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学生几乎都想考上大学,可是为什么要考大学,也就是学习的动机,则往往很不相同。有的农村同学,认为考大学是将来可以拿到城市户口和工资,得到一个好工作的途径;有的同学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有的同学是为了早日离开不愉快的家庭,早点独立生活等等。如果把这些作为考大学的主要动机,那么,他就容易把考大学当成自己的最终目的。当然,相当多的中学生,考大学的动机是为了得到一次深造的机会,掌握更多的本领,更快成长,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出力。这些同学在学习时,就不会把考取大学看成是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了。
学习动机不同,引起了学习态度上的明显差别。把考大学当成学习最终目的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只要认为与考大学有关的,就好好学,与考大学无关的,就不认真学,甚至放弃不学。
例如,在高中文科班开设生物、化学等课程,这是作为新型的文科人才所必学的基础知识,但相当一批同学却反对开设这几科。理由是高考时,文科生不考这些科目,他们认为学习这些科目是浪费时间,至于这些课程与将来成才之间的关系,他们根本不予考虑,成为学习上的“近视眼”,而这怡恰是他门的学习动机所决定的。
而那些想早日成才,为祖国建设出力的同学,志向远大,只要与成才有关的知识和本领,他们都认真学习,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学习时劲头足、意志坚、标准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还有一些同学,在学习时总感到提不起劲,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涉及到学习的动机,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解决好为什么要的问题。
为了能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不妨多看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的传记,学习他们的人生观,看看他们的中学时代,再想想自己的历史责任,想想自己的表现,找找自己同他们的差距。只要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学生,就一定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振奋起学习的劲头。
那些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注意端正学习动机的同学,就会给自己的学习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而学习得主动、愉快。