在职业心理障碍,以及是什么样的职业心理障碍,请你进行“职业心理障碍综合诊断测验”。你只需在下面46个描述中,就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即可。
(二)测验记分与测评结果的分析
只要符合每项中其中的一项内容就答“是”,记5分。选“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所得的总分就是你的“职业心理障碍综合测验”的总体得分。这个得分说明你的职业心理适应是否正常。分数的意义如下:
如果你的得分在60分以下,说明你职业心理适应上没有异常,不存在任何人格障碍;
如果你的得分是65~100分,说明你具备一些职业心理障碍的特征,但只要平时自己注意,并不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的得分在105分以上,说明你有比较严重的职业心理障碍,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建议你深入分析自己的职业生涯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矫正自己的心理异常,同时运用本书提供的方法对自己的职业心理适应方面的障碍进行矫正。
第二(节)精力衰竭综合征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精力衰竭综合征”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职业病。上班族忙忙碌碌,加班加点地工作,时间长了,很容易精力衰竭而自己却懵然不知,还在不断地为生活而拼搏,因为你认为自己还能撑下去。精疲力竭是职业心理障碍造成的一种极端行为后果,包括情绪上的、心理上的以及生理上的精疲力竭。长期的职业心理障碍还会造成对于工作的吹毛求疵。
“精力衰竭综合征”有别于一般稍作休息便能恢复体力的疲劳。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此病是由于过度工作或运动,造成严重疲劳的病症。症状可以持续半年或以上,且休息也无法恢复时,身体检查及验血结果多属正常,长时间也未能找出引致疲劳的原因,就要小心有可能已经罹患了此病。精疲力竭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但是人们往往在认为失控的时候会精疲力竭。另一些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包括奖励不充分,工作中缺乏情感支持,或者是觉得不公平。人们在觉得职业心理障碍过大、不堪重负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冷淡的行为特征。精疲力竭的人只会付出仅仅用来保护自己的最少努力。他们会早早下班,恶劣对待客户或病人。他们虽然身在办公室,但不知心在何处。
“精力衰竭综合征”以长期疲劳为主要特征,包括脑力疲劳及体力疲劳。常有睡眠不足的感觉,即使长期卧床休息也未能舒缓疲惫,体力也会不断下降,还会出现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变差、关节及肌肉痛和淋巴结肿大等问题,具体来说:
(1)持续的反复的慢性疲劳。无法解释的全身肌肉乏力、注意力降低、全身无力等,疲劳感持续六个月以上,无法因休息而纾解。
(2)没有其他可以解释疲劳原因的慢性病。换言之,必须排除掉其他慢性疾病如癌症、免疫系统疾病、各种感染症、精神疾病、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疲倦感。
(3)身体症状。肌肉不适或疼痛,并伴有喉咙痛、低度发烧、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嗜睡或失眠)、运动后24小时疲劳仍不消失、头痛、肌肉酸痛及关节痛等。
(4)造成体内荷尔蒙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免疫力减低,同时也会引起肩膀酸痛、头痛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感染疾病的概率也提高。
(5)疲劳严重程度造成职业、社会和个人活动受到实质影响。
(一)测验指导
正常人产生疲劳后,休息一宿就可使精力恢复正常。如果你不是这样,而是隔天起身,还是觉得十分疲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小心患上了“精力衰竭综合征”。请完成下列测试。
(二)自我测验题目
(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2、11、17、21、24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5分:你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出现“精力衰竭综合征”的迹象。应该注意保持,加强休息,以远离疲劳!
6~10分:说明你有极轻微的“精力衰竭综合征”。在工作紧张或情绪不好的时候,你会感到心烦意乱,提不起精神,不可掉以轻心,应给与适当的调整。
11~20分:说明你有中等程度的“精力衰竭综合征”。工作压力或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矛盾,使你的身体出现了各种疲劳不堪的症状,也因此而影响到了你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21~30分:你有较严重的“精力衰竭综合征”,体力透支,情绪失控,难以承受的疲劳感时时困扰着你,身心的疲惫已经令你痛苦万分,难以解脱,应高度警惕,立即就医。
现代人往往身兼数职,在努力扮演好各种角色时,常常忘记自己的需要,体力透支、睡眠不足、营养不均,加上工作压力或婚姻中存在种种的难题,倘若得不到疏解的机会,许多精力衰竭综合征的症状就出现了。如果身体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好比车子,一直不停地开着,不加维护,迟早会出乱子。
精疲力竭的后果到底怎样还取决于个人对于造成精疲力竭原因的认知。当人们认为这些原因是来源于外部,不是由自己控制,而是由组织内的其他人控制的时候(比如缺乏他人对自己的欣赏),那么精疲力竭往往会伴随着对于组织不忠诚以及过分挑剔的现象。当把精疲力竭的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时(比如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目标),那么人们有关工作的自尊就会受到损害。
引起“精力衰竭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其发生众说纷纭,过去有研究表明,与病毒感染有关,目前较常被提出探讨其发生往往与以下因素有关:由快节奏的工作和长期的紧张工作引发。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应接不暇的生活与工作使身心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复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也会使人产生一系列生理上的不适。有部分医学界专家认为,“精力衰竭综合征”跟免疫力有关。一个人的免疫力增强,患上此症的概率相对减低;而免疫力降低,则容易患病。另外,一些病症也会诱发,包括恶性肿瘤、肾脏、肝脏等方面的疾病,以及甲状腺机能不足,等等。酗酒者和服用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以及忧郁症患者等,也会出现“精力衰竭综合征”。
