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验指导
对儿童表示关注,本是人的一种普遍行为,其心理也是无可指责的。但如果这种行为和心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作为一种观念在头脑中长久呈现并固定下来,从而控制了人的行为,便成了恋童癖。请完成下列测试。
(二)自我测验题目
(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3、7、14、21、30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5分:你是个绝对没有恋童癖的人,只是控制欲太强。虽然也会喜欢比自己小的儿童,但是只是因为对方让你产生疼爱的感觉。对于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生活和未来的你来说,这是很正常的行为,所以不用担心。
6~10分:你的保护心极强,看到弱小的就想要呵护,看到可爱的就想要占取。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来源只是对可爱事物的不能抗拒。
11~20分:你的性格太多元化,或者说是只要看到适合你的类型就是绝对不会放过的人,所以这样的你,也是有着极其严重的恋童潜力的。或者现实中你过分喜欢孩子,从而产生不良行为。即便现在不发作,也会因为某件事情脱离了你的控制而发作的。
21~30分:你是一个有着严重恋童倾向的人,性格敏感而脆弱的你容易因为周围的小事情而感到难过。你陷入伤害小孩子的境地不能自拔,也许偶尔你会有内疚的心理,但不能停止。
恋童症专指以异性或同性的儿童为性活动的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性接触而获得性满足感的一种性心理障碍。恋童癖者多为男性,女性极为罕见。恋童癖的行为有许多种,有些只是看,并不触摸儿童;另外一些可能会企图触摸儿童并脱掉他们的衣服。性行为一般包括口交和抚摸儿童的性器官。除了乱伦,大部分都没有阴茎插入的行为;当存在此类行为时,被虐待的对象往往是年龄稍大的儿童,且通常伴有威胁和强迫。不过,一般说来,猥亵儿童者都是利用说服、欺骗、“讨好”来达到目的。
恋童症者的心理和性行为分为未成熟型恋童癖、退化型恋童癖和攻击型恋童癖。未成熟型恋童癖对儿童的爱恋仅仅停留在爱抚、抚摸和宠爱的水平上。这种人从未与他同年龄的人建立一种性关系,只是在与儿童的交往中才能体验到一种舒适感。退化型恋童癖者在早年生活表现正常,然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自我怀疑和幼稚感逐渐滋生,在社会交往和性生活中渐不遂意。这样,一系列的挫折会使他将性行为转向儿童。这种对儿童的性行为带有冲动性并且常常是把它当做缓解某种生活压力的手段。这种恋童癖者会为他的行为感到苦恼、自责、害臊甚至有一种犯罪感。攻击型恋童癖是最具危险性和反社会性的恋童行为,行为人为满足性刺激和亢奋的需要,在行为时往往伴有虐待和暴力。这种攻击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恶意的侵犯。攻击的方式多种多样,往往造成攻击对象严重受伤,感到极度痛苦,甚至造成死亡。
“恋童癖”是性变态的一种。它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它和人的性生理、心理成长过程密切相关,明确原因没有人能够作出定论。有些人是因为自己在幼小时,较少受到大人的喜爱,没被人宠爱过,而眼前看到年幼的对象,就想特别去喜爱,进而发生性的关系,变成恋童癖患者。有些患者在与成年对象交往中受挫折,丧失信心或者心理上感到受威胁;或在夫妻性关系上不协调、不适应;或者由于性格胆怯、懦弱,不敢面对成人对象,而将心思及性活动转向儿童。另外,精神发育迟滞者、残疾人、与社会隔离的孤独老年人及性功能低下者,由于难以与正常成年女性建立性关系,所以将满足性欲的对象转向儿童,也是产生恋童行为的原因。
在诊断恋童癖时应注意将其与猥亵强奸幼女犯和性早熟早恋区别开来。强奸或猥亵幼女犯,他们多是因为找不到性对象,或者见有可乘之机,才在无知的幼童身上发泄性欲,他们主要是追求性行为;有些是因为儿童年龄太小,性器官发育不成熟,缺乏性能力才对其进行猥亵的,他们不属于性变态犯者。而恋童癖是因为他们对成熟的异性不感兴趣,只以儿童为性欲满足对象,所以他们并不一定都要追求性交行为,时常不和儿童发生真正的性交,但猥亵行为却很明显;性早熟和早恋是指双方均未成年或一方刚刚成年而与年龄相近的少年恋爱,而恋童癖以中年男性多见治疗。
(1)强制措施。恋童症患者对儿童的侵犯,表现为裸露自己于儿童之前,通过抚弄、指奸、鸡奸、口交等有害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方式获得性快感,有的还会残酷地折磨被侮辱的儿童,甚至杀害,对社会的危害尤大。故属于严重的性犯罪,法律上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一般都根据受害儿童的年龄和性别追究罪犯的刑事责任。
