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36计
31954900000026

第26章 第13计化解内心的嫉妒(1)

嫉妒是一种负性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情绪体验。它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摧毁自身。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当嫉妒从心里冒出时,别忘了这句忠告。

嫉妒总是伴随着自卑而来

清朝雍正年间有个白泰官,是当时的八大武术家之一。

一次,他在回乡之际,恰遇一小孩练武,身手非凡。白泰官看得出了神,猛然想到这小子长大后,武艺定能超越自己。一时妒火中烧,竟在寻衅比武中置小孩于死地。小孩断气前仰起头来,两眼盯着白泰官,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我父亲白泰官回来一定会给我报仇。”

小孩的话像一声霹雳把白泰官惊呆了,原来小孩竟是自己的亲骨肉。

嫉妒,竟然让一个武术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而且可导致某些功能性或器质性疾患。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文明人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他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那样逍遥自在。”

其实,嫉妒是自卑的一种表现,是不健康的心态。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

嫉妒有多种表现,诸如:红眼、醋意、怨怒、沮丧等等,是私有观念一种低下心理的反应。人们一旦沾上了,轻者糊涂,重者还会干出蠢事,甚至违法乱纪,触犯刑律。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既损人又害己。有些嫉妒者的心坎中,觉得别人成功了,会贬低自己,便千方百计贬低他人以求自慰。有些极端嫉妒者的眼底下感到:别人幸福是他的痛苦,别人遭殃令他舒快;别人的才能仿佛喉中鲠物,别人成功了,他便满肚苦水。

嫉妒心理在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名誉、地位、钱财、爱情。有的还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笼统内容,即只要是别人所拥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内。

古希腊斯葛多派的哲学家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

嫉妒心理的对抗特征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其攻击目的在于颠倒被攻击者的形象。甚至本来关系密切,由于嫉妒使道德天平倾斜。往往不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

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产生于同一时代、同一部门的同一水平的人中间,主要是因为嫉妒心理是一种以极端自私为核心的绝对平均主义。因为曾经“平起平坐”过,或是曾经“不如自己”过,如今成了“能干”者,使嫉妒者产生抵触和对抗。

一般说来,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外,绝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言语上的冷嘲热讽;一种是行为上的冷淡、疏远被嫉妒者;一种是具体行为,或是攻击性强的行为。

由于社会道德的威力,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嫉妒心理一般都不愿直接地表露出来,千方百计地伪装,企图使人不易察觉。如本来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却不敢直言,故意拐弯抹角地从另一方面进行指责或攻击。

如果我们总是生活在自卑当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会有处处不如人的想法,于是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要知道,嫉妒总是伴随着自卑而来的。

害人为始,害己为终

有人说:“嫉妒者无不以害人开始,以害己而告终。”

嫉妒的危害,我国的传统医学早就有过论述,《黄帝内经·素问》明确指出:“嫉火中烧,可令人神不守舍,精力耗损,神气涣失,肾气闭寒,郁滞凝结,外邪入侵,精血不足,肾衰阳失,疾病滋生。”

的确如此。嫉妒孙膑的庞涓在马陵之战中计身亡,贻笑天下;《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因为嫉妒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而被活生生地气死;《水浒传》中的白衣秀才王伦容不得一个比自己高明的人才,也死于林冲的刀下。

有一则报道是这样说的:山东师范大学有一位大学生,他的成绩一向优秀,是学校中的佼佼者,正当他飘飘然的时候,别人已经悄悄地超过他了。这时,他理应奋起直追,可惜他并不觉醒,反而产生了一种越来越强的嫉妒心,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脑子里萌发了一种邪念,决定去“报复”他人,不让他人有好成绩。开始,他只是偷看别人的书籍。当别人苦苦寻找时,他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后来,他的脑子越来越胡思乱想,竟破坏别人正常学习,纵火焚烧别人的衣物,最终还是被人发现,被告到法院。

一位名人说过:“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心灵上的肿瘤“扩散”到身体,七病八疾的就不请自到了。研究结果表明,嫉妒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消化腺活动下降,肠胃功能失调,经常腰酸背痛和胃痛腹胀,夜间失眠,血压升高,脾气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绪低沉,久而久之,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抑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身心疾病就和嫉妒者如影相随了。现代身心医学研究还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密切联系,嫉妒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内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使机体抗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由此可见,嫉妒不仅使精神受到折磨,对身体也是一种摧残。

美国一些专家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嫉妒程度低的人,只有2.3%的人患心脏病,死亡率仅为2.2%;嫉妒程度强的人,9%以上的人得过心脏病,死亡率高达13.4%。这一结果表明嫉妒的危害不容小觑。目前,德国等国家已把嫉妒列为疾病的一种,确实很有道理。

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地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是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

嫉妒心的有无和轻重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一般说来,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心胸开阔,对先进者由羡慕上升为追赶行为;而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心胸狭窄,对先进者由羡慕而转为嫉妒。

嫉妒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容易使人产生偏见。嫉妒程度有多大,偏见也就有多大。偏见不仅仅出自于一种无知,还出自于某种程度的人格缺陷。另外,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能使朋友反目。妒火中烧而得不到适宜的发泄时,内分泌系统会功能失调,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影响身心健康。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对人才的评价和使用的过程中,时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扰,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时的、合理的使用。有位历史学家曾断言,中国社会自唐代以后开始走下坡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嫉贤妒能的现象日趋严重。

总之,嫉妒是一种负性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情绪体验。它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摧毁自身。

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当嫉妒从心里冒出时,别忘了这句忠告。

回报一个微笑

相传刘伯玉妻断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愤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后果真投水自杀。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凡女子渡此津时均不敢盛妆,否则就会风波大作。这个著名故事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的嫉妒心理。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怀嫉妒。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有所成就,我们不要心存嫉妒,应该平静地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这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我们每个人都尝过嫉妒的滋味。当嫉妒只是偶尔出现时,它并不危险;可当它经常成为具有刺激作用的行为动机时,就变得非常危险了。

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副博士穆兹德巴耶夫是尝试研究嫉妒心理的人之一。他研究了社会中哪些人群经常被人嫉妒,嫉妒心强的都是什么人,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7个社会群体的1400人接受了问卷调查,包括工人、国家经济部门和私有经济部门的职员、机关领导、大学生、失业者和退休人员。被问的问题是:你是否对同龄人的成就或邻居中大奖感到嫉妒?

调查结果显示,嫉妒心最强的是大学生。他们刚刚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位置,尚未取得成功,他人的成功令他们懊丧,感到自身价值不足。他人的一帆风顺与成就对失业、退休人员和工人的刺激稍逊,但仍很明显,他们的嫉妒心来自物质上的困苦和在社会上遭到的冷遇。最成功、最有社会保障、因而很少嫉妒的人是公务员。嫉妒心有三个高峰年龄段。18岁~24岁的年轻人嫉妒已取得成功的人士。这种心理产生的另外两个年龄段分别是30岁~34岁事业辉煌期和55岁~59岁事业尾声期,这两个时期的人容易将自己与竞争对手的成就做比较。嫉妒心基本上不取决于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