(1)注意劳逸适度。人的大脑是一架精密无比的机器,只有精心保护、灵活使用、劳逸适度,才能使它健康长久地发挥作用。适当休息十分必要,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寻求病源,保证有时间休养。要治疗“精力衰竭综合征”,就得先找出病源,学会克服消极情绪。心理疲劳伴随着情绪烦躁、焦虑厌倦等消极情绪,而长时间休养可取得最佳疗效。在繁忙的工作中,要想办法“忙里偷闲”,消除“精力衰竭综合征”。另外,要有一种快乐无忧的心态,即便感觉生活很累,也要“苦中作乐”,切不可为一时的紧张忙碌而心事重重,要善于从心理上作自我解脱。
(3)有效合理地安排时间。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忙而不乱。根据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对每天、每周的工作和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合理的安排。明确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不随意更改。这样,对自己大致的工作、生活情况能做到心中有数,长期坚持下来,能有效地预防“精力衰竭综合征”。
(4)适度运动。睡眠并不是解决疲劳的唯一办法。你可以做些简单的运动,使大脑的兴奋中心及时转移,增强新陈代谢,消除脑疲劳。因为运动可活动筋骨,使平时较少活动的肌肉得以松弛,从而可以减轻疲劳并舒缓压力。但注意避免运动过度。
(5)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医生也许会开止痛药帮你缓减头痛和其他疼痛,也可能给你开抗忧郁剂,以提振心情、帮助睡眠。营养与运动是治疗的要点,摄取含有药用蕈类或芦荟的营养补充剂也颇有疗效。
(6)心理治疗。“精力衰竭综合征”的发生如果与心理和精神因素有关,还应接受心理辅导,并以安定剂和抗忧郁药物辅助治疗。心理治疗方面可以逐渐改变患者的生活态度,减少生活压力。此外,行为治疗是另一种治疗方法,目标在去除患者对疾病的误解与害怕,以免导致绝望与排斥活动,做法上可以找到诱发不良行为模式的线索,逐一加以改变。
第三(节)上班恐惧症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总有人在上班的第一天感觉不好,工作仍然是那份工作,却觉得哪里都不对劲,看着一个假期积攒下来的工作,心情似乎特别烦躁。身体上也跟着闹起了别扭,瞌睡连连,永远也睡不醒。如果偶尔的对上班产生恐惧的心理,是正常的。但长期的一提到“上班”就充满了恐惧,甚至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那么你必须考虑是否患了“上班恐惧症”。
上班恐惧症也称为“星期一恐惧症”,是对上班或工作情境感到畏惧,而且越临近上班时间,这种畏惧情绪越强烈,心理紧张程度越高,忧虑越多。上班时会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并伴有头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等症状,不能马上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上班恐惧症”表现概括有两点:一是上班前不想上班、焦虑;二是上班第一天萎靡不振、烦躁。具体来说:
(1)工作反差适应症。上班前一天不想上班,焦虑不安、心情沮丧。到岗第一天表现萎靡不振,不爱说话。还伴有疲劳、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人际关系恐慌症。心情烦躁、焦虑,产生恐慌、逃避等心理。不愿与人接触或交往。
(3)过度放松疲劳症。无精打采、静不下心工作、打瞌睡等。
(4)身体疲劳症。头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焦虑不安。
(一)测验指导
上班族的我们经常对星期一感到恐惧。一想到那毫无生气的工位、午饭之后的疲惫、千篇一律的工作、毫无隐私的办公环境……有时候我们连撞墙的心思都有。测测你有没有上班恐惧症吧。
(二)自我测验题目
(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6、13、15、21、27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5分:你是一个相当热爱工作的人,你的心理非常健康正常,并且你还是个对生活充满渴望和期盼的积极的人,请保持你的热情吧。
6~10分:你看起来有点懒散,也许近期工作不太顺利。你需要自行调整,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早晨出门前对着浴室的镜子笑两分钟!
11~20分:你可能有厌职倾向,需要注意了。找个老友好好地长谈一次吧,说出你工作上的烦恼,或向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21~30分:你患有严重的上班恐惧症。每天的上班对你来说如地狱般难熬,你无数次想过逃脱,这样下去终有一天你会崩溃!
上班恐惧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虽然表现各异,但对上班产生恐惧这一特点是相同的,都有头痛、腹痛或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等症状。之所以有些人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不舒服的感觉,除了工作压力外,在于个人自我心态的调节。当然诱因也有很多,比如分离性焦虑或改换工作单位重新适应新环境以及人际交往困难等,或在工作或其他活动上失利、挫折或有遭到委屈、羞辱的经历。
对于普通人来说,经历了短暂的周末休息后,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有所放松,从休息状态再次恢复到上班状态,本能上来说是有所排斥的,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和恢复工作状态。因此,星期一的焦虑状态有其必然性。再者几乎每周周一会是最忙碌的时间,一周之内的日程大多会在周一排出计划,而工作安排铺天盖地的周一则必然是最繁忙和身不由己的,这一天的压力也是最大的。周一的恐惧和焦虑其本质还是处于对工作造成的各种压力的恐惧。周末短暂的休息仍不足以化解职场人群的压力。工作压力的增加强化了现代人逃离岗位进行休息的渴望,深层次里透视着他们的焦虑感。
从个性来讲,患者多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与社会接触较少、心理素质存在缺陷、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问题的人。同时,他们考虑问题又比较多,放假后思想松弛使他们可以胡思乱想,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如不及时疏导、治疗,必将对日后的工作表现产生不良影响,有的甚至可能会丧失很多好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