(2)厌恶疗法。包括厌恶疗法和手淫重建条件反射法。厌恶治疗使患者将不适当的性兴奋对象和令人厌恶的事件联系起来,如轻微电击或恶臭,从而使其对性刺激的呈现条件反射式的消极情绪。经过多次反复强化,使其改变恋童癖的行为模式。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对儿童的性兴趣有所减少。
(3)药物疗法。给患者使用抗雄激素来限制男女恋童癖者的性欲,也有一定疗效。如服用某些可降低血清睾丸激素的药物,从而限制男子嗜童癖的性欲。在实践中该疗法已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与心理疗法结合使用时效果更好。
(4)认知领悟疗法。通过发现家庭、教养、环境以及生活事件对性偏好形成的影响,认识性偏好障碍者的人格特点,以找出原因所在。亦可以集体治疗,除了帮助发现问题症结所在外,尚可强化自我,以控制冲动行为。
(5)复发预防。在复发预防中,确认很有可能诱发其犯罪行为的情境。避免此类情境的出现;将这种行为视作习得的;辨别导致复发的因素,制定计划以避免这些因素。
(6)其他疗法:如婚姻治疗、夫妻治疗、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等。如可以在有他人在场时主动接触儿童,欣赏他们的天然之美,将你的不太正常的情感转化为健康的喜爱。但这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要持之以恒。
第四(节)恋物症的自我诊断与矫正指南
把某种物品作为性爱对象的替代物或象征物,这是相当广泛和常见的。现代的做法是常把心上人的照片带在身边,而过去则常常是收藏恋人的一缕青丝或一方手帕等,以此来慰藉自己的相思之情。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恋物行为,仅作为提高以正常方式获得性兴奋的一种手段,这种现象是那些性成熟者的一种正常的性心理反应,不能视为恋物症。只有当所迷恋的物品成为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达到满意的性反应的必备条件,或者作为激发性欲的惯用和偏爱的方式时才可诊断为恋物症。
恋物症,被称为“特殊的收藏爱好者”。大多数为男性,以某些非生命物体作为性唤起及性满足的刺激物。恋物对象多为人体的延伸物,大部分是女性的贴身用品,如鞋、乳罩和紧身内裤等。有的对身体特定部位的吸引,即突出异性身上的非性感部分作为性活动对象以引起性兴奋,而把正常性行为置于次要地位或置之不顾。迷恋物的重要性因人而异,其特点是对女性躯体没有直接的兴趣或性感,而对女性的某些物品有浓烈的兴趣和性感。这类患者常偷窃女性的这些衣物,藏在自己箱内,有的多达几十甚至几百件。偷窃的目的是获得性满足,有时拿着异性的这些衣物,一边看,一边嗅,一边手淫,从而获得性的快感。
恋物症表现为反复出现以某种非生命性物品或异性躯体某部分作为性满足的刺激物,前者如女人的乳罩、内裤和卫生带等,后者如异性的头发、足趾和腿等。具体来说:
(1)反复出现使用无生命物体以满足强烈性冲动或性兴奋的联想。抚弄或嗅咬异性的贴身用物而引起性兴奋和达到性满足。有时也包括把异性身上非性感部位作为性活动对象以引起性兴奋和达到性满足,如足、头发等。所恋物件是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
(2)常费很大精力去搜集所恋的物品,并将其珍藏起来。搜集的手段除买以外,更多的则是偷窃或偷盗。在玩弄这些异性物品时,常发生手淫。
(3)常常为发生这类性冲动或因这类性冲动而感到明显痛苦,产生自责和内疚感等等。但若得不到这些物品,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4)与异装症的区别。异装症者也追求异性服饰,但总是偷偷地或公开地穿戴起来才能引起性兴奋和达到性满足;而恋物症者搜集异性物品目的不在穿戴或佩带,而在于在抚弄和欣赏中获得性兴奋与性满足。
(5)与易性症的区别。易性症者也喜欢穿戴和佩带异性物品,但其目的在于使自己更像异性和“适应”自己的内在人格而不是为了给自己以性的刺激;恋物症则是为了寻求性刺激。
(一)测验指导
一部电影里,一个男子迷恋女人的脚,却不喜欢跟女人身体的其他部位接触。只有脚能带给他刺激和快感。正常状态下的恋物无可厚非,而如果迷恋物体超过对于人本身的感觉,那就是恋物症了。请完成下列测试。
(二)自我测验题目
(三)测验计分与测评结果
第3、8、14、17、21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5分:你没有恋物的任何倾向,即使偶尔喜欢上某样东西,也只会保持三分钟热度,而不会产生不能释怀的迷恋情绪,更不会将此与性联系起来。
6~10分:对于喜欢的物品你也许会倾注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无聊之时,但你懂得适可而止的规律,看起来有些“迷恋”的事情往往只是偶尔的小调味剂。
11~20分:你出现了一定的恋物症状。有轻微的难以割舍的情怀,并千方百计地获得所爱之物,甚至不惜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并将其带入手淫或性交中。
21~30分:你有严重的恋物症。所恋之物也许是某种非生命性物品或异性躯体某部分,将其作为性满足的刺激物,这种变态的恋物行为已严重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请尽快诊治。
恋物症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主要指通过接触异性穿戴和使用的服装、饰品来唤起性的兴奋,获得性的满足。广义的恋物症则所恋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异性穿戴的那些无生命的物品,而且还包括异性身体的某一部分,通过接触身体的某一部位获得性满足。恋物症者以男性为多。他们对异性本身或异性的性器官没有兴趣,而把兴趣集中在女性的内衣、内裤、乳罩、头巾、衣服或异性的头发、手、足、臀部等部位来取代正常的性活动以激起性兴奋,获得性满足,他们常常通过对这些物品抚摸、玩弄、吸吮、啮咬等方式激起性兴奋,同时伴以手淫来获得性满足。很多患者对用过的异性的物品有着特殊兴趣。因此,常常不是通过购买这些物品,而是通过偷窃获得。
恋物症是指对性的标志物而不是性爱本身获得性满足的性心理障碍。往往会影响正常性爱的质量,甚至对正常性爱不感兴趣,同时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认知,当然也是一种可以纠正的性心理障碍。年龄越小,纠正的难度越小。恋物症患者接触所偏爱的物体时可以导致性兴奋甚至达到高潮,体验到性的快乐,因此他们采取各种手段甚至不惜冒险偷窃妇女用品并收藏起来,作为性兴奋的激发物。一般说来,他们对于未曾使用过的物品兴趣不大,往往喜欢用过的甚至是脏的东西,且一般并不试图接近物品的主人,对异性本身并无特殊的兴趣,一般不会出现攻击行为。
研究发现,恋物症患者的性格特征通常是内向、害羞的,具有轻度的焦虑与抑郁,在两性关系中往往扮演不成功的男性角色,引起内心冲突,通过压抑作用,引起强烈的焦虑,在潜意识中应用了间接作用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将性冲动目标转移到女性用品上。所以,所恋物品的象征意义是导致恋物癖的主要原因。形成这样行为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多半还在青春期就受到性的强烈刺激,一般都是男性较易患病,然后容易产生性方面的幻想,在成年后患者会因为欲望而去收集异性的贴身物品,而最终通过这些物品去获得生理需要上的满足,有严重病情的人会因需要而去偷窃等。在比较轻微但确实是病态的情况下,恋物症患者可以自己设想出适当的治疗方法,如把迷恋物放在僻静的角落里,不让自己在房事时看见,这样就可以使自己不被迷恋物可能激发的偏离情绪所控制。
恋物症的病因尚未阐明,尽管有许多假说,但未能证实。有的学者认为这与下丘脑中枢神经介质分泌失调有关,一些研究发现恋物症患者大脑侧叶的功能或男性激素存在异常的现象,但尚未被确切地证实;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对异性肉体的原始欲望和渴求所致;比较肯定的一点是由于童年环境与性意识混乱对人格发展所起的阻碍作用导致恋物癖。一般认为恋物癖是条件反射作用的经验引起的。当性欲兴起和达到高潮的这种反射,可能由对某特殊物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强烈情绪经验而引发,便可能形成恋物症。
(1)真正认识恋物症。了解恋物症产生的根源和形成的过程以及恋物症的本质和特点,使其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恋物症主要是由于正常的性发育受到阻碍以及某些无关的物品与性兴奋联在一起形成条件反射而造成的,因而通过心理治疗也能使性发育得以正常并消除非正常的条件反射,从而积极配合医生,树立和增强治疗的毅力和信心。
(2)认识领悟疗法。先让患者回忆幼年生活经历,帮助他分析病源,告之他的行为是性心理障碍,是某些原因造成的。童年的某些经历未得到正确引导,以性压抑的方式保存下来等等。逐步克服错误的性观念,形成对性问题的正确认识。
(3)默想敏感法。是在性幻想之后立即联想一件使自己感到厌恶的事情,如从高空跌下、呕吐或其他不愉快的体验,并将这二者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在偷到女人用过的物品,进行抚摸产生性兴奋时,一种厌恶感油然而生,渐渐地放弃这种恋物行为,达到治疗的目的。
(4)厌恶疗法。用“厌恶疗法”自我控制搜集异性物品的欲望。如当当事人出现偷盗晾晒的异性物品冲动时,立即闭上眼睛进行惩罚性的想象。回想过去因恋物而受的责备、处罚、唾骂,使想象产生的惩罚性刺激同偷盗异性物品的冲动结合起来,导致对这种冲动的惩罚性体验,从而抑制和消除这种异常的冲动。经过多次结合,就可以引起患者对所恋物